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白杨在烈日下投出斑驳树影,家属院的妇女们早早聚在路口。周婷婷第三次整理着胸前的红花,马桂兰不停望向尘土飞扬的公路尽头。
林晚秋站在养殖场新刷的标语牌下,手里攥着今早刚收到的电报:\"K268次军列已抵站\"。她白大褂口袋里装着两样东西:陆沉舟最后一封家书,和冬冬用蜡笔画的接站图。
突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人群骚动起来。但当看清只是县里的饲料车时,叹息声此起彼伏。正在此时,有个眼尖的孩子指着土路尖叫:\"红旗!\"
三辆扎着红绸的军车缓缓驶来,车头挂着\"英雄凯旋\"的横幅。第二辆车厢里,陆沉舟正用左手帮小战士整理衣领。当他转头看见站在标语下的林晚秋时,右手无意识地抽动了一下——这是神经恢复的征兆。
欢迎会在挂满彩旗的养殖场举行,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人们欢声笑语,掌声雷动,共同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当首长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陆沉舟面前时,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首长面带微笑,手中拿着一枚金光闪闪的立功奖章,这是对陆沉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首长轻轻地将奖章别在陆沉舟的胸前,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和赞扬。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陆沉舟突然举起了他的左手,敬了一个军礼。
这个军礼并不标准,甚至有些笨拙,但它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让全场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凝视着陆沉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大家都知道,陆沉舟的右臂缠着厚厚的绷带,那是他在执行任务时受伤留下的痕迹。然而,尽管身体受伤,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首长的敬意和对祖国的忠诚。
这个不标准的军礼,仿佛是陆沉舟内心深处的呐喊,是他对军人使命的坚守,更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在这一刻,他的身影显得无比高大,令人肃然起敬。
\"报告!\"小战士突然出列,捧出个铁皮盒,\"这是全连同志的心意。\"打开是上百枚弹壳拼成的\"妙手回春\"四字,最中央嵌着枚带着弹孔的\"拥军牌\"罐头盖。
林晚秋上前搀扶时,发现丈夫军装内袋鼓囊。趁无人注意时她伸手探去,摸到个温热的铁盒——是那罐他们共同开启的纪念罐头,如今盒身添了新刻的字:\"与妻同功\"。
夜幕降临时,夫妻俩并肩走在养殖场新修的小路上。陆沉舟突然停步,用尚不灵活的右手从兜里掏出个布包。月光下,七枚军功章在红绒布上熠熠生辉,排列成北斗形状。
\"都是你的。\"他将布包放进她掌心,\"没有你,这些勋章早该盖在国旗上。\"
她低头看见最旧的勋章背面刻着日期——正是她当年在军区医院救治冬冬的日子。远方的水库波光粼粼,倒映着天边初升的星斗,也倒映着他们依偎的身影。
当夜风送来罐头车间那浓郁的肉香时,他那原本平静的面庞上突然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丝微笑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般,短暂而又璀璨。紧接着,他轻轻地合上双眼,仿佛沉浸在那肉香所勾起的回忆之中。
就在她好奇地观察着他的变化时,一阵轻柔的哼唱声从他的喉咙中传出。这声音起初有些低沉,像是被压抑了许久,但随着旋律的展开,它逐渐变得清晰而明亮起来。她惊讶地发现,他所哼唱的竟然是一首沂蒙小调。
那熟悉的曲调在夜风中飘荡,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过她的耳畔。她不禁被这美妙的旋律所吸引,目光也随之落在了他的身上。就在这时,她注意到一个细微的动作——他的右手指尖正随着旋律的节奏,轻轻地叩击着她的掌心。
这一动作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她几乎没有察觉到。然而,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时,一股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的指尖就像春风一般,轻柔地拂过她的掌心,带来一阵微微的酥麻。这种感觉如同初醒的土地被春风轻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