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顾念春几人传授调整安魂谣的时候,褚圆机和张明以就一旁看着,也没走。
就这么看了一两个时辰,顾念春给这些乡人改掉了不少问题,但仍然不是很对味,旋律对了,就是少了点感情,而感情是神韵中的重要部分。
顾念春跟这些乡人的沟通,那叫一个费劲,急得原来在一旁记录的王扶山和叶晚灵也掺和进去。但是他们用来描述情感情绪的高级词汇,这些乡人听都没有听过,理解起来很困难。
折腾了大半夜,这些乡人的吟唱,还是达不到三人想要的效果。
这些乡人也唱乏了,只好让他们休息,给他们一人各一袋面粉回去。
干完活,几人又聚在一块开会总结,张明以仍然旁听。
叶晚灵气愤道:“教他们唱好这首曲子,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困难,这些人真的跟猪头一样,给他们说了他们的错误,让他们改,他们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一张嘴,还是原样。”
王扶山也接道:“原来他们对旋律不太熟悉的时候还好一点点,结果等他们唱的次数变多了,唱熟了,他们居然越唱越欢快了。”
顾念春也是叹道:“确实,这个沟通确实有点困难,无论我们怎么说,他们都好像意会不到我们想要表达的情绪。这情绪是法术神韵的最重要部分,不能够有这么大偏差的。
我们亲传都这么难,完全可以想象到时候一级级传下去,会是个什么样的效果。”
确实,这些乡人很多一天书都没念过,不太能理解三位真人的描述,能记住这曲子奇怪的旋律和不知道什么含义的怪词,就已经不错了,对那些细节确实有点苛求了。倒是今天学学唱歌,就白拿了几袋面粉,心情确实挺好的。
而三位真人,可能这一辈子都没跟这类乡人打过交道,真是被气到了。
吐槽完了之后,三人闷着,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
张明以说道:“我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不知道当不当讲。”
几人注意力被吸引过去,褚圆机说道:“讲吧。”
张明以说道:“有两点,第一点是这安魂谣直接脱胎于安魂咒,相比其他脍炙人口的歌曲少了一块背景故事。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想要的情绪,创作出一个符合情绪的背景故事。
在传授歌曲之前,我们先把故事讲给这些乡人,用故事把情绪传递给他们。至于这故事的创作,这不是我们的专业,我们可以找个既能够理解我们,又能够理解田间乡人专家来完成,
第二点,现在这安魂谣,填词的应该还是原来的道文,这不是乡人平常使用的语言。各位真人,是不是可以把词改成白话?词是歌曲传播情绪的重要途经,如果我们选用普通人听不懂的文字,那这个途径就断掉了。”
听到张明以这两点建议,四人神色很快认真起来。
褚圆机说道:“这个好,你说的第一点,我等下立即去物色这样的专人。第二点,也是很对,不过把道文改掉。。。念春,你来分析一下,看看可不可行?”
顾念春深思一下,说道:“这道文在安魂咒里面也是非常重要,全部删改,怕是威力大打折扣。不过,我们可以把这安魂咒整歌延长一点,加一段白话进去引导一下,这样应该不会影响威力。”
王扶山说道:“真人,那我们把这个安魂咒的推广,那计划日程也该排起来了。”
王扶山说着,瞄了张明以一眼,接着说道:“按照之前的想法,这个安魂咒是要尽快传遍忘川四省,这是个大工程啊,真人,我们是不是要上报真君,申请下来一点资源?我们现在能调动的人力,不足以承担这么大的工程?”
褚圆机沉默片刻,说道:“先不惊动真君,我们现在能动用的人力也有不少,趁着这几天安魂咒的内容还要调整,我们先把这个传法的章法理顺,等初步的成绩出来了,再上报真君,一锤定音。
扶山,传法的部署,我们接下来一块研究一下怎么安排。晚灵,你跟念春继续优化法术的内容,尽快出一个验证有效的版本。”
对于褚圆机的部署安排,三人点头称是。
本来大家没什么想说的了,都想散会干活,褚圆机又说道:“对了,现在这个法术要广传天下了,还叫安魂咒,听起来仙家意味太浓,可能不利于推广,我看这个传向民间的版本,换个名字吧,叫安魂谣怎么样?”
褚圆机都表态了,三人也没什么不同意的,都说还可以,便散了去。
。。。。。。
仙元一万零二十一年,一月初七,夜晚。
东泽,房州,沃水村。
赵生财随便吃了两口薯子,就带着家小匆匆出门,他要去参加村子里组织的法事,为村子祈福祛邪。这次跟以前不太一样,村上专门上门了,说是有仙师下凡,周游各村为大家祈福驱邪。
这些年,村子时常闹鬼,一年能闹个好几次。开头几年,大家人心惶惶,还想着逃到别的地方去,结果别的地方照样三天两头闹鬼,索性还是回老家了。
随着这几年闹鬼闹得多了,村里人也能渐渐摸索出一点点土办法,日子也能勉强过下去。
但是从去年十月底开始,天上一直笼罩着阴云,那些脏东西又多起来了,不分白天晚上出来害人吓人,凶得很。
官老爷宣讲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是有妖人作祟,才导致降下了大灾,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结果话锋一转,就要征兵加税。唯一对大家有点用的,就是组织了一个驱邪队,还是收费的。
关于那个驱邪队,去年十月底那些脏东西闹得厉害,村子里去年筹钱办了一次,确实有效果,但也就管用一个多月,年前村子里又有这些脏东西闹起来了。
这些年大户的日子也紧张,钱也不能一直筹,所以事情到现在还一直拖着,提心吊胆过着,就看谁家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