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看着卞志宏和他漂亮的女助理,忍不住暗自揣测,这两个人该不会是借着采访的名头出来公费旅游的吧?
没等吕文多想,卞志宏已经伸出手和吕文握手,开始自我介绍了。
卞志宏的自我介绍很简单,“我叫卞志宏,这是我的助理孟晶,我们都是《三联》的记者,我们这次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吕老师当我们不存在就行了。”
吕文一怔,他还真没见过这种采访的方式,不过无所谓,人家愿意怎么采访就怎么采访呗,不影响他体验生活就行。
王晓帅前期工作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下了飞机,直接带着众人去了小河区,他在那包下了一间小旅馆,一直包到了年底,条件还不错。
旅馆里已经住了几个人,都是剧组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演员,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男演员,干瘦,干瘦的,但很精神。
吕文一脸惊喜,“姚老师,是你?”
这个演员正是姚安连,他有点金牌配角的意思,演过很多影视剧,比较有名的角色应该是《庆余年2》中的庆余堂大掌柜;《梦华录》中心机深沉的齐牧,还有《心术》中的严主任。
王晓帅倒是愣了,“你们认识?”
吕文点点头,他和姚安连合作过《紫蝴蝶》,姚安连演店老板,演技很好。
王晓帅乐了,两人认识,这就好办了。
吕文又问姚安连,“姚老师,你怎么这么早就进组了?”
姚安连调侃道,“就许你体验生活,不许我也体验一下?”
“姚老师的演技还需要体验生活?”
姚安连指着吕文哑然失笑,这小子,总是这么会说话。
其实吕文也不是挑好听的说,主要是姚安连这个角色,来贵阳体验生活一点用都没有,他在电影里主要展现的是中国式家长那一面……
姚安连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补充道,“我主要是来学两句贵阳话。”
“学贵阳话?”
吕文一怔,电影里青红的父亲可是一门心思要回上海,而且大家都是普通话沟通,学什么贵阳话?
姚安连笑道,“就算是一直坚持说普通话,在贵阳待了十几年,或多或少都会受一点影响,小文儿,你是东北人吧?外地人在你们东北待几年,会不会有东北口音?”
吕文沉默了,那是肯定有的,而且他们还感觉不出来自己有了东北口音,东北话的同化能力太强了!
类似的还有广西口音……
卞志宏显然对姚安连的说法很感兴趣,“姚老师,我能不能跟你聊两句?”
姚安连一脸疑惑地看向吕文,吕文笑道,“他是《三联》的卞记者,过来采访的。”
姚安连点点头,还以为是采访《青红》的呢,他作为主演之一,自然要配合了,就带着卞志宏和孟晶去了他的房间。
吕文松了口气,就算卞志宏说了,可以当他们不存在,但一直有人像幽灵似的跟着自己,谁都受不了。
“王胖子,地方找好了吗?”
王晓帅知道吕文问的是体验生活的地方,点头道,“地方是现成的,矿山机器厂,离这不算太远,到时候我们也在那里拍摄。”
“随便拍?废弃的厂子?”
“那倒不是,这是个老厂子,三几年就有了,现在效益不好,基本不怎么开工,不过听说已经联系了新加坡外资,明年就会合作办厂,现场正好没什么人,我给你找了个师傅,三线时期就在厂里的,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他。”
吕文点点头,王晓帅安排得还挺周到,“住的地方了?”
王晓帅愣了,“你不住这?”
“住这还怎么体验?我就像和小根一模一样,睁眼就去上班,下班就回家睡觉。”
“呃……”
王晓帅没想到吕文要体验得如此彻底,不过这是好事,他没理由阻拦,“应该没什么问题,要不我给你找个青红?你每天下班就去跟踪?”
吕文脸都黑了,“别了,这段不用体验……”
王晓帅给吕文找的这个老师傅也姓王,是王晓帅之前的老邻居,王老爷子今年60多了,算是厂里返聘的技术骨干,耳不聋,眼不花,身体还贼结实,中气十足,一笑震得吕文脑瓜子嗡嗡直响……
“哈哈哈,住几天有什么问题?小胖子,你别管了,把这小子交给我就行了,你不是说了吗?往死里收拾,我不会手下留情的。”
吕文看王晓帅的眼神都不对了,往死里收拾?他怎么得罪王晓帅了?
王晓帅讪笑两声,偷偷给王老爷子扔了一千块钱,就溜之大吉了,吕文却要在王老爷子家住上半个月。
王老爷拍了拍吕文的肩膀,力量很大,差点给吕文拍得一个趔趄,不过好在他马步扎得稳,这才没露怯。
王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小伙子不错,听说你还是个啥影帝,那玩意是什么职称?”
“不是职称……”
吕文解释了老半天,才让老爷子明白什么是影帝,结果老爷子一挥手,“不是职称,也不是公职,那有什么用?你不是要演戏吗?你说吧,要怎么演?”
吕文无语了,合着他刚才都白解释了,不过和一个一辈子都没走过出厂区的老爷子较真是不明智的选择,“师傅,就按照八十年代的厂区青年的路子来就行。”
“八十年代啊……”
老爷子陷入了回忆之中,毕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总得好好想想。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老爷子才拍了一下大腿,“得了,你跟我来吧。”
吕文跟在老爷子的身后,走进一间已经有些破败,但非常干净的房间,显然,这里就是老爷子的房间。
老爷子打开一个旧箱子,翻了半天,从里面找出了一个红色笔记本,老爷子吹了吹灰,小心翼翼地打开看了看,才递给了吕文,“小子,看看吧,你的第一课,就是把这玩意背下来。”
吕文接过一看,居然是工厂安全工作守则,第一页写着十六个大字——“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保障生产!”
背这个?吕文现在就能背下来。
老爷子掏出烟,还没点上呢,就咳嗽一声,“往后翻!”
吕文往后一翻,人都傻了,合着不是背标语,而是整套守则,他大概数了一下,一共18条,七八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