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乐汇的金色穹窿之下,时间被强行冻结在一种极其诡异的状态。
巨大的声场被韩笑制造的物理震撼和紧随其后的、
饱含绝对权威的法语口令粗暴地钳制住,如同被扼住咽喉的巨兽,徒劳地喘息在韩笑指令的余威里。
人群的推搡尖叫化作了僵直的姿势、粗重的喘息和压抑不住的低声啜泣。
强光灯束在几张写满惊骇的面孔上不断扫过,
定格着那些未及褪尽的狂欢表情与此刻的恐惧无助,构成了一幅末世群像的荒诞布景。
空气中漂浮着破碎的冰块、酒液挥发的冷香、
雪茄灰烬、呕吐物的酸腐以及难以言喻的惊悸气息。
唯一打破这种凝滞的,是卡西米尔夫人那间歇爆发、
如同裂帛般的、夹杂着法语母语碎片的绝望尖叫和质问。
她像个被抽去骨架的华丽玩偶,瘫软在几位女眷和面色煞白的领事夫人怀中,
精心盘起的铂金卷发散乱如杂草,被涕泪糊掉的烟熏眼妆在脸上留下两道乌黑的溪流,
她空洞的眼神死死盯着自己空无一物的胸口,
手指神经质地颤抖着抓挠,仿佛要将那块皮肤连根挖出:
“mon joyau ! c’est impossible… ou est-ce ? qui a pris ?
Arrêtez-les tous ! Fouillez-les tous ! Je veux ma pierre !”
(我的珠宝!不可能…在哪?谁拿了?抓住所有人!搜所有人的身!我要我的宝石!)
她的歇斯底里是现场唯一持续波动的噪音源,如同魔咒鞭笞着所有人的神经。
距离这混乱核心几步之外,是另一片截然不同的、冰冷、无声、高度专注的绝对领域。
林一的身体如同精密制造的水下勘探仪器,保持着一种近乎凝固的跪姿。
双膝着地,身体前倾,双手戴着的乳胶手套稳稳地支撑在冰冷光滑的柚木地板上,
距离那三枚触发强烈鲁米诺荧光反应的血迹点仅咫尺之遥。
他整个人的气场与周遭的混乱恐惧形成尖锐的对立——一种绝对的、理性的、非人的沉浸感。
强光下的鲁米诺荧光在明暗交错的舞厅光线中渐渐黯淡消退,
但那三枚暗红血点的形状、大小、排列,已如同三枚烧红的印记,深深烙刻在他的视网膜和大脑皮层上。
他的呼吸悠长而轻缓,如同最精密的钟摆,每一次吸入,都充盈着冰冷的、近乎苛刻的专注力。
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此刻不再是平静的深潭,
而是开启了最高功率扫描模式的激光矩阵。
光线不再是干扰,而是他解读信息的媒介。
阶段一:痕迹冻结 · 微宇宙捕影
林一的左手如同被精密遥控的机械臂,从地上那个敞开的铝合金Luminol试剂箱里,
无声而迅捷地取出一件物事——不是常规物证工具,而是一个造型极其特殊、
带有旋转焦距环和环形荧光冷光补光圈的便携式多光谱微距数码成像仪(Fingermark Scope)。
这个设备更像一个小型显微镜嫁接在微单相机上,
集成有可见光、侧光、红外、UV多光谱成像能力。
他右手手指,小心翼翼地从另一个密封袋中捻出几枚比米粒还小的非破坏性液态橡胶点(Non-destructive Rubber Lifters)。
这种新型材料能通过精准滴落和快速原位固化,
完整复制、提取极其微小的痕迹样本而不破坏原始载体。
动作序列启动:
1. 静态影像矩阵捕捉: 林一左手稳定地悬空持着成像仪,镜头几乎贴地。
右手以极稳的指尖操控,将一枚液态橡胶点精准无比地滴落在距离最远(约西北方位)、
也是荧光反应最强烈的那枚血点中心位置。
橡胶液滴在低温下快速聚合固化成透明柔软的胶珠。
同时,成像仪快门连续微震,以极高像素分别采集了:
垂直顶光下的血点原始形态、15°侧斜光下的纹理隆起细节、
UV365nm激发下的潜在微量化学附着物分布成像、
近红外模式下的血点渗透层叠状态(用于反推时间顺序)。
动作精准,一气呵成。
2. 方向性微痕提取: 紧接着,他指尖微动,
将另一枚液态橡胶点悬停在中间那枚血点上方约2毫米高度,
并非垂直滴落,而是手腕带起一个极其微小的弧线动作。
如同在模拟一滴液体高速飞行的抛物线起点,
滴! 橡胶精准点在血滴顶端,瞬间固化封存,
成像仪同步记录下该血点外侧,几道延伸方向极其明确的飞溅“毛刺”状纹理末端细节以及其指向轴心线。
3. 基座关联形态固定: 最后,他身体重心无声前移几寸,
目光聚焦到最近、距离大理石柱基座阴影仅数厘米的第三枚血点,
这枚血点位置最特殊!几乎半嵌在柱基复杂的雕花凹槽边缘,
他滴下第三枚橡胶点封存该点痕迹的同时,
成像仪镜头微微侧倾,多组光谱影像精准捕捉血点,
与柱基凹槽石质表面交接处的微观挤压印痕、微量石材粉末沾染痕迹!
这三步动作行云流水,耗时不过十余秒。
看似简单,但对稳定性、精准度、瞬间光线调整、多任务协调能力的要求近乎变态,
这绝非普通法医所能完成!是顶级痕检大师在巨大压力下才能展现的巅峰技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