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萍也在一旁连连点头,帮腔道:
“儿子说得对!”
“你光想着你自己,你想过亲家那边怎么想吗?”
“人家把女儿嫁过来,咱们就这么招待人家?”
“这婚还想不想结了?”
林震急得脸都红了,辩解道:“你们……你们根本不懂!”
“你们是没吃过小张师傅做的菜!”
“那味道,跟酒店里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我跟老肖亲口尝过的!”
眼看儿子和老婆统一了战线,林震一个人孤立无援,急得在沙发上直搓手。
他知道,光靠嘴硬是说服不了这俩人的。
硬的不行,就得来软的。
林震清了清嗓子,换上了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
“小鹤啊,你先别急着反对,你听爸给你算笔账。”
“现在市里好点的酒店,办一场婚宴下来。”
“烟酒不算,光是餐费,二十桌,怎么也得八万吧?”
林鹤皱着眉,没说话,但也没反驳。
这是事实。
“爸不是说心疼这个钱,这个钱咱家出得起。”林震放缓了语速,循循善诱。
“但你想想,这钱花得值不值?”
“咱们请了张师傅,用最好的料,办一场席,顶了天五万块钱打住。”
“省下来的这些钱,爸一分不要,全给你俩。”
“你们拿着这笔钱,想去哪儿旅游就去哪儿旅游,不比把钱花在吃一顿饭上强?”
“到时候,亲戚朋友吃得高高兴兴,你俩玩得开开心心,这不两全其美吗?”
这番话一说出来,客厅里的气氛明显缓和了。
钟萍不说话了,低头盘算着什么。
林鹤脸上的烦躁也褪去不少,但他还是很怀疑。
事出反常必有妖。
“爸,您跟我说实话。”林鹤盯着林震的眼睛。
“您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
“这个张师傅,是咱们家什么远房亲戚?”
“还是您老战友的后代,您欠了人家人情,拿我的婚事去还?”
林震一听,气得差点从沙发上蹦起来。
“你这孩子!在你眼里,你爸就是这种人?”
“我这是真心实意为你好!”
“行了行了!”钟萍看这爷俩又要吵起来,赶紧打圆场。
“多大点事,吵什么。”
她转向林鹤:“你爸说得也有点道理,不过这事儿光咱们家同意不行,还得欣欣那边点头。”
“你给欣欣打个电话,问问她的意思。”
林鹤觉得也是,掏出手机,走到阳台去打电话了。
客厅里,林震和钟萍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说话。
林震心里直打鼓,生怕未来儿媳妇也跟儿子一个想法。
过了大概十分钟,林柯拿着手机回来了,脸上的表情有些古怪。
“怎么样?欣欣怎么说?”钟萍急忙问道。
林鹤挠了挠头:“欣欣说……她觉得挺有意思的。”
“她说,婚礼就是个形式,在哪儿办都一样,关键是咱们一家人高兴。”
“她还说,她也想尝尝能让我爸赞不绝口的农村大席是什么味道。”
“她同意了?”林震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满脸喜色。
“嗯。”林鹤点点头。
他又补充道:
“不过她也说了,得让我先去看看地方,尝尝菜。”
“要是真像您说得那么好,她没意见。”
“要是不行,那还是得回酒店办。”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林震兴奋道。
“这个周末!咱们就去!”
周末一大早,天刚亮,林震就把一家人都从床上薅了起来。
一家三口开着车,直奔平安村。
路上,钟萍还在不停地抱怨。
“去那么个乡下地方,开这么久的车,真是折腾。”
林震开着车,心情却格外舒畅。
“你懂什么,这叫体验生活。”
随着车子下了高速,拐进乡间小路,窗外的景象让林鹤都瞪大了眼。
想象中的黄土路、破瓦房,完全不见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路两旁立着崭新的路灯。
车子再往里开,村子的轮廓渐渐清晰。
一栋栋气派的三层小洋楼拔地而起,外墙贴着漂亮的瓷砖。
“嘿,这……这真是农村?”钟萍也看傻了眼。
“这住着可比城里的鸽子笼舒服多了。”
林震脸上带着得意的笑:“早就跟你说了,现在的新农村,跟以前不一样了。”
“等我退休了,也来这儿盖个小楼,养养花,种种菜,多好。”
车子在村口停下,林震有些犯了难,他只知道张远家在平安村28号,具体在哪儿,还真不清楚。
正巧,一个穿着蓝色碎花布衫的女人,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路过他们车旁。
是叶嫂子。
林震赶忙摇下车窗,探出头去,客气地喊了一声:
“婶子,跟您打听个事儿。”
叶嫂子闻声停下脚步,扭头看向林震,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你比我爹都大,你管我叫婶子?”
“噗嗤”一声,后座的林鹤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
钟萍也是一脸无语,用胳膊肘狠狠捅了林震一下。
林震一张老脸顿时涨得通红,尴尬地摆手:“哎哟,对不住,对不住,妹子!是我眼拙了。”
叶嫂子倒也爽快,哈哈一笑:“没事儿,城里来的吧?找谁啊?”
“我们找平安村28号,张远家。”
“哦!找小远师傅啊!”叶嫂子恍然大悟。
“我就说嘛,看你们这车牌,从省城来的,八成是来请小远做大席的。”
她用手里的锄头柄朝村子深处一指:“喏,顺着这条路一直往里走,看到门口有两棵大槐树的,就是他家。”
“好找得很!”
“谢谢你啊,妹子!”
“客气啥!”
一家人道了谢,重新发动车子,慢慢悠悠地往村里开。
还没到地方,远远地就看见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下,围着不少人。
一座干净整洁的三层小楼前,张远,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头发全白的老奶奶往外走。
那老奶奶看起来年纪极大,但精神头却很足。
只听老奶奶中气十足地对那年轻人说:“小远啊,你可记住了,明年我一百岁大寿!”
“那天的席,你必须得给我留着!”
张远笑着应道:“成凤奶奶,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我早就给您在小本本上记下了,头一份!”
“别说有人请,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得先紧着您的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