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归墟造化塑莲魂
汴梁城,金水河。
昔日贯穿古城、承载千年繁华的河道,如今死气沉沉。墨绿色的河水粘稠如油,翻滚间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腥臭,河面漂浮着缕缕黑红色的怨气,隐约可见无数扭曲痛苦的人脸在其中沉浮哀嚎。两岸柳树枯萎,石栏布满青黑色的苔藓,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阴冷。即便在烈日当空的正午,行经此地之人亦会觉得通体生寒,绕道而行。
吴道与乌长老立于河畔,相较于之前,吴道气息渊深如海,与这方天地有种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却又仿佛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乌长老则面色凝重,手持萨满骨杖,周身萦绕着淡金色的通灵辉光,试图安抚河中躁动的怨灵,却收效甚微。
“局主,此河怨气已与地脉阴煞、冥河残毒彻底纠缠,根深蒂固,寻常净化之法,恐难奏效,反而可能激起反噬。”乌长老忧心忡忡。
吴道没有说话,归墟之瞳已然开启,眸中混沌漩涡缓缓旋转,洞察着金水河的本质。在他眼中,这不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而是一条由无数枉死者的怨念、被污染的地脉阴气、冥河残留的死寂法则以及那诡异“肉芝”散逸的邪异生机共同编织而成的、流淌着的“诅咒之链”。这诅咒不仅侵蚀现实,更在不断抽取着汴梁乃至中原腹地的生机与气运。
“根源未断,净化徒劳。”吴道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洞穿虚妄的冷冽,“河中怨灵受冥河残念与‘肉芝’邪力禁锢,不得超生,亦成了维持这诅咒的养料。”
他向前踏出一步,并非走向河水,而是凌空虚立,来到金水河最宽阔、也是怨气最为凝聚的河段上空。
没有结印,没有念咒。他只是缓缓抬起了右手,掌心向上。
刹那间,他眉心那淡薄的混沌漩涡印记骤然亮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天地未开之前的古老、浩瀚、包容一切生灭的意蕴,以他为中心弥漫开来!
归墟洪炉,显化!
并非实体,而是一种大道的投影!一个无形的、仿佛由无数混沌气流构成的巨大洪炉虚影,将整段金水河笼罩其中!洪炉四壁,是太初定义之力勾勒的绝对边界;炉底,是深沉流转、仿佛能埋葬一切的归墟意蕴;炉中,心灯真焰并未直接燃烧,而是化作温暖的光辉,洒遍每一个角落;而那寂灭之力,则暗藏于归墟基底,蓄势待发。
“归墟洪炉,纳!”
吴道心念一动,洪炉投影轰然运转!
一股庞大却并非蛮横的吸力自洪炉中产生。下方那粘稠如墨的河水、翻涌的黑红怨气、河中挣扎的怨灵、乃至渗透进河床淤泥的冥河残毒与“肉芝”邪力,都被这股力量缓缓牵引,如同百川归海般,投入那无形的洪炉之中!
这并非毁灭,而是一种更高层级的“收纳”与“分解”!
怨气投入洪炉,被归墟意蕴包容,在心灯光辉的照耀下,其中狂暴、怨毒的意识被逐渐剥离、安抚,还原成纯粹的情绪能量碎片。
冥河残毒与“肉芝”邪力,则在触及寂灭暗流时,被迅速分解、湮灭,化为最本源的死寂粒子。
而那些被禁锢的怨灵,在心灯光辉的温暖照耀与归墟之力的包容下,狰狞的面容渐渐平和,疯狂的嘶吼化为解脱的叹息,它们残存的意识被小心地剥离出来,化作点点纯净的魂光。
甚至连河水中淤积的阴煞地气,也被洪炉之力梳理、提炼,去芜存菁。
整个净化过程,宏大而精细,充满了某种天道循环、再造乾坤的玄妙意蕴。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佛光普照的净化,只有一种无声无息、却又无可阻挡的“回归”与“重塑”。
乌长老在下方看得心神摇曳,几乎要顶礼膜拜。他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手段,这已非人力,近乎于道!
河岸两旁,一些胆大窥探的百姓和隐藏的749局成员,也看到了这终生难忘的一幕:那位凌空而立的身影,仿佛执掌造化之主,将那污秽不堪的金水河,如同处理一团杂乱无章的线团般,有条不紊地抽丝剥茧,还原其本来面目!
河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澈,腥臭之气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雨后初霁般的清新。枯萎的柳树重新抽出嫩芽,石栏上的苔藓褪去,露出原本的青石色泽。
然而,吴道的心思,却并未完全沉浸在这净化河流的伟力之中。
当无数被净化、剥离出来的纯净魂光如同星河般在归墟洪炉内盘旋时,当那心灯光辉温暖地照耀着这一切时,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到近乎逆天的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骤然在他心中亮起!
这些魂光……这些被净化的、最本源的生命灵性……这归墟洪炉包容一切、演化万物的特性……还有,那盏与他性命交修、源自三藤本源的太初心灯!
既然归墟可纳万法,可演万物,那么……是否可凭借此力,结合这些纯净的魂光与生命灵性,以此间磅礴生机为引,以他自身归墟道境为基,重新为三藤……塑造莲魂?!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
他立刻分出一缕心神,沉入自身内景天地,与那座真实的归墟洪炉沟通。同时,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外界洪炉投影中那些被净化提纯的、蕴含着众生生命灵性的纯净魂光,以及汴梁古城千年积累的、此刻因河流净化而重新焕发的磅礴生机,通过一种玄之又玄的渠道,缓缓引入自身内景。
内景天地中,归墟洪炉感受到了这股外来的、纯净而庞大的力量,发出了欢快的嗡鸣。炉火(心灯)主动迎上,将这股力量接引、包裹。
吴道的意识高度集中,归墟之瞳在内景中显化,死死锁定那簇心灯炉火的核心——那一点属于崔三藤的、微弱却坚韧的真灵心光。
“归墟造化,一念生灭!”
“以众生灵性为源,以此界生机为柴,以吾之道境为炉……”
“太初心灯,照见真如,引灵归位!”
“莲华圣魂,重塑——!”
他以内景洪炉为工坊,以自身对崔三藤莲魂本质的深刻理解(源于心灯交融与前世记忆回溯)为蓝图,以那点真灵心光为核心种子,开始疯狂地调动归墟洪炉的力量!
磅礴的众生灵性魂光被炉火炼化,如同最细腻的丝线,遵循着那玄奥的蓝图,开始小心翼翼地缠绕、编织那点真灵心光!
汴梁古城汇聚的磅礴生机被引入,化作滋养的甘霖,融入那正在成型的魂体结构!
太初定义之力确保着塑造过程不出偏差,寂灭之力则随时剔除任何可能产生的杂质与不谐!
而归墟意蕴本身,则作为最终的承载与稳固,使得这新生的莲魂,从根本上便带上了与吴道同源、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越以往净世莲华的底蕴!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对心神的消耗巨大无比。吴道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周身气息都出现了细微的波动。外界的金水河净化进程也因此稍稍放缓。
乌长老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看向吴道的目光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但他不敢出声打扰,只能全力护法,警惕四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内景洪炉之中,那点真灵心光在无数灵性魂光与磅礴生机的滋养、编织下,逐渐壮大、明亮起来。先是化作一个朦胧的、散发着温暖白光的光团,继而光团拉伸、变形,缓缓勾勒出一株莲花的花苞雏形!花苞洁白无瑕,瓣瓣清晰,虽然还显得有些虚幻,但其中蕴含的灵性、那种与吴道性命交修的紧密联系,以及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包容的净化意蕴,已然复苏!
成了!
吴道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喜悦。他不敢有丝毫松懈,继续引导力量,温养、稳固这新生的莲魂。
终于,当外界的金水河彻底变得清澈见底,最后一丝怨气消散,河中甚至有鱼儿重新跃出水面时,吴道内景天地中,那株新生的莲魂花苞,轻轻一颤,仿佛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瓣瓣莲花,悠然绽放!
十二品莲台,重现于世!
但与以往纯净无暇的白色不同,这新生的十二品莲台,呈现出一种温润如玉的混沌色泽,莲瓣之上,隐约有细微的、与吴道归墟洪炉同源的混沌光点流转,中心莲台处,那盏太初心灯的投影清晰可见,与吴道眉心的印记交相辉映!其散发出的意蕴,既有净世莲华涤荡一切污秽的圣洁,又多了一份归墟之道包容万物、演化生灭的浩瀚!
与此同时,乌勒衮秘境中,那座由藤蔓与鲜花编织的花榻上,崔三藤一直沉寂的身躯,猛地绽放出温和而磅礴的混沌色莲华清辉!她眉心的那点心光骤然亮起,与吴道眉心印记产生强烈共鸣!
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颤动,下一刻,她缓缓地、带着一丝初醒的迷茫,睁开了双眼。
眸中清光流转,深邃而明亮,仿佛映照着混沌初开与万物生灭。她感受到了体内那前所未有的、磅礴而充满生机的力量,感受到了与吴道之间那更加紧密、近乎一体的灵魂联系,也瞬间明悟了自己“复活”的前因后果。
她抬起头,目光穿透虚空,精准地落在了正在金水河上空、缓缓收敛气息的吴道身上。
四目相对,跨越了生死,超越了轮回。
无需言语,无尽的思念、庆幸、爱与默契,尽在这一眼之中。
吴道身形一动,已从空中落下,来到她的面前,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三藤,欢迎回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失而复得的珍重。
崔三藤展颜一笑,刹那间,仿佛整个秘境的光华都汇聚于她一身,混沌莲华清辉流淌,美得不可方物。
“道哥,辛苦你了。”她轻声回应,反手与他十指相扣,“这一世,我们不会再分开了。”
归墟造化,逆死转生。莲魂重聚,道侣同心。
笼罩在两人头顶的死亡阴影就此散去,以更加圆满、更加强大的姿态,他们将继续并肩,直面那即将到来的、更加汹涌的暗流。
(第二百九十章 归墟造化塑莲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