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到了无数面镜子。不是实体,而是由纯净水元素和精神印记凝聚成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镜面”。这些镜面悬浮在这片蔚蓝的虚空之中,映照出光怪陆离的景象——有她童年时在青岚山蹒跚学步的稚嫩身影;有她第一次成功引动体内灵力时,师父眼中闪过的赞许;有梅黎拉着她在校园里奔跑欢笑的模样;也有镜湖之底,那个未来“自己”充满诱惑的低语;更有无数陌生的、仿佛属于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记忆碎片,如同浮光掠影般闪过……
这些映照,无比真实,带着强烈的情感冲击,试图将她的意识拉扯进去,迷失在这些或美好、或痛苦、或充满诱惑的“真实”片段之中。
花筝谨记师父的告诫,谨守灵台清明。涅盘道种缓缓旋转,散发出稳定而纯粹的光芒,如同定海神针,让她牢牢锚定在“现在”的自我。她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注视着这些流淌的镜像,体会着其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却不为其所动,清晰地认知到——这些都是“过去”,是“可能”,是“虚影”,唯有此刻持有碧波珠、经历涅盘的“花筝”,才是唯一的真实。
她的意识在这片镜像的河流中继续深入。不知过了多久,周围的景象再次变化。那些零碎的镜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面巨大无比、顶天立地的水镜,呈品字形矗立在这片意识空间的尽头。
第一面水镜,镜面波澜不惊,清晰地映照出她此刻盘膝而坐、手持碧波珠的身影,每一个细节,甚至体内涅盘道种旋转的韵律,都分毫不差。这是“现在之镜”,映照绝对的真实。
第二面水镜,镜面如同笼罩着迷雾,其中光影变幻,浮现出许多模糊不清的未来景象片段——有她与镜心宗强者激烈交锋的场面,有她站在一片陌生遗迹前的沉思,甚至还有一个背影,与她有几分相似,却散发着更加沧桑古老的气息……这些景象支离破碎,充满不确定性。这是“未来之镜”,映照无穷的可能性。
第三面水镜,镜面却并非映照外界,而是如同一个旋涡,内部深邃幽暗,仿佛连接着某个不可知的存在,隐隐散发出让花筝灵觉都感到战栗的气息。这是…“虚无之镜”?
就在花筝的意识聚焦在这三面巨镜之上时,一个平和、古老、仿佛由无数水声与回音共同构成的声音,直接在她意识核心响起:
“历经寂灭,方见真我。汝之道心,已有资格触及碧波核心。”
“此三镜,乃镜宗法则显化。明现在,可知己身;观未来,需承因果;探虚无…触及本源,亦直面归寂。”
“汝,欲从何镜开始,印证汝之‘真实’?”
这声音没有任何情绪,只是平静地陈述,却带着一种直指大道的威严。
花筝的意识凝聚成型,她“看”着那三面巨镜,心中明悟。这是碧波珠对她最后的考验,也是真正赋予她权限的契机。
她几乎没有犹豫,意识便投向了第一面“现在之镜”。镜中她的倒影仿佛活了过来,对她微微一笑,随即,一股精纯无比、与她涅盘灵力同源却又更加古老浩瀚的水镜之力,如同找到了宣泄口,汹涌地涌入她的体内,与她自身的灵力水乳交融,再无隔阂。她感觉到自己对碧波珠的基础功能——净化、稳定、映照现实——拥有了如臂指使的掌控力。
随后,她的意识转向第二面“未来之镜”。当她“触碰”到这面镜子的瞬间,大量杂乱无序、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画面碎片如同洪流般冲入她的意识!有梅黎被镜傀替换后空洞的眼神,有陆明烛重伤倒地的场景,有青岚山燃起烽火的景象,也有她自己站在光芒万丈之巅的背影……这些相互矛盾、真假难辨的未来信息,疯狂冲击着她的认知,试图在她道心上留下痕迹,甚至引导她走向某个特定的“未来”。
花筝闷哼一声,涅盘道种光芒大放,稳固心神。她不再被动接收,而是主动运转起《涅盘重生诀》中初步涉及的“照见真妄”的心法,以自身坚定的“现在”为基点,去审视这些“未来”。她看到那些悲惨的画面中,蕴含着镜心宗阴谋的痕迹;而那些光明的未来,则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代价。她明白了,这面镜子映照的并非注定,而是基于现有条件和无数变量推演出的“可能性之河”。窥探未来,需要承担知晓带来的因果,更需要有坚定不移、不被预言所惑的本心。
当她明悟这一点时,那未来信息的冲击力骤然减弱,变得有序起来。虽然依旧无法看清确切的未来,但她获得了一种模糊的、对重大事件走向和潜在危险的“预知灵觉”,以及对镜心宗某些阴谋更深的洞察力。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第三面,“虚无之镜”上。
仅仅是“看”着那深邃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旋涡,花筝就感到自己的意识仿佛要被吸进去,彻底湮灭。那里面蕴含的,是比“寂灭之意”更加本质的、“无”与“道”的层面。
“此镜,非汝现阶段所能触碰。”那古老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告诫。
花筝从善如流,立刻移开了意识。她知道,好奇心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是致命的。能够接触并初步理解“现在”与“未来”二镜的力量,已经是她目前的极限。
当她意识退出碧波珠的内部空间,回归本体时,感觉仿佛过去了漫长岁月,又好像只是一瞬。
她睁开眼,眸中仿佛有清澈的水光流转,倒映着房间内的景象,却又似乎能看透更多本质的东西。她手中的碧波珠,光芒内敛,却与她之间产生了一种血脉相连般的紧密联系。
“看来收获不小。”叶昭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眼神都不一样了,多了点…嗯,‘洞若观火’的味道。怎么样,跟那老珠子聊得还愉快?”
花筝轻轻吐出一口气,将碧波珠的种种玄妙,尤其是那三面法则之镜的考验,简要地向叶昭叙述了一遍。
叶昭听完,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现在之镜,未来之镜,虚无之镜…果然如此。碧波珠的核心,并非单纯的力量储存,而是接近于‘法则具现化’的宝物。你能通过前两镜的考验,意味着你不仅得到了它的认可,更初步获得了‘映照真实’与‘洞察可能性’的权能。这对我们接下来应对镜心宗的‘千面计划’,至关重要。”
她站起身,走到酒柜旁,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抿了一口,眼神锐利起来:“既然你已经初步掌握了碧波珠,那我们也不能再在这里干等着了。是时候,主动出击,去会一会那些藏在镜子后面的老鼠了。”
花筝心中一动,也站起身来。虽然精神力因为刚才的深入沟通而有些疲惫,但涅盘道种提供的充沛灵力和新获得的能力,让她充满了信心。
“师父,我们第一步去哪里?”
叶昭转过身,晃着酒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去找那个最可能被‘替换’,也最可能知道些内情的家伙——”
“你的好朋友,梅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