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陆云翻开经济数据报告,在“民生相关产业增速”一栏画了圈——养老服务、学前教育、乡村医疗等领域增速均超过15%。他拿起笔,在报告空白处写道:“发展的秤,要以民生为砣。”
没过多久,李达康带着京州的经济报表赶来:“陆书记,京州上半年Gdp增速6.3%,其中民生配套产业贡献了近三成。我们打算在新能源产业园旁边建一所普惠性中学,再配套一个社区医院,这样既能留住企业人才,又能让周边百姓受益。”
“这个思路好。”陆云点头,“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企业需要稳定的人才和消费市场,这些都得靠完善的民生配套;反过来,民生好了,群众有了获得感,才会更支持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两人正聊着,省发改委主任打来电话,语气兴奋:“陆书记,咱们申报的‘乡村振兴+民生保障’试点项目,京都批下来了!还拨了5个亿的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农村养老、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
“太好了!”陆云眼睛一亮,“立刻组织会议,把基金分配方案定下来,优先投向薄弱县区,每个项目都要明确责任人和验收标准,确保钱花在刀刃上,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变化。”
傍晚回到家,陈倩倩见他心情不错,笑着问:“今天有好事?”陆云把京都来电和试点获批的事说了,感慨道:“其实上面关心的,说到底也是怕咱们跑偏,只要咱们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做的事经得起检验,就不怕任何质疑。”
陈倩倩端来一杯茶:“你啊,心里装的全是汉东的老百姓。不过也多亏你这份坚持,现在走在街上,总能听到大家夸教育方便了、看病省心了,这些比任何经济数字都实在。”
陆云喝着茶,望向窗外家属院的灯火。每一盏灯下,都是一个安稳的家庭——孩子们在灯下写作业,老人们在灯下看电视,年轻人在灯下规划未来。他知道,这才是汉东最珍贵的“发展成果”。
几天后,全省民生工作推进会上,陆云拿着民生满意度调查和经济数据报告,对台下的干部们说:“同志们,我们抓发展,不能只盯着报表上的数字,更要盯着群众脸上的表情。经济增速快一点、慢一点,只要在合理区间,都不可怕;但要是群众的满意度降了、愁容多了,那才是真的出了问题。”
他举起两份文件,声音铿锵:“汉东的发展,要让这两份报告‘同频共振’——经济为民生托底,民生为经济赋能。只要我们守住‘为民务实’的初心,就一定能走出一条让群众满意、让发展可持续的路子!”
台下掌声雷动,久久不息。窗外,汉东的田野里,稻浪翻滚;校园里,书声琅琅;社区里,笑声阵阵。这幅充满烟火气的民生画卷,正是汉东用“民生为秤”衡量发展的最好证明,也让汉东在纷杂的发展浪潮中,稳稳守住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全省民生工作推进会结束后,陆云的调研行程直奔各地“民生短板”。第一站是隆安县——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县,此前因乡村养老服务站覆盖率不足,多次被群众在政务平台留言。
刚到隆安县福安村,陆云就看到几位老人坐在新建的养老服务站门廊下晒太阳,社工正给他们剪指甲。78岁的张奶奶拉着他的手说:“以前子女在外打工,我一个人在家连口热饭都难,现在每天来这儿吃饭、聊天,还有人量血压,比在家里还舒心!”
县民政局局长递上进度表:“多亏省里的专项基金,我们半年建了28个村级养老服务站,还请了20位专业社工,现在全县农村老人‘吃饭有人管、健康有人问’,投诉量降了九成!”陆云翻看着老人的签到记录和意见簿,每一页都有密密麻麻的签字,笑着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养老不是建个房子就完了,得让老人真能感受到温暖。”
离开隆安县,陆云又去了海州市——作为工业重镇,这里的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曾是“老大难”。在海州市第三实验小学,操场上,本地孩子和随迁子女正一起踢足球;教室里,老师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讲“家乡的故事”,孩子们轮流分享自己的老家见闻。
校长汇报:“去年咱们还在为随迁子女学位发愁,今年在省里支持下,我们扩建了教学楼,新增24个班级,还开设了‘融合课堂’,让孩子们快速适应。现在随迁子女入学率100%,家长满意度超高!”陆云走到一位来自贵州的随迁学生身边,问他“在这里开心吗”,孩子用力点头:“老师和同学都很好,我还加入了足球队!”
调研途中,陆云接到省发改委的电话:“陆书记,咱们申报的‘智慧医疗进乡村’项目批下来了,能给每个乡镇卫生院配远程诊疗设备,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省医院的专家!”陆云立刻叮嘱:“设备尽快到位,还要培训好乡镇医生,别让设备成了摆设。另外,优先给临山县、古源县这些偏远县配,那里的老百姓最需要。”
回到省委,已是傍晚。李达康正好来汇报工作,手里拿着京州的“民生经济双提升”方案:“陆书记,我们在开发区建了3个‘民生综合体’,每个综合体里都有学校、医院、菜市场,既解决了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又带动了周边消费,上半年开发区Gdp增速比去年快了1.2个百分点!”
陆云翻看方案,指着“综合体运营监督”部分说:“要让群众参与监督,比如菜市场的菜价、学校的招生政策,都要公开透明。经济和民生本就该互相借力,这样才能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