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因为铸钱这事的种种性质,这一处灵脉荟萃之地便划给聚灵院充作公用了。
不过因为铸钱也只是能利用其中一部分的灵气,所以聚灵院便在这聚灵山开拓了分支业务,在这里使用专门的阵法装置,在这里建造了一批灵房,向门人开放租用。
这些灵房灵气浓度可调节,还有多种环境调节功能,跟当初玉髓竹育种所用的大棚差不多,非常适合门人在关键时刻闭关所用。
张明以背着一大包东西,骑着木马来到聚灵山山脚下,这里有个院子,要想使用灵房,得先在这里登记。
他下马进院门,这个院门中只有一个小童正在扫地,看起来也就十三四岁。现在这个时候,大批门人都还在紫薇别宫那地方呆着,也是时候让这些入门没多久的顶上来了。
小童听到有脚步声音,抬头看到张明以,有些怯生生的,他说道:“道。。。师。。。真。。。”
张明以说道:“叫我师兄吧,我还没到真人那个级别。我要一间灵房,给我开一下。”
说着,张明以抛出自己的铭牌,那小童一下兜住。有了具体指令,这小童就会办事了,他说道:“好的,师兄。”
小童说着就跑回屋子,片刻之后,他探出个头,问道:“师兄,你要哪个等级的灵房,现在甲乙丙三个等级的灵房都还有。”
“甲。”
张明以想也不想,直接要最高级的。
很快,小童小跑出来,恭敬奉还铭牌,说道:“师兄,给你登记了甲十一号灵房,可以直接凭铭牌进入。”
张明以点点头接过铭牌,说道:“我的木马就先寄存在你这里了,等我下山再过来拿吧。”
聚灵山上,这些灵房按顺序分布着,甲字号灵房在山顶上附近,张明以很轻松就找到了他订下的那间屋子。这甲字号灵房最低收费每天二十块,如果动用了这里面的东西,那可能还要继续加钱。
进了房间,张明以就有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这里的生活设施一应齐全,他先是放下东西,舒舒服服地泡了一个澡,才开始考虑筑基事宜。
回来的这几天,张明以一直在思考筑基事宜。
前世他用以筑基的功法是门中的几道大法之一,名叫《青龙降魔经》,理论上这功法也是有望元婴的,只是各人缘法不同,张明以前世在这道真经的修炼上,算不得顺利。
而今,他又有了多一种选择,就是从别宫秘境中弄到的《正一道德经》,这门真经的内容在那三世涤尘钟的助益之下,其中内容仿佛直接篆刻在了张明以的意识之中。
光看名字,就能知道这《正一道德经》和《正一炼气诀》是一脉相承,张明以这十五年苦修的炼气诀就是这道德经的前置。
而且从内容的行文风格上来看,这两门功法也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这道德经的内容也不提这门功法有多少好处,全篇的内容多是讲述仙理思想,还有一小部分进阶指引,关于修炼这门功法有什么好处,那是一个字也不提。
这功法除了在境界进阶这一块有一些办法指引之外,中间过程全凭修行人自由发挥,而且连个标准都没有。似乎这些境界进阶的办法,是可以连着用的,今天进阶筑基,明天就凝结金丹,后天就碎丹成婴。
张明以修行将近两百年,凭常识直觉就知道这做法完全不靠谱,但是从字里行间,这功法的作者就暗示着却是可以这么做的。只不过其中险恶,可想而知,可谓试试就逝世。
如此一来,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功法完全没有个度,啥时候进阶,啥时候不进阶,完全就说不准,来个谨慎的人,直接一辈子困在这里。
虽然在教导修行方面,它非常吝惜笔墨,但是在讲述仙法道理层面,它却是大而全。功法作者在经文中谈天说地,把世间运转的规律道理都谈了一下,也仅限于谈了一下。
这作者似乎只关注自我表达,从来不考虑阅读者的死活,反正这些内容,张明以有九成九九是不明所以的。如果不是有那么一两句,说到了张明以的心坎上,张明以都要怀疑这些道理的含金量了。
反正这些天,张明以通篇通读下来,所得就是一个迷茫,完全不像前世所修功法那般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所以张明以对是否选修这《正一道德经》还是走回老路,这几天他是一直都摇摆不定的。
直到现在进了灵房,张明以也没有下定主意。
张明以瘫在榻上,思绪漂浮了出去,回想前世今生的修行之路,主要还是前世,那是漫长的迷茫和挫折。前世,他在筑基之前,被师父裴正风安排得比较明白,在五十三岁那年进阶的筑基。
但是在筑基之后,他的时间就好像停住了,整整百余年时间,他历经沧桑,一直在寻找前进之路。这《青龙降魔经》虽然修炼者甚众,但是众说纷纭,每个人的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却都不能完全契合己身。
这么想想,这《青龙降魔经》似乎目标清晰、层次分明,还有众多前人开路。但其清晰明确的表象之下,掩盖的还是迷茫。
反倒是这《正一道德经》,直接就把迷茫摆在表面,让人直接看到最真实的茫茫仙路。在正一道德经总纲之中,有那么一句不像人话的话,道:“仙路茫茫无终,唯有修为深厚,万法皆全,才有长生久视。”
张明以渐渐有所觉悟,这《正一道德经》的出处以及《正一炼气诀》的种种表现来看,这《道德经》创作者的高度不知道比《降魔经》的创作者高出不知多少,这前者所说的或许才是真知良言。
不过这也不是说前人所有的研究努力都没有意义,这世上仍然是有许多常理是可以定义和发现的,这经文也不可能论全,或许这就是《正一道德经》大量留白放任发挥的意义所在。
张明以终于有了决定,就照着《正一道德经》的法门,来褪去凡胎,进阶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