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打擦边球的企业开始坐立不安。岩台市有家保健品公司,正准备申报“高科技养生项目”,听说审核收紧,连夜撤回了材料。老板在会上骂骂咧咧:“早不查晚不查,偏偏这时候来较真,煮熟的鸭子飞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京都。国家药监局的会议上,陆云的讲话被列为学习材料。“汉东的这个认识很深刻。”局长拍着桌子,“药品、疫苗、医疗器械,这些领域的造假就是谋财害命!下一步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参照汉东的审核标准来!”
网络上的讨论愈发热烈。有网友整理出近年来的重大造假案例:“某疫苗公司造假致儿童伤残”“某药企夸大疗效致患者延误治疗”“某科技公司伪造数据骗取补贴”……每个案例下面,都有数百条愤怒的评论。
“贪污的钱还能追回来,造假害的命能回来吗?”这条评论被顶上热搜第一。网友们算起了账:“贪官贪一个亿,伤害的是财政;药企造假赚一个亿,伤害的是无数家庭,哪个更可怕?答案不言而喻!”
汉东省纪委的举报电话被打爆了。有举报企业伪造专利的,有反映审核人员放水的,还有提供假药线索的。接线员小郑忙得嗓子冒烟,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举报信息:“这几天的举报量,比过去半年都多。”
田国富在纪委常委会上通报情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要借着这股劲,开展‘科技领域反腐专项行动’,既查造假企业,也查为造假开绿灯的公职人员。陆云说得对,这种腐败,危害更大,必须零容忍!”
科技厅的办事大厅里,申报企业的负责人明显谨慎了许多。以前敢拍胸脯“保证没问题”的,现在都拿着材料反复核对;咨询台前,问得最多的是“专利怎么认定才合规”“研发费用怎么记账才算规范”。
审核团队的工作更忙了。不仅要查账目和专利,还要实地核查研发场地。有次去一家医疗器械公司,项目组发现实验室设备全是崭新的,却没有使用痕迹,当场指出:“这些设备是为了申报新买的吧?研发记录呢?”企业负责人脸都白了。
陆云的办公室里,堆着各地送来的民情报告。他翻看着群众的留言,眼神越来越坚定。“民心不可欺啊。”他对小何说,“老百姓不怕发展慢,就怕被忽悠、被伤害。严审不是为了刁难谁,是为了守住底线,守住民心。”
傍晚的新闻里,播放着省药监局开展专项检查的画面。执法人员查封了两家涉嫌造假的保健品厂,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高科技保健品”被贴上封条。镜头前,局长表态:“只要涉及民生安全,不管什么领域,造假必查,查必严惩!”
社区广场的大屏幕上,正重播陆云的讲话。老人们看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议论。张大妈拉着李大爷说:“这样严查就对了!咱们老百姓图啥?不就图个吃得放心、用得安心、病了能治得好吗?”李大爷连连点头,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夜色渐深,汉东省的各个角落,这场关于“造假危害”的讨论仍在继续。人们或许不懂复杂的技术,但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而守护这份“真”,正是每个普通人最朴素的期盼,也是汉东科技发展最坚实的根基。
省药监局的执法记录仪里,画面触目惊心。吕州一家保健品厂的仓库里,工人正将散装粉末装进印着“抗癌神药”的包装,地上堆着未销毁的虚假检测报告。执法队长一声令下,查封条贴上仓库大门,在场人员全部被控制。
带队的副局长拿着检测报告,手都在抖:“这些所谓的‘神药’,成分就是淀粉和色素,长期服用还会损伤肝肾功能。可他们通过贿赂临床医生,伪造了‘有效率98%’的报告,骗了上千个老人!”
消息传到陆云办公室时,他正在看全省造假企业的汇总名单。看到“保健品行业涉案企业23家,药品企业11家”的数字,他猛地将笔拍在桌上:“简直胆大包天!食品药品关系人命,他们这是在谋财害命!”
小何递上刚收到的举报信:“有患者家属反映,某药厂生产的降压药无效,导致他父亲突发脑溢血。经检测,这批药的有效成分含量只有标准的10%,但审批报告上全是合格数据。”陆云看完,脸色铁青:“查!一查到底!”
他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参会人员除了药监、公安、纪委负责人,还有陆氏审核团队的律师。“第一,药监部门全面排查全省药品、保健品生产企业,重点查临床数据和审批材料;第二,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对涉嫌造假的企业立案侦查;第三,纪委介入,查审批环节的利益输送!”
会议结束不到一小时,全省同步开展行动。京州警方突袭了一家涉嫌造假的疫苗企业,在实验室里查获大量未标注成分的半成品,以及一沓厚厚的贿赂清单,上面记录着向12名审批人员行贿的明细,金额从十万到百万不等。
纪委的行动同样迅速。田国富亲自督办,纪检人员兵分多路,对清单上的审批人员展开调查。某市局药械科科长刚到办公室,就被纪检人员带走。在他的保险柜里,不仅搜出百万现金,还有数份伪造的检测报告审批签字底稿。
审讯室里,科长起初还狡辩:“我只是按流程审批,企业造假跟我没关系。”直到纪检人员拿出他收取贿赂的银行流水和录音证据,他才瘫在椅子上:“我一时糊涂,收了他们的钱,就放松了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