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早上不到七点,阿澈就被手机震醒了,是深圳的客户赵老板。
“阿澈老板,我那两万五千盒脆片,能不能加个‘有机’标识?包装得重新印,下下周一前能弄好吗?”赵老板语速特别快。
阿澈坐起来揉了揉眼睛:“我马上问包装厂,半小时内给你准信。”挂了电话,他直接打给包装厂老板。
包装厂老板刚到厂里,听了说:“有机标识不难加,现在设计图改好,今天就能印,下周日下午准能送过去。”
阿澈松了口气,回给赵老板:“没问题,下周日包装到,下周一生产,周二准时发货。”赵老板连说谢谢,阿澈挂了电话,赶紧穿衣服往厂里赶。
到厂里时,老林已经在车间转了一圈,正跟工人交代今天的活。见阿澈来,老林迎上来:“上海的货都打包好了,就等物流车来。南京的原料也备齐了,上海的货一送走,就上生产线。”
“行,先把上海的货送了。对了,深圳的货要加有机标识,包装下周日到,下周一生产。”阿澈把情况跟老林说清楚。
老林点点头:“记着了,到时候调一条线专门干深圳的。”
八点刚过,物流车就到了。小吴、小张他们四个临时工麻溜地搬箱子,陈阳在旁边点数。阿澈站在一边看着,没一会儿,五万盒脆片全装上车了。司机跳上车说:“放心,下周三一早准到上海。”
看着物流车开走,阿澈转身进车间:“南京的三万盒,现在就开工。”老林喊了一声,工人赶紧往机器里加原料,两条生产线很快转了起来,嗡嗡的声音又填满了车间。
九点多,小敏拿着一摞单子过来:“老板,这是深圳包装的设计图,你看看标识位置对不对。还有,上周的工资表,该发了。”
阿澈接过设计图,有机标识印在包装右下角,不大不小正合适。他签了字递给小敏:“没问题,让他们赶紧印。工资表我也签了,今天就发下去。”
小敏刚走,小娟就跑过来:“老板,杭州的张老板又来电话,说上次的香辣味卖爆了,再订三万盒,下下周五交。”
阿澈掏出手机记下来,转头找老林:“杭州又加三万盒香辣味,下下周五交,能排开不?”
老林蹲在地上划拉着算:“南京的三万,今天明天两天能产完,后天打包。深圳的两万五,下周一二生产,周三打包。杭州的三万,下周三开始,两条线一天一万五,两天完,周四打包,周五发货,刚好赶上。”
“行,跟张老板说没问题。”阿澈让小娟回消息,自己去看玲玲检测。刚测完一批南京的货,数值都正常。
“试剂还够不?”阿澈问。
“够,上次买了不少,能用到下周末。”玲玲说。
中午吃饭时,大家都端着碗蹲在车间门口,没人说话,闷头扒饭。阿澈端着碗走到小李身边:“发了工资,想去买点啥?”
小李嚼着饭说:“想给我妈买件外套,天快冷了。”
小王接话:“我想攒着,年底回家给我妹买个新书包。”
阿澈笑了:“挺好,都是孝顺孩子。”
下午两点,南京的三万盒已经生产了一万五。老林说:“按这速度,明天中午就能产完,下午打包,后天一早就能发货。”
阿澈点点头,刚要说话,车间突然停电了。机器一下子停了,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就听见外面有人喊:“村里线路检修,得停到下午五点。”
老林急了:“这都停三个小时,南京的货得拖了。”
阿澈想了想:“别慌,先把刚生产完的打包,等来电了再加会儿班,肯定能赶回来。”大家赶紧摸黑找打包的家伙事,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光,继续干活。
好在五点一到,电就来了。机器重新转起来,大家手上的活也加快了。晚上加班到十点,南京的三万盒终于生产完了。老林擦着汗说:“明天一早打包,后天准能发。”
阿澈说:“今天大家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明天正常来。”
周六早上,阿澈到厂里时,打包组已经开始干活了。倩倩和小郑装盒,小吴他们搬箱子,比平时快了不少。阿澈去看深圳的包装进度,小敏说包装厂已经印了一半,下周日肯定能送。
十点多,南京的货打包完了。阿澈让陈阳联系物流,周日一早来拉货。陈阳刚打完电话,小娟又跑过来:“老板,北京的李经理又订了两万盒,下下周四交,还是原来的口味。”
阿澈跟老林说:“北京的两万,等杭州的三万完了,下周五开始生产,一天就能产完,周六打包,周日发货,周四能到。”
老林说:“行,我记着,到时候提前备原料。”
下午,车间里没什么活,阿澈让大家提前下班,就留了老林和两个工人看厂。他和小敏去了趟镇上,给大家买了点水果,算是犒劳。
周日早上,物流车来拉南京的货。装完车,阿澈给周经理打了个电话:“货已经发了,下周三能到。”周经理说:“好,到了我让人接货。”
挂了电话,包装厂的车也到了,深圳的两万五千盒包装送来了。阿澈拆开一箱看了看,有机标识印得清楚,没什么问题。让仓库管理员搬进去,跟老林说:“下周一一早,就开一条线生产深圳的。”
中午,阿澈请厂里的人在村口面馆吃饭,点了十几个菜,还叫了饮料。大家吃得挺开心,小李说:“老板,这菜比家里做的还香。”
阿澈笑着说:“等忙完这阵子,带大家去城里吃顿好的。”
下午,大家都回去休息了,阿澈和老林在厂里整理生产计划。刚理完,小娟的电话又来了:“老板,江苏的孙老板订了两万盒,下下周三交,要番茄味的。”
老林接过笔,在计划上添了一笔:“孙老板的两万,下周四开始生产,一天完,周五打包,周六发货,周三能到。”
“行,跟孙老板说没问题。”阿澈挂了电话,跟老林说:“这订单真是赶趟,一个接一个。”
老林笑了:“订单多了才好,咱们厂子才能越做越大。”
周一早上,深圳的两万五千盒开始生产。阿澈在车间盯着,刚生产了一半,小敏跑来说:“老板,包装厂打电话,说杭州的三万盒香辣味包装,印错了一个字,得重新印,下周三才能送。”
阿澈心里一紧:“下周三送,咱们下周三开始生产,能赶不?”
老林算了算:“下周三下午包装到,晚上开始生产,通宵干,周四一天,周五上午生产完,下午打包,周六发货,下下周五能到。行,能赶。”
“那跟包装厂说,赶紧重新印,下周三务必送到。”阿澈让小敏回电话,自己接着盯生产。
中午,深圳的两万五千盒生产完了。玲玲检测完,数值都正常。阿澈松了口气,让大家下午开始打包。
下午三点,打包到一半,小娟跑过来:“老板,深圳的赵老板打电话,说想再追加五千盒,还是加有机标识,跟之前的一起送。”
阿澈赶紧找老林:“追加五千,包装够吗?”
老林去仓库看了看:“够,之前多印了五百,加上这次的,再让包装厂补印四千五,下周二送过来就行。”
阿澈让小娟联系包装厂,包装厂说下周二上午能送。老林说:“下周二上午包装到,下午生产,晚上就能完,跟之前的一起打包,不耽误发货。”
晚上加班到八点,深圳的两万五千盒打包完了。阿澈让大家先下班,等追加的五千盒生产完,一起发货。
周二早上,包装厂把追加的四千五盒包装送来了。老林安排工人生产,不到下午三点,五千盒就生产完了。玲玲检测完,没问题。大家一起打包,傍晚就全弄好了。
阿澈给物流打电话,让周三一早来拉货。物流说没问题,周三早上八点到。
周三早上,物流车准时到了。装完深圳的货,阿澈跟司机说:“这是出口的,路上别耽误。”司机说:“放心,肯定准时送到。”
看着物流车走了,杭州的包装也到了。老林赶紧安排工人上原料,生产香辣味的。刚上完料,负责拌料的工人喊:“林师傅,香辣粉不够了,就剩一点了。”
阿澈赶紧让小娟给供应商打电话,供应商说仓库里有,下午四点就能送到。阿澈说:“先生产其他口味的,等粉来了再换。”
四点,供应商送来了香辣粉。工人赶紧换料,生产线又转了起来。晚上加班到十点,杭州的三万盒生产了一万五。老林说:“明天再干一天,就能生产完,后天打包,不耽误发货。”
周四早上,阿澈到厂里时,老林已经在车间了。见阿澈来,老林说:“杭州的货,今天肯定能生产完,你放心。”
阿澈点点头,去看孙老板的原料。刚到仓库,小敏跑过来:“老板,北京的李经理打电话,说想提前一天收货,下下周三就能到。”
老林听见了,过来说:“北京的两万,下周五生产,周六打包,周日发货,物流走快点,周三能到。行,能赶。”
阿澈回给李经理:“没问题,下下周三准时送到。”
中午,杭州的三万盒生产完了。玲玲检测完,数值正常。大家吃完午饭,开始打包。
下午三点,打包完了。阿澈让陈阳联系物流,周六一早来拉货。刚安排完,小娟跑过来:“老板,又有新订单了,广州的李总,订了四万盒,下下周四交。”
阿澈和老林对视一眼,老林说:“广州的四万,下周六开始生产,两条线一天两万,两天完,下下周一打包,周二发货,周四能到。行,能排。”
阿澈笑着说:“行,跟李总说没问题。”
晚上下班,阿澈跟大家说:“广州的货生产完,咱们就放假,好好歇三天。”大家一听,都欢呼起来,说再累也值了。
阿澈看着大家的笑脸,心里挺暖和。这阵子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看着订单一个个完成,客户一个个满意,就觉得浑身都有力气。他跟老林说:“等放假回来,咱们再招两个人,分担分担。”
老林点点头:“好,到时候我去镇上问问,看看有没有想干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