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九舟初来乍到,虽然心里没底,也绝不愿在东主面前失了面子。
闻言牙关一咬:
“大人放心!九舟定不负所托!”
李四白微微点头:
“好!那我就等九舟的好消息了!”
屯田之事十万火急。卢九舟投靠之后,次日就被小马护送去沙河。
李四白倒想亲自前去,可惜他是真的太忙。一桩一件,还有无数的事等他处理。
且说这天晚饭,众人刚撂下筷子。老爹李二黑忽然开口:
“四白,咱家的房子到底还盖不盖?”
三叔小叔也一人一句附和道:
“就是,好不容易选块好地,结果变成砖厂了”
“现在就是想盖,也不好盖在砖窑旁边吧!”
李四白闻言失笑:
“大家不用着急。现在有砖了,盖房子还不容易?”
众人信以为真,李老黑好奇的问道:
“那这回盖到哪?”
李四白早有计划,闻言随口道:
“砖厂东北不是有座大砬子山么,我看那山顶就不错!”
众人都吃了一惊。大砬子山虽然不高,也有二十来丈,上上下下总要费点力气。
李老黑辈分大,不怕李四白不高兴,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四白,大砬子山顶虽然平坦,但总归有个小峰尖,怕是不好盖房子吧!”
李四白表情淡然:
“那还不简单,用火药炸平就是!”
众位长辈一片哗然。金州东部不乏平原之地,大家都不明白,李四白为什么非要在山沟沟里死磕。
只有奶奶徐氏若有所思:
“山上有山上的好处。只要砌一堵高墙,几百土匪流贼,等闲也攻不上来…”
李四白闻言叫妙:
“奶奶说的不错,在山上建房,一是离砖厂盐厂都近”
“二就是占据高点,日后筑起高墙安全的多!”
眼看老爹爷爷和叔伯齐齐皱眉,李四白连忙道: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好处,此山内蕴石灰。铲平山顶也不白干,所得矿石都可烧成石灰卖钱!”
果然一提到银子,家里人的嘴角立刻翘了起来。李二黑立刻站出来力挺儿子:
“我看山上也挺好,铲平山顶之后,拢共也就剩十多丈高,上下也费不了多大劲…”
李老黑也点点头: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老头子明天就去挖山!”
这二位一赞同,其他叔伯自是无话可说。这事就这么定了。
李四白忍着笑意:
“挖山的事自有旁人,爷爷一身本领,可不能浪费在这种地方”
“如今南山铁场产量太低,质量也是不堪入目。爷爷和各位叔伯,能否过去帮忙,修建一座新的炉子?”
“那肯定行啊,我们明个就去!”
李老黑父子闻言大喜,一个个没口子答应下来。自打砖厂完工,厂里的事李窑接手后,爷几个就彻底闲了下来。
工匠生来就闲不住,没两天就浑身刺痒难受的很。今天之所以催促盖房,其实就是想找点事干。
李四白也不客气,次日一早就把众长辈全领去了南山铁场。牛奇看见他就一阵头大:
“大人,南山的高炉用着挺好,为啥要搞新的?”
李四白把脸一沉:
“好个屁!你这几个月炼了多少铁心里没数?”
牛奇这个委屈别提了:
“大人,辽东都司额铁一万二千四百四十斤,今年已经翻倍…”
他不说还好,一说李四白一阵火大:
“你这么听都司的,我送你去辽阳好了!”
牛奇顿时傻眼,噗通一声跪下了:
“大人饶命,卑职知罪了!”
“日后大人要多少,牛奇就炼多少!”
李四白冷哼一声:
“哼,你明白就好!”
真不怪他生气。今年光是铸造36套锥形闸,就用了近五千斤铁。加上沙河屯田的农具,几乎耗尽了金州卫余铁。
可不论他怎么催,牛奇完成辽东都司全年额度后。产量就说说啥也上不去。
这其中固然有产能所限,但这家伙的榆木脑袋,也是原因之一。
李四白也是悔不当初。他对高炉产能不甚了了,所以搬到南山时,只是给了些建议优化结构。等投产了才知道,牛奇惯用的炉子尺寸根本不够用。
牛奇被收拾了一番,眼神顿时清澈起来。屁颠屁颠领着李四白等人参观铁场。
其实李四白去年就计划上新炉子。只不过当时高炉刚竣工就下雪了。如今春暖花开,这事自是不能再拖。
看着库房堆积如山的铁矿石,李四白果断道:
“原来的炉子太小了!”
“这次一次解决,建三座新炉子!”
牛奇大吃一惊:
“都是高炉?”
李四白抬手一指李老黑:
“炉子的事你们商量”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快!”
牛奇这会也想通了。自己反正逃不出兵宪大人掌心,还是叫干啥干啥吧。
笑嘻嘻的跑到李老黑面前:
“老爷子,咱咱们要造啥样的炉子?”
李老黑此时震撼不已。曾几何时,他心里高高在上的百户大人,被自己孙子训的跟孙子似的。
此时更是点头哈腰,在自己面前极度谦卑。他虽不想托大,也不敢丢了孙子的脸。不卑不亢道:
“牛大人你看!这是新型高炉!”
李老黑变戏法似的,从袖袋中掏出个巴掌大的木头炉子。
小东西具体而微,还能拆卸组装,牛奇几眼就看明白了其中构造,不由得啧啧称奇:
“好家伙,这谁想出来的?”
“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李老黑斜他一眼:
“这是你们李大人做的!”
牛奇尴尬至极,干笑一声岔开话题:
“大人说要建三个炉子,那两个也是高炉?”
李老黑淡淡一笑:
“另外两个不在南山,就不用牛大人操心了…”
李四白的计划中,另外两个一个是反射炉,可以熔炼废铜废铁。还有一个是转炉,可以批量炼钢,产量质量都能甩苏钢法几条大街。
肯定有人要问,什么转炉反射炉,在明朝就能造了?
你还别说,虽然后世这两种炉子,附加了许多电器设备。不过在发明初期,凭借精妙的结构设计,单靠人力就能冶炼钢铁。
唯一难点就是鼓风。所以真正建在南山的只有新高炉。反射炉和转炉,是要建到李家河。
借助水力鼓风,李四白就能获得优质钢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