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顶的圣火殿内,檀香袅袅,明教各分坛主、六大派代表及义军首领齐聚一堂,连被关押多日的赵敏也被请到场 —— 谢辉想让她以汝阳王府旧人的身份,分析元兵的战术习惯,为后续抗元提供参考。
谢辉坐在教主宝座上,手里捧着小昭连夜整理的明教教务名册,目光扫过殿内众人:“今日召大家来,一是整顿教务,二是部署后续抗元计划。之前咱们虽打了几次胜仗,但明教内部仍有松散之弊,分坛各自为战,消息不通,粮草调配混乱,必须改。”
说着,他将名册递给杨逍:“杨左使,你经验丰富,暂任‘教务总管’,负责协调各分坛事务,制定弟子奖惩规章 —— 凡立战功者,赏粮草、升职位;若消极避战、私吞粮草,轻则罚俸,重则逐出明教。”
杨逍接过名册,略一翻看,眼里露出赞许:“教主考虑周全,我这就去办。只是各分坛习惯了旧例,怕是需要些时间适应新规章。”
“所以需要有人牵头示范。” 谢辉看向常遇春和徐达,“常将军,任‘兵马总管’,统管明教所有战力,分编为‘先锋营’‘守卫营’‘斥候营’—— 先锋营由你直接带,专攻攻坚战;徐达将军任‘训练总管’,负责所有弟子的武功和阵型训练,尤其是新加入的义军和元兵降卒,半个月内要练出基本战力。”
常遇春和徐达齐声领命,徐达还补充道:“教主放心,我已编好训练手册,从基础刀法到火铳瞄准,都有详细步骤,保证弟子们能快速上手。”
殿内的分坛主们虽有微词,却没人敢反驳 —— 谢辉连破成昆、汝阳王,又救了无数百姓,早已凭实力赢得认可。唯有西南分坛的李奎犹豫着开口:“教主,咱们明教以往讲究‘随性而为’,新规章会不会太严了?万一弟子们受不了……”
谢辉放下茶碗,语气平和却带着威严:“李坛主,你西南分坛上月被元兵偷袭,是不是因为弟子松散、岗哨偷懒?若早有规章约束,何至于损失五十石粮草?咱们现在不是江湖帮派,是抗元义军,要保护百姓,就得有纪律,不然下次元兵来,咱们连自己都保不住,谈何抗元?”
李奎脸一红,低头认错:“教主说得对,是我糊涂,我西南分坛全听教主的!”
解决了分坛的疑虑,谢辉转向小昭:“小昭,任‘文书总管’,负责所有情报、粮草、弟子名册的登记,再挑十个识字的弟子帮你,建立‘文书房’,确保各分坛消息一日一报。”
小昭立刻起身行礼:“谢公子…… 教主放心,我一定做好!” 她指尖还沾着墨痕,显然昨晚整理名册到很晚,谢辉看在眼里,轻声补充:“别太累,文书房的事可以分批次做,身体要紧。” 小昭脸颊微红,用力点头。
丁敏君这时也主动开口:“教主,后勤的事我熟,我愿任‘后勤总管’,负责粮草、伤药、衣物的调配,保证各营弟子无后顾之忧。”
“好!” 谢辉点头,“丁师姐做事细致,后勤交给你,我放心。周芷若,你任‘剑术总教头’,负责所有弟子的剑术训练,尤其是‘分花拂柳’的简化招式,要让普通弟子也能学会;殷离,你任‘斥候总管’,整合所有斥候,扩大侦查范围,重点盯着汝阳王和元兵的动向。”
周芷若和殷离齐声应下,周芷若还递上一份训练计划:“教主,我已把‘分花拂柳’拆成三式基础招,每天教两时辰,一月内所有弟子都能掌握。”
安排完人事,谢辉又拿出一张大幅地图,铺在石桌上:“接下来的抗元战略,分三步走 —— 第一步,派斥候摸清汝阳王残部的动向,尤其是他从大都调兵的路线;第二步,派人与武当、少林等派联络,巩固联盟,约定下月在应天府汇合,共商攻打元兵青石堡的计划;第三步,各分坛限期整顿,半月后派精锐弟子来光明顶集结,由常将军带队,先拿下青石堡,断元兵的西路补给线。”
赵敏凑到地图前,指着青石堡西侧:“青石堡西侧有个峡谷,元兵的粮草必经之路,那里易守难攻,咱们可以在峡谷两侧埋火油弹,等元兵进入峡谷再引爆,能省不少力气。”
谢辉点头采纳:“就按你说的办,你对元兵习性熟,以后战略会议你也参加,多提建议。” 赵敏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坚定:“我会尽力。”
散会后,杨逍留在圣火殿,看着谢辉批改各分坛的粮草申请,忍不住感慨:“教主的章法,比老教主在世时还周全,明教以后有盼头了。”
谢辉放下笔,笑着递给他一杯茶:“杨左使,我知道你担心明教变味,但咱们要抗元,就得有新样子。你经验足,以后教务上的事,还得靠你多指点。”
杨逍接过茶,心里的最后一点顾虑也消了:“教主放心,我杨逍定全力辅佐!”
傍晚时分,谢辉来到练兵场,看到周芷若正带着弟子练剑,剑光整齐划一;徐达则在教新兵用火铳,耐心纠正瞄准姿势;殷离带着斥候在山脚下演练追踪,动作迅捷;小昭在文书房里灯光下整理情报,丁敏君则指挥弟子晾晒草药 —— 整个光明顶都透着欣欣向荣的气象。
他走到小昭身边,看到她手里的情报上标着 “元兵青石堡守军约八百人,粮草可支撑一月”,忍不住夸:“小昭,你标得真详细,连守军换岗时间都查清了。”
小昭抬头,眼里满是笑意:“是斥候们侦查得仔细,我只是整理了一下。对了,江南分坛送来消息,说宋大侠他们已经同意下月在应天府汇合,还会带武当的精锐弟子来。”
谢辉点头,看向远处的夕阳:“青石堡一战,是咱们明教新主后的第一仗,必须打赢,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相信咱们,跟着咱们抗元。”
小昭放下笔,轻声说:“有你在,咱们肯定能赢。”
夜色渐浓,光明顶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各营弟子仍在忙碌,却不再是以往的松散无序,而是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谢辉知道,整顿教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青石堡之战、与元兵的主力交锋,还有更多硬仗要打,但只要明教上下一心,再加上六大派和义军的支持,抗元大业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他站在圣火殿前,望着漫天星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青石堡之战的细节 —— 如何埋火油弹、如何分配兵力、如何应对元兵的反扑,每一步都要周全,为明教的抗元之路,打下坚实的第一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