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论道大会落幕,凌云婉拒了各方势力的招揽,也未在繁华的中州久留。
他与琉璃仙子、苏妙告别,言明日后有缘再会,便独自一人,飘然离去。
他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随心而行,时而于凡尘闹市体悟众生百态,时而于名山大川感悟自然道韵,时而潜入深海探寻远古遗迹,时而登临九天采集星辰精华。
他的修为,在地仙后期巅峰沉淀得愈发深厚,内天地稳步扩张至七百里,内部规则愈发完善,甚至开始演化出简单的生态循环。混沌道种也更加凝实,与内天地的联系水乳交融。
这一日,他行至东海之滨,一座名为“观潮”的古城。
此城历史悠久,传闻在上古时期,曾有真仙于此望海悟道,飞升而去。城中有座“听潮崖”,是观览海景、聆听道音的绝佳之地。
凌云登上听潮崖,盘坐于一块被海浪冲刷得光滑如镜的巨石之上。前方是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波涛汹涌,潮起潮落,永不停息。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与磅礴的水元之力扑面而来。
他闭上双眼,神识融入这浩瀚汪洋之中,感受着那蕴含无限生机与毁灭的水之法则,体悟着潮汐引力与天地运转的玄妙。
不知不觉,三日过去。
这一日,正值月圆,大潮汹涌。
海面之上,忽然风起云涌,一道巨大的水龙卷连接海天,引动方圆万里的水元暴动!天空之中,雷云密布,电蛇狂舞,仿佛有天灾降临!
城中修士凡人皆被惊动,惶恐不安。
凌云却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水无常形,道无常势。潮汐涨落,乃天地呼吸……我这内天地,虽自成一界,却也应与外界大天地一般,有其自身的‘呼吸’与‘律动’!”
他福至心灵,立刻将心神沉入内天地。
以往,他构建内天地规则,多是借鉴外界大天地的框架,力求稳固、有序。但此刻,他观海悟道,明悟了“动静相宜,生生不息”的真谛。
他不再刻意维持内天地的绝对稳定,而是开始引导其内部的能量与法则,进行一种有规律的“潮汐”运动!地脉之力如海流般奔涌,星辰光辉如潮水般明灭,草木枯荣,风雨交替,皆遵循着某种更深层次的韵律!
起初,内天地因这种变化而微微震荡,但很快,便适应了这种新的运转模式。整个天地仿佛“活”了过来,充满了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范围虽然没有立刻扩张,但其底蕴与潜力,却得到了质的提升!
“原来如此……这才是内天地演化的正确方向!”凌云心中喜悦。此番悟道,对他未来冲击更高境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就在他沉浸在悟道喜悦中时,天际那狂暴的水龙卷与雷云之中,异变陡生!
一道璀璨无比的星光,仿佛自无尽遥远的星海深处射来,无视了狂暴的能量,精准地穿过水龙卷,落在了凌云身前!
星光收敛,化作一枚巴掌大小、非金非玉、表面流淌着星辉的令牌。令牌正面,刻着一个古老的“巡”字。
巡天令!
凌云目光一凝。巡天阁?他们竟然能找到这里?
他拿起令牌,神识探入。
一段信息流入心间:
“凌云小友,见令如晤。观测者活动近期愈发频繁,似有异动。星海之外,或有变故。若有意探寻此界真相,对抗宿命,可持此令,于三年之内,前往‘陨星海’坐标(附星图),寻‘希望方舟’。逾期不候。——巡天阁,星痕。”
信息简短,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观测者异动?星海之外变故?希望方舟?
凌云握着这枚冰冷的令牌,心潮起伏。巡天阁果然一直在关注着他,甚至可能知晓他与观察者的数次交锋。这枚令牌,既是一个邀请,也是一个考验。
陨星海,乃是此界已知最危险的星域之一,据说那里是上古大战的主战场之一,空间破碎,法则混乱,充斥着各种危险的星空巨兽与未知险地,便是天仙也不敢轻易深入。
而“希望方舟”,听名字便知非同小可。
去,还是不去?
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凌云便做出了决定。
去!
无论是为了探寻观察者的秘密,寻找对抗“裁决者”的方法,还是为了自身之道的更进一步,这陨星海,他都非去不可!
修行之路,本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安逸,只会消磨斗志。
他将巡天令收起,长身而起,望向那无垠的星海,眼中燃起炽烈的光芒。
中州之巅,并非终点。
他的舞台,在那更加浩瀚、更加危险的星辰大海!
“是该离开了。”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生养他的大地,身形一晃,化作一道混沌流光,冲天而起,冲破九天罡风,径直向着域外星空飞去!
没有惊动任何人,没有告别。
正如他悄然出现,名动天下。
如今,亦悄然离去,奔赴星海。
青衫谪仙的传说,在此界渐渐成为绝响。
但星海之间,属于凌云的故事,才刚刚掀开序幕。
等待他的,是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是关乎此界存亡的宿命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