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八、没有家的人
机要室谁会是主任呢?机要室主任不可能一直空置,显然上峰是早有预案。
要么彭北秋上一步,要么就是黄天,而后一种可能显然大的多。否则,当初为什么不直接任命彭北秋为主任呢?何况在上层中,唐副书记排在第三,说话的份量显然没有新人重。官场升迁,并不仅仅看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你后面的人。
一些人看彭北秋的眼神都没有从前那么恭谨了,连张红往黄天办公室的次数都比到彭北秋办公室的次数多了起来。
毛主任还是和从前一样笑眯眯地,一样悄悄给他送礼。礼物不重,却是一种不离不弃的姿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新的警务科科长已经上任,是从戴老板身边的警卫中提拔的,两人之间绝口不提张炎的事,仿佛这件事根本没有发生。
李队长看彭北秋的眼神却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对黄天不冷不热,暗藏敌意的,是米秘书。因为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他与黄天的军衔相近,地位相近,对他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
“北秋,委屈你了,跟了我这样一个不成气的上司啊。”
唐副书记说。
“这点事算什么?一点小小的挫折而已,甚至连挫折都谈不上。”
彭北秋淡淡地说,他的书法极佳,唐副书记也是同好,这也是他能成为其秘书的原因之一。
他陪唐副书记写字,两人这段时间经常写苏东坡的诗词,唐副书记用正楷写:“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当书写道写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不由轻轻叹息。
彭北秋则用行书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行书写到“一蓑烟雨任平生。”
最后用行草一挥而就“也无风雨也无晴。”
唐副书记一边欣赏他的字,一边叹息:“北秋,你的境界比我高啊。”
“不敢,不敢,书记是有更多的期盼啊。”
彭北秋改口称呼书记的时候,一时也觉有些不习惯,两人相视而笑。
唐副书记感慨地说:“北秋,希望有一天,我真的放下了所有,我们一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会的。”彭北秋说:“会有那一天的。”他说:“我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
国民党一向重军事,轻党建。
副书记这个位置就一摆设,实权少了许多。
彭北秋有了更多的时间陪家人,文莉总显得有些生疏,怯怯的让人怜惜,有时一个人怔怔的发呆,彭北秋没有在意,以为是过去离多聚少缘故,渐渐就好了。
他也经常往返金陵、魔都之间,为唐副书记打理生意,唐副书记的原配沈培主要做的是茶叶生意,彭北秋很快上手,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沈培的欢心。
沈培原名沈培培,她觉得不雅,自己改了,少了一字,引得众人称许。
她是复兴社、调查科上层人物夫人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极贪财,每次彭北秋给她带来金条、银票,她都双眼发光、笑靥如花。
有几次她还直接指使彭北秋将一些家用开支,拿到复兴社报销,彭北秋照做了,当然要换个名目,唐副书记签字的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彭北秋不解释,唐副书记也不问,签字签得很麻利。
彭北秋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暗中跟踪刘馥宅,却发现这个人没有家庭,独身,生活单调,与众人不同的是,他的办公室一直大门紧闭,让人弄不清他到底在没在办公室。
他唯一的兴趣,就是躲在角落,一遍又一遍地看各地上报的情报,分析、计算,然后用电话下达一个又一个的命令,至于他住那里,彭北秋跟踪了几次,都没弄明白他住那里,据一位跟了他多年的特工说,至今都不知道,他的家在那里。
也许,他根本没有家。
家,对某种人来说,是累赘。
彭北秋越跟踪越感觉毛骨悚然,因为,对一个没有家的人来说,才是最无情最可怕的。
这种人没有牵挂,做事就会没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