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亚”平台如同一位伤痕累累的游子,缓缓驶入一片熟悉的、却又因岁月和遭遇而显得陌生的星域。一颗破碎的、毫无生气的行星悬浮在远方,而它的阴影处,就是此行的目的地。
随着距离拉近,一个微弱的、但坚持不懈的信标信号被清晰地捕捉到。正是来自那艘被遗忘了许久的“孤舰”飞艇。
“信号源确认,基地结构完整,外部无明显破坏痕迹。”陈筱雨汇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谁能想到,他们还会回到这里。
一艘小型交通艇从“诺亚”格纳库飞出,由秦雪驾驶,搭载着几名工程机器人和迫不及待的陈筱雨。林洛虽然恢复了不少,但苏婉清严令他必须休养,只能通过远程连接关注着情况。
交通艇悄无声息地滑入干涸的河床,停靠在那艘半埋在地下的、覆盖着厚厚尘埃的硬式飞艇旁。气密门开启,秦雪率先走出,战术手电的光柱划破内部的黑暗。
一切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飞艇内部依旧保持着他们离开时的模样,只是多了一层冰冷的寂静和细细的宇宙尘。空气循环系统早已停止,内部是真空状态。
“生命信号扫描:无。内部环境:真空,低温。结构完整性:85%。”机器人报告。
他们径直前往最大的物资仓库。当厚重的舱门被强行打开时,就连一向冷静的秦雪,眼中也闪过一抹亮光。
物资!堆积如山的物资!
虽然一些包装袋因年久和温度变化而显得陈旧,甚至有些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但绝大部分基础物资都完好无损!
整齐码放的备用零件箱、各种型号的工具、未拆封的医疗包、压缩食品、密封水箱、那台沉重但看起来依旧可靠的大型柴油发电机、甚至还有几桶保存完好的燃料!
“太好了!这些螺丝和电路板正是我们现在急需的!还有这些手动工具,比‘诺亚’的精巧设备更适合一些粗活!”陈筱雨如同发现了宝藏,兴奋地指挥机器人开始清点和搬运。
秦雪则更关注那些可能用于防御和能源的东西。她检查了发电机和燃料,确认状态良好。“把这些优先运回去,可以立刻缓解能源压力,也能作为备用电源。”
在清点一个角落的储物箱时,陈筱雨还有了意外发现:“嘿!林洛,你看我找到了什么!”她举起一个厚厚的、用防水袋包裹的笔记本,“你早期做网络写手时收集的生存手册、机械维修指南、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末日求生技巧’!说不定里面有些土法子现在能用上!”
远程看着画面的林洛,也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和怀念。那是他曾经“废柴”时期的痕迹,如今看来,却别有一番价值。
尘封的“孤舰”,成了“诺亚”及时而宝贵的补给站。机器人如同工蚁般,将一箱箱物资运回交通艇,再转运至“诺亚”。这些“落后”的、五花八门的东西,恰好弥补了“诺亚”高端技术修复中的许多基础材料缺口。
然而,就在物资搬运工作紧张进行时,陈筱雨随身携带的监测设备发出了轻微的提示音。
是那个遥远恒星残骸的监控窗口。
“异常信号强度又提升了0.3个百分点。”陈筱雨皱起眉头,“而且……信号模式出现了极其细微的规律性变化……更像是一种……低功耗的周期性广播?”
这个发现让事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不是静止的遗迹,而是可能仍在运作的……某种东西?
“诺亚”上,林洛也感知到了这一变化。他闭上眼睛,尝试着再次凝聚起微弱的精神力,去触碰“方舟核心”,循着那生命能量中残留的巨鲸记忆碎片,去感知那片死亡的星域。
这一次,看到的画面稍微清晰了一些:
· 那冰冷的、扭曲的人造物,似乎是一个巨大的、破损的环状结构,一半埋在恒星残骸的核心里……
· 环状结构表面,有着熟悉的、却又更加古老晦涩的纹路……类似于……“方舟核心”上的某些符号?……
· 一种极微弱的、仿佛垂死心跳般的能量脉冲,正从那环状结构中散发出来……
林洛猛地睁开眼睛,呼吸有些急促。
“那不是普通的遗迹……那东西……可能和‘方舟核心’……和‘传承者’有关!”他对通讯器另一头的秦雪和陈筱雨说道。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是一惊!
与“方舟核心”同源?比“诺亚”和已知的“星尘自治联盟”科技更加古老?
其重要性,瞬间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物资搬运工作很快完成。“孤舰”基地再次被封闭,信标依旧默默工作,或许未来还能用上。
“诺亚”的仓库里堆满了宝贵的补给,修复进度可以大大加快。
但现在,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了面前。
是应该按照原计划,利用这些物资,安心地、彻底地修复“诺亚”,恢复全部战力后再从长计议?
还是应该立刻分出一部分力量,前往那颗诡异的恒星残骸,探查那个可能与“传承者”起源息息相关的环状结构?谁也不知道那信号能持续多久,或者是否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诺亚”的会议室(临时清理出来的)内,核心成员再次齐聚。林洛(远程)、秦雪、陈筱雨、苏婉清。
“我们必须去。”林洛率先表态,眼神坚定,“如果那东西真和‘方舟核心’有关,可能是我们理解一切灾难源头、甚至找到彻底解决方法的钥匙。机遇稍纵即逝。”
“我同意。”秦雪言简意赅,“但必须做足准备。‘诺亚’主体需要继续修复,我们可以派遣一支精锐小队,乘坐恢复较好的‘雷鹰’突击舰前往侦察。速去速回。”
“我可以尝试加强和破译那个周期性信号,或许能提前知道更多信息。”陈筱雨跃跃欲试。
苏婉清则有些担忧:“那片星域环境肯定极其恶劣,而且信号来源不明,风险很高。我们必须确保侦察小队有足够的自保和撤离能力。”
最终,方案确定:“诺亚”主体由秦雪坐镇,利用新获物资加速修复。 林洛、陈筱雨以及一队精英机器人,乘坐经过紧急维护的“雷鹰”突击舰,前往恒星残骸进行初步侦察。 苏婉清负责后勤医疗支援。
目标:尽可能收集信息,评估风险,绝不轻易涉险。
古老的谜团在召唤,而刚刚获得补给的“诺亚”,再次分出一支利箭,射向未知的深渊。
归巢之旅带来了物资,也引出了更深远的谜影。
---
第七十九章 完
后续章节预告: 第八十章:死星低语 林洛带领的侦察小队乘坐“雷鹰”突击舰,抵达了那片被死亡恒星残骸统治的星域。环境极其恶劣,强大的引力场、辐射风暴和扭曲的空间法则让航行变得异常困难。他们终于近距离看到了那个巨鲸记忆中的环状结构——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破损严重的“超空间星门”残骸,其技术等级远超“诺亚”甚至“伊甸”,风格古老而神秘,与“方舟核心”的纹路同源。星门似乎曾经历过惨烈的战斗而损毁,但其核心仍在极其缓慢地自我修复,并周期性发出微弱的信号,仿佛在呼唤着什么。陈筱雨尝试破解信号,发现它并非求救,而更像是一种……身份验证请求和数据上传提示?似乎需要特定的“密钥”才能回应。然而,他们的靠近触发了星门残骸无意识的防御机制,一些古老的、破损的自动防卫炮台开始苏醒!同时,强烈的能量波动也吸引了这片死亡地带的其他“居民”——一种以高辐射和能量为食的、如同晶体碎片般的诡异生物!侦察小队陷入了前有防御炮火,后有辐射生物的夹击之中!他们能否成功与星门残骸建立连接?那身份验证的密钥又是什么?这古老的星门,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过去和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