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四月后,夏。
洛阳的天气已进入闷热的初伏。
午后的阳光透过御花园的梧桐叶,落在青石小径上,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的清香。
距徐墨迁都洛阳,已有月余。
皇宫的后花园里,徐墨的儿子,世子徐昭衍,正跌跌撞撞地小跑着。
一岁出头的他,步子还不稳,却完全不知道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身后的几名婢女——春桃、小翠、小莲紧紧跟着,生怕他一个踉跄摔倒。
杨婉随在徐墨身侧,目光时不时落在小昭衍身上,眼底带着温情。
另一侧,李昭昭正轻轻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神情温柔。
小家伙一路追着一只彩蝶,气喘吁吁,忽然一个趔趄,差点撞进李昭昭怀里。
“哎呀!”李昭昭下意识伸手护住他。
杨婉见状,佯装生气道:“昭衍!”
小昭衍听到母亲的声音,立刻躲到昭昭身后,探出个小脑袋,咿咿呀呀地叫:“一……一……”
李昭昭笑了,拍了拍他的头:“没事,我才刚怀上,不怕。”
小家伙又扯了扯她的衣角,含糊地喊:“包……包包……”
李昭昭笑着将他抱起,小家伙咯咯直笑,把小脸埋在她颈窝里。
杨婉赶紧上前接过小昭衍,小家伙还一脸不情愿,杨婉白了他一眼,打趣道:“看来我是生了个白眼狼,只要姨母,不要娘亲了。”
这时,一名内侍快步上前,恭敬行礼:“大王,杨世子来了……”
杨世子,自然是指杨婉的弟弟——杨璆。
这一次来洛阳,可不是简单的探亲。
在群臣见证下,按照唐制举行大典,吴国将正式成为乾国的藩属。
………
朝堂之上,金銮殿内,百官分列两侧,肃立不语。
徐墨端坐主位之上,神色平静,却透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殿门外,杨璆身着朝服,缓步而入。他的步子比四个月前沉稳了许多,眼神中不再茫然,却仍带着几分青涩。
“臣杨璆,叩见乾王。”他在殿中央跪下,声音不大,却清晰。
徐墨微微颔首:“平身。”
杨璆起身,双手捧着一卷金色封皮的国书。
那是吴国称臣的正式文书,上面不仅盖有吴国的玉玺,还详细写着割让的赋税比例、朝贡时间,以及在军事上配合乾国的条款。
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卷国书上——这不仅是一份投降书,更是天下局势彻底倾斜的象征。
殿中,一片寂静。
“大王,”敬翔上前一步,“按唐制,藩国称臣,当行三拜九叩大礼,并献降表!”
杨璆闻言,手指微微收紧。
四月前,他还不明白父王为何忧心忡忡。
如今,他在这庄严的朝堂上,终于感受到了那份沉重——这是一种把自己国家的命运,亲手交到别人手中的不安。
他缓缓跪下,一次、两次、三次……额头触地的声音,在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当最后一叩完成,他双手高举降表,递向徐墨。
内侍接过,转呈至御案。
徐墨的目光在文书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从今以后,吴国为乾国藩属!”
群臣齐声应和:“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刻,殿外的阳光透过朱红大门照进来。
可杨璆却感到一丝冷意。
他想起父王的叮嘱:“权力是要靠自己去夺的,不是等来的。”
如今,他站在乾国的朝堂上,第一次真切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可他,真的能改变一切吗?
退朝后,杨璆被引入偏殿。
徐墨并未多言,只命人送他去驿馆休息,并赐了些绫罗绸缎和金银。
杨婉闻讯赶来探望,姐弟相见,一时无言。
杨婉看着他,眼中有欣慰,也有担忧。
“你长大了。”她轻声说。
杨璆苦笑说道:“我宁愿不长大,父王每天逼着我处理政务,累死了。”
杨婉没好气地说道:“以后也是要当王的人了,还这么不着调!”
杨璆却突然正色道:“姐,姐夫他下一步是不是要伐蜀。”
…………
与此同时,吴府内,书房内。
“父亲,吴国称臣已成定局。”周邺低声道,“我们下一步该如何?”
周本缓缓回道:“这一步,是吴王的无奈。天下大势已定,我们只能接受。”
他的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漠,像是已经彻底认命。
周邺眉头紧锁,忍不住反驳:“可我们还未与乾国交战,怎能就此认输?吴国还有十余万大军,未必不能一战!”
周本转过头,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悦:“你懂什么?如今三晋已定,乾国势不可挡。硬拼,只会让吴国百姓遭殃。”
“那也不能屈辱称臣!”周邺的声音陡然提高。
周本听完周邺的质问,脸色彻底阴沉下来!
“放肆!”周本怒斥,“黄口小儿,也敢妄议国事?!”
周邺不甘示弱:“可这是屈辱!我们还未与乾国交战,怎能就此称臣?”
周本冷冷看了他一眼,随后朝门外喊了一声:“来人!”
两名侍卫应声而入。
“看住这逆子,不许他离开半步。”周本命令道。
周邺大喊:“父亲!”
周本则是向门外走去,头也没回。
只有一道声音传来:“你自己好好冷静冷静!”
很快,书房的门被关上,上了锁。
屋内,周邺焦躁地踱步,双手紧握。他心中满是怒火,却无处发泄。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少将军,该吃饭了。”是府里老仆的声音。
门被打开一条缝,一个木饭盒被递了进来。
周邺接过,冷冷道:“我不饿。”
“将军还是吃点吧,老爷吩咐的。”老仆说完,便退了出去,重新锁好门。
周邺将饭盒放在桌上,本想置之不理,却忽然发现盒底有些松动。
他警觉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暗窥后,小心拆开盒底的木板——里面竟藏着一封用蜡封好的密信!
周邺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迅速拆开信,只见上面写着——
“吴国不可一日无忠勇之将……”
看到后面,周邺的嘴角缓缓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