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进来!”
甲士应声退下,堂内一时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噼啪声。
片刻后,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身着青色儒衫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堂中。
皮光业面容清瘦,颔下三缕短须修剪得整齐,步履稳健,眼神扫过堂内陈设,带着几分文人特有的审慎与打量。
他进门后朝着张顺拱手作揖道:“皮光业,见过张将军。”
张顺这才抬眼,淡淡问道:“深夜到访,有何要事?”
皮光业直起身,脸上堆起温和的笑意,却不急于说事,反而反问:“将军可知,如今天底下兵马最盛的诸侯是谁?”
张顺眉头微挑,没看出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会道:“自是我大梁!”
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卒走进,躬身抱拳道:“将军,夏将军、王将军等几位求见。”
张顺心下一喜——定是徐墨那边有回信了!他压下眼底的急切,沉声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夏鲁奇、王晏球、杨淼、杨焱四人走了进来。
四人皆是戎装在身,甲胄上还沾着点点泥印,显然是刚从军营赶来。
夏鲁奇快步上前,嘴里的话刚要吐出,瞥见堂中站着的皮光业,又硬生生顿住脚步,话锋一转,沉声道:“无碍。”
张顺一听这两个字,心下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原是打算连夜备好军粮,分兵大半直接向西都进发,可意外发生了——西都陷落。
他与几位将军便放弃了回援,可连日来寻找徐墨无果,军中人心渐浮。
好在数日前,有信鸽带着徐墨的贴身玉佩传进军营,虽未详述境况,却总算有了确切消息,他这才派林沣领数千骑前去接引。
此时皮光业眼看突然进来四位杀气腾腾的将军,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面露犹豫之色,眼神在张顺与四人之间来回打转。
张顺看穿他的心思,眉头却是一皱,直接冷声说道:“在场的诸位皆是我大梁强将,忠心耿耿,有话直言无妨!”
皮光业这才放下心来,上前一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但他一开口却差点给张顺惊得起了一身冷汗。
“将军,如今太师生死不知——”他故意拖长了语调,见张顺脸色微变,又紧接着道。
“将军手握重兵三十余万,进可发兵西都,夺回失地,虎踞中原以图天下;退可据两浙重镇,收各州府路,裂土称王以保富贵!”
“这等天赐良机,将军难道要错失吗?”
“放肆!”张顺猛地一拍案几,青瓷茶杯被震得跳起,滚烫的茶水泼溅出来,他却浑然不觉,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夏鲁奇、王晏球二人闻言,手早已悄悄移向腰间刀柄。杨焱性子最急,当即就要上前一步,却被身旁的杨淼拉住,杨淼对着他缓缓摇头。
四人眼神都隐晦地看向张顺,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他们皆是徐墨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听命于张顺,不过是奉了徐墨的命令。
更何况,张顺与林沣虽最早追随徐墨,武学天赋却实在平平,府中送来的提升内力的药材堆积如山,两人至今也只是小天位。
就连后来的夏鲁奇和王晏球,如今也已稳稳踏入小天位,真要动手,四人合击,他必死!
皮光业却没察觉这剑拔弩张的气氛,只当张顺是在故作姿态,正想再添一把火:“只要将军点头,小人愿联络中原各地现存士族……”
可还没等他沉浸在日后高官厚禄的幻想里,张顺便厉声道:“来人!”
“在!”门外两队甲兵应声而入,甲叶碰撞声清脆刺耳。
张顺厉声道:“将他的舌头给我拔了,拖到门外枭首示众!”
“是!”甲兵们得令,当即上前按住皮光业。
皮光业闻言脸色大变,可还没等他再说什么,一名甲兵已抽出腰间短刀。
手起刀落,鲜血喷溅而出,他的舌头被硬生生砍下,嘴里只剩下模糊的“唔唔”声,随后便被甲兵像拖死狗一样拖了出去。
堂内一片死寂,这还是张顺当上三军主帅之后,第一次如此失态动怒。
他胸口剧烈起伏,想起白日里与皮光业谈论杭州时,对方那副看似恭顺却处处试探的模样,再联想到方才这番谋逆之言。
心中怒火更盛——若早知这老匹夫从投降时起就藏着这狼子野心,当时就该砍下他的头!
“来人,”张顺再次下令,声音里带着怒意,“传我军令,皮光业包藏祸心,灭族!”
他在进杭州城前,便下了军令,只“征粮三日”!
“三日后有敢劫掠百姓者,杀无赦!”
毕竟等徐墨回来,他们夺回洛阳之后,两浙也会一块并入大梁,总不能让这里的城池变成空城吧。
后来三日期满,却有一名军指挥使仗着自己是张顺同乡,夜间纵容部下劫掠商户,被巡夜的夏鲁奇逮个正着。
张顺知道后,当即下令将那名军指挥使枭首示众,悬于城门三日,自此军中无人敢再越雷池一步,那点侥幸心思彻底被掐灭。
恰好皮光业作为文臣自然更了解这杭州城情况,所以有一日,两人待了颇久,配上今日这话,倒真有几分他心怀不轨的样子。
想到这里,张顺握着的拳头越发攥紧,力气之大直至鲜血渗出——他,绝无二心!
徐墨于他有知遇之恩,若因这等小人的挑唆失了大人的信任,便是灭了皮光业全族,也难解他心头之恨!
甚至他在想,这皮光业是自作聪明,还是说这背后也有不良人?
这群阴魂不散的老鼠!
……
与此同时,城外官道两侧,林沣带来的数千骑兵早已列阵等候。
见远处尘烟滚滚,徐墨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众人纷纷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齐声喊道:“参见定安王!”
这是林沣接到信鸽后特意做的准备——信鸽先飞回骑兵这传递消息,再送往两浙大营,便是为了让徐墨归来时,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军心所向。
徐墨勒住马缰,目光扫过整齐划一的队伍,一扬马鞭,沉声道:“回两浙!”
“是!”数千人齐声应和,声音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