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刑司的三日,像一场永远不会醒的噩梦。槿汐回到永寿宫已经两天了,却还是会在半夜惊醒,冷汗浸透寝衣。
“姑姑,您又没吃早膳。”浣碧端着几乎未动的清粥小菜,忧心忡忡地看着坐在窗边的槿汐。
槿汐恍若未闻,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记得那些狱卒不怀好意的目光,记得牢房里老鼠爬过脚背的触感,更记得那些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
“让我一个人静静。”她的声音嘶哑,像是被砂纸磨过。
浣碧叹了口气,轻轻退了出去。在门外,她遇见了正要进门的甄嬛。
“还是不肯吃东西?”甄嬛看着浣碧手中的食盘,眉头微蹙。
浣碧摇头,低声道:“从昨儿个起就水米未进,再这样下去,身子怎么受得住。”
甄嬛接过食盘,推门走了进去。槿汐听到脚步声,慌忙起身要行礼,却被甄嬛按住了肩膀。
“坐着吧,这里没有外人。”甄嬛在她身旁坐下,将食盘放在一旁的矮几上,“本宫记得,你最爱吃这莲子粥了。”
槿汐低下头,声音哽咽:“奴婢...不配娘娘如此厚待。”
“胡说。”甄嬛执起她的手,发现她指尖冰凉,“在这深宫之中,谁还没经历过风浪?若是这点挫折就倒下了,那才是真的不配做本宫身边的人。”
槿汐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滴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奴婢给娘娘丢脸了...那些污言秽语,那些指指点点的目光...奴婢实在没脸再见人了...”
甄嬛轻轻拍着她的手背,语气温和却坚定:“你以为他们在笑话你?不,他们是在嫉妒你。”
槿汐怔怔地抬头。
“嫉妒你得了苏培盛这样重情重义的人的真心,嫉妒你有了本宫这样护着你的主子。”甄嬛注视着她的眼睛,“这后宫之中,多得是求而不得的可怜人。你以为敬妃为何要揭发你们?因为她这辈子,从未得到过这样的真情。”
槿汐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可是...宫规森严,对食本就是大忌...”
“宫规?”甄嬛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讥诮,“宫规不过是上位者用来约束下位者的工具罢了。你可见皇后真的守过宫规?还是觉得本宫事事都循规蹈矩?”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阳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槿汐,你跟了本宫这么多年,难道还不明白?在这深宫之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守不守规矩,而是有没有守住规矩的本事。”
槿汐望着甄嬛的背影,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刚入宫的小姑娘。那时的甄嬛天真烂漫,事事循规蹈矩,却差点被这吃人的后宫吞噬。而如今的熹妃,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常在。
“娘娘...”槿汐轻声道,“奴婢只是怕...怕连累您。”
甄嬛转身,目光如炬:“你以为本宫能在后宫立足,靠的是循规蹈矩吗?本宫能有今日,靠的是敢作敢为,靠的是知人善用。你槿汐若是就此一蹶不振,那才是真的连累了本宫。”
她走回槿汐面前,执起那碗已经微凉的莲子粥:“吃点东西吧。吃饱了,才有力气看着那些想看咱们笑话的人,最后是怎么笑不出来的。”
槿汐看着甄嬛坚定的眼神,终于接过粥碗,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粥已经凉了,但吃在嘴里,却有一股暖意从喉间一直蔓延到心里。
这时,外头传来一阵喧哗。浣碧匆匆进来禀报:“娘娘,景仁宫派人送来一份礼,说是给槿汐姑姑压惊的。”
甄嬛与槿汐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让人进来。”甄嬛整理了一下衣袖,端坐在主位上。
来的是绘春,她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红木箱子。绘春行礼如仪,笑容得体:“皇后娘娘听说槿汐姑姑受了委屈,特地让奴婢送来些补品,给姑姑压惊。”
槿汐站起身,恭敬行礼:“奴婢谢皇后娘娘恩典。”
绘春笑道:“皇后娘娘说了,姑姑是宫里的老人了,最懂规矩不过。这次的事纯属误会,让姑姑受委屈了。”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槿汐一眼,“娘娘还让奴婢带句话:这后宫之中,最忌讳的就是授人以柄。姑姑日后可要更加谨言慎行才是。”
送走绘春,殿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她这是故意来羞辱奴婢的。”槿汐咬着唇,脸色更加苍白。
甄嬛冷笑:“不,她是在试探。试探你是否一蹶不振,试探本宫是否因此事受到影响。”她转向槿汐,目光灼灼,“你现在明白了吗?你若倒下了,正合了某些人的意。”
槿汐紧紧攥着衣角,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那些不堪的回忆再次涌上心头,但这一次,伴随而来的还有一股不甘的怒火。
她想起那些狱卒猥琐的笑容,想起其他宫人指指点点的目光,想起绘春方才那意味深长的眼神...这些人,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等着看她从此一蹶不振。
“娘娘,”槿汐抬起头,眼中终于有了光彩,“奴婢想明白了。”
甄嬛欣慰地笑了:“想明白就好。”
接下来的几日,槿汐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她照常打理永寿宫的事务,对待宫人依旧温和却不失威严。只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她的眼神比从前更加坚毅,行事也比从前更加果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