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的夏日,远比关内凉爽,但大政殿内的气氛却异常凝重。皇太极端坐于九龙御座之上,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殿下,几位分管钱谷、贸易的臣子跪伏在地,汗透衣背。
\"不足半月,市面上流通的银两,三成以上被验出成色不足!铁料价格翻了一倍还多!盐价涨了五成!尔等是怎么办差的?\"皇太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般的威压,在大殿中回荡。
\"皇上息怒!\"为首的老臣颤声回道,\"臣等已严令各旗验银,凡可疑者一律停用。但...但那些假银铸造精良,混在真银之中,防不胜防啊!且明国边境市场混乱,晋商们也叫苦不迭,说是货源短缺,价格自然...\"
\"够了!\"皇太极猛地一拍御案,\"朕不想听这些借口!\"
他站起身,魁梧的身躯在殿内投下沉重的阴影:\"范先生,你来说。\"
范文程应声出列,神色依然沉着:\"皇上,据臣多方查探,这确实是明国那位陈远的手笔。此人不仅在经济上做文章,更在边境频频制造事端。李定国的新军骑兵这一个月来,已截杀我十余支商队,缴获物资无数。明国朝廷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显然是有意纵容。\"
\"好一个陈远!好一个釜底抽薪之计!\"皇太极怒极反笑,\"他这是要困死我大金!\"
他踱步到殿前,望着南方,目光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直抵大名府:\"我八旗勇士能征惯战,如今却要受制于这银钱琐事!可恨!可恼!\"
\"皇上,\"范文程沉声道,\"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保障军需。臣有三策:其一,立即颁布诏令,所有交易必须以我大金新铸的天命钱为准,白银须经官府检验烙印方可使用,严惩使用假银者;其二,开辟新的贸易渠道,加强与朝鲜、蒙古各部的联系,分散风险;其三,精选死士,潜入明境,务必查清陈远此人的底细,若有机会...\"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殿内众人都明白那未尽之意。
皇太极沉默良久,缓缓点头:\"就依先生所言。铸钱之事要加快!贸易渠道要拓宽!至于陈远...\"他眼中闪过一丝杀机,\"此人,留不得。\"
就在盛京紧锣密鼓地应对这场经济危机时,大名府内的陈远,也接到了各地传来的最新消息。
\"大人,据夜不收密报,金国已开始整顿货币,强制推行其自铸钱币,并对白银流通加以限制。\"赵顺汇报道,\"我们在边境市场投放的'特殊银两',效果已开始减弱。\"
陈远并不意外:\"皇太极非庸主,必有应对。我们的目的本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持续消耗,扰乱其经济秩序。效果能持续月余,已算成功。\"
\"此外,李将军回报,金国近期明显加强了与朝鲜及蒙古科尔沁等部的往来,似在寻求新的贸易伙伴。\"沈炼补充道。
\"这是必然。\"陈远走到地图前,\"我们的压力,会迫使他向外寻找出路。告诉李定国,巡弋范围可以适当收缩,避免过度刺激,但要保持威慑。\"
然而,一场来自朝堂的暗箭,却比边境的刀光剑影来得更快、更狠。
这一日,陈远正在审阅税制改革的方案,一封来自京城的八百里加急公文送到了他的案头。不是寻常的兵部咨文或皇帝谕旨,而是都察院签发的、盖着鲜红大印的——质询函。
公文措辞严厉,直指陈远\"擅启边衅\"、\"扰乱市场\"、\"纵兵掠商\"三大罪状。其中详细列举了新军骑兵\"越境\"剿杀\"商队\"(实为走私马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边境市场近期物价异常波动的\"证据\",甚至附上了几位\"受害\"晋商联名上告的状纸副本。公文要求陈远\"限期具实回奏\",并\"即刻停止一切擅权之举\"。
陈远放下公文,面色平静,但眼中已凝起寒霜。这封质询函来得如此\"及时\",证据如此\"详实\",若说背后无人指使,绝无可能。
\"看来,晋商们的银子,已经送到该送的人手里了。\"他冷笑一声。
李定国得知消息,勃然大怒:\"放他娘的屁!老子杀的是走私资敌的奸商!扰乱市场?他们晋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时候,怎么没人放个屁?远兄,这分明是构陷!\"
\"自然是构陷。\"陈远淡淡道,\"但他们选择此时发难,时机抓得很准。\"
赵顺忧心忡忡:\"大人,都察院既然正式行文质询,此事恐怕已在朝中掀起风波。若陛下听信谗言...\"
\"陛下不会轻易听信,但也不会置之不理。\"陈远打断他,\"这封质询函,既是警告,也是试探。\"
他沉吟片刻,对赵顺吩咐:\"你立刻组织人手,准备回文。就用数据说话:其一,列出近年来晋商走私资敌的详细数据,包括物资种类、数量、流向;其二,对比边境市场物价波动与金国内部物资短缺的关联;其三,核算新军巡弋所缴获的违禁物资及其对遏制资敌的成效。数据要详实,逻辑要清晰。\"
\"是,大人!\"
\"定国,\"陈远又看向李定国,\"新军近期行动暂缓,转入休整训练。但告诉将士们,戒备不可松懈。\"
\"明白!\"李定国重重抱拳。
众人离去后,陈远独坐书房,手指轻轻敲击着那封质询函。窗外,夏雷滚滚,乌云压境。
他知道,与经济层面的较量相比,朝堂上的政治斗争更加凶险,更加防不胜防。晋商集团的反扑,比他预想的更快、更狠。他们动用的是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庞大的金银开道。
\"想要把我拉下马?\"陈远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那就看看,是你们的银子硬,还是我的数据硬!是你们的关系网密,还是我掌握的真相更锋利!\"
这场货币战争,已然从边境市场,蔓延到了大明的权力中枢。陈远不仅要面对关外皇太极的压力,更要应对来自背后的冷箭。但他毫无畏惧,反而激起了更强的斗志。他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撕开那些道貌岸然之下的丑陋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