硝烟散尽的海峡,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宁静,唯有破碎的木板随着波浪轻轻磕碰,以及零星漂浮的杂物,诉说着方才那场不对等战争的残酷。碧蓝的海水被犁出无数道白色的航迹,华胥舰队如同胜利的巡游者,缓缓驶过这片被肃清的海域,钢铁舰首劈开微澜,向着霞屿的方向驶去。
当那巍峨的黑色舰影出现在霞屿的海平线上时,岛上原本忐忑不安的居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舰队清晰地展现出日月星辰旗,直到他们看到站在旗舰舰桥上那道挺拔的蓝色身影,震天的欢呼才如同积蓄已久的火山,轰然爆发。
“华胥!是华胥的舰队!”
“他们赢了!猎头族被打跑了!”
“守护神!他们是真正的守护神!”
独木舟从岛屿的各个角落涌出,如同朝拜神只般围拢在舰队周围,却保持着敬畏的距离。巴朗首领站在最大的独木舟船头,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带领全船族人,向着“破浪号”的方向,行下了部落中最崇高的、近乎五体投地的大礼。
青鸾下令舰队在霞屿外的深水区下锚。她并未举行盛大的登陆仪式,而是带着几名军官和懂得当地语言的通译,乘小艇来到了岸上。她没有接受贵宾的待遇,而是直接走向堆积如山的稻谷,走向那些劫后余生、眼中充满感激与敬畏的岛民。
“墨城之盟,言出必践。”青鸾的声音通过通译传达出去,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畔,“凡盟约所至,华胥兵锋所护。今日之后,尔等可安心耕种,繁衍生息。华胥,与你们同在。”
没有冗长的演说,只有这简短的承诺。但这承诺,比任何黄金珠宝都更珍贵。它伴随着海上尚未完全散尽的硝烟味,伴随着那几艘如同山岳般的钢铁战舰的背景,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岛民,以及闻讯赶来的周边部落使者的心中。“墨城之盟”不再仅仅是带来先进技术和贸易机会的条约,更是用绝对力量扞卫的生命安全保障。
消息如同海风,迅速吹遍整个东部群岛,甚至向着更遥远的、尚未与华胥接触的岛屿扩散。所有听闻此战的部落,无论是友好、中立还是曾经心怀异志的,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新兴的海上强权。华胥拥有的,不仅仅是富庶和文明,更有一支能够跨越海洋、以雷霆万钧之势消灭任何威胁的可怕武力。恐惧与敬佩交织,使得“海洋文明共同体”的向心力空前凝聚,主动遣使请求加入或加深联系的部落络绎不绝。
墨城,元首官邸。
东方墨仔细阅读着青鸾传回的详细战报以及后续处置方案。他对于战斗的胜利毫不意外,目光更多地停留在关于俘虏处理和建立前沿哨所的提议上。
“传令,”他对身旁的书记官口述指令,“所有俘虏,伤者由苏蕙派遣医疗人员救治,无伤者给予基本给养。向其首领宣示:华胥愿与所有部落和平贸易,互通有无。但若再犯我盟约之地,霞屿海峡便是前车之鉴。愿留者,可学习华胥技艺,融入共同体;愿归者,提供必要船只食水,遣返其故土附近。”
他不仅要展示力量,更要传递秩序与规则。杀戮并非目的,建立一套基于实力和规则的、可持续的和平体系,才是华胥的长远之道。
“批准青鸾的提议,即刻在东部前沿三处关键岛屿设立永久性了望哨与补给点,配备烽火信号与小型快船。由海军轮流驻防,与当地部落协同警戒。”这道命令,将防御前沿大大推进,把可能的威胁阻隔在共同体核心区域之外。
处理完政务,东方墨与刚刚返回墨城、风尘仆仆却目光明亮的青鸾一同登上格物院旁新建的观星台。台上,巨大的青铜望远镜指向璀璨的星空,而台下,墨城港依旧灯火通明,格物院的工坊里传来规律的机械撞击声,更远处,停泊的“惊澜级”战舰在月光下如同沉默的巨兽。
“此战之后,东部当有数年太平。”东方墨望着远方黑暗的海平面,语气平静,“掠夺者需要时间舔舐伤口,重新评估力量;观望者需要时间消化恐惧,做出选择。”
青鸾站在他身侧,海风吹拂着她的发丝:“我们展示了力量,也传递了秩序。只是,这力量,终究是杀伐之力。”
“守护的盾,有时需以征伐的剑来锻造。”东方墨缓缓道,目光从海面收回,投向脚下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投向那些灯火通明的工坊与学堂,“真正的根基,在于格物院不断迸发的智慧,在于田埂间年年增长的稻谷,在于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雷霆之力,只为争取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时间。”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让他们去传播恐惧吧。我们,继续播种希望。”
“大唐在泰山之巅修订他们的礼法,争夺他们的权柄。而我们华胥,将在这无垠的海洋与星空之下,开创我们的文明。”
夜空浩瀚,星河低垂,仿佛正静静聆听着这来自海外新土的宣言。惊澜已息,信诺已立,而一条不同于世间任何王朝的崭新道路,正伴随着蒸汽的轰鸣与耕读的灯火,坚定地向前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