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市里的媒体果然如期而至。
江丹若剪了刘海,穿了一件最普通的浅蓝色衬衣,下面则是黑色棉布裤子,头发也入乡随俗地编成了两条麻花辫。
饶是如此,记者们依旧觉得,这位状元真是漂亮。
黑白镜头随便一拍,成片就堪比电影女演员的照片了。
采访的内容大多围绕在学习方面进行,询问她的自学方法,如何帮助同学等。
家境方面这样老生常谈的问题,反而没有人问。
这倒是让江丹若也不必费心去找说辞了。
第二天,滨城日报的头版就是江丹若的照片。
文章说巾帼不让须眉,往日里女生不擅长理科的论调应该被推翻。
今年的省状元,是一位十九岁女孩,却以四十分的差距与第二名的男生拉开碾压式差距。
并不是那男生不够强,他的分数在往年是必然能夺魁的。
怪只怪江丹若这位状元,实在优秀得过分。
不仅如此,在她的帮助下,母校滨洋二中,今年的上线人数比去年提升了两倍多。
整个学校考上普通大学的人数高达43人,重点大学人数,包括江丹若在内,也有19人,足足比一中的总人数多出三十人。
要知道,二中往年能考上普通大学的总人数也才不二十余人,重点大学一般都只有小猫两三只。
校领导说,这都多亏了江丹若对同学们的无私帮助。
被问及如何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女状元说,不仅要刻苦,还要讲方法。
其中详细介绍了女状元的学习秘籍,而且女状元也说了,方法不止一种,关键是适合自己,以及在学习时要进入一种忘物忘我的心流状态……
报纸很快被送到了滨城的千家万户。
许许多多女高中生备受鼓舞,再也不相信老师家长们说的,自己是女生就学不好数理化。
看完报纸后,当场就拿出书本勤学苦练,废寝忘食,誓要达到江丹若所说的忘物忘我的心流状态。
男生们则很受刺激,尤其是学霸们。
发誓来年一定要抢回属于男生们的理科状元,还要到燕京大学亲眼目睹这位美丽学姐的风采。
还有些人,仅凭一张照片一篇文章,就将江丹若列为梦中情人,把报纸剪下来夹在书里反复看。
学生们普遍单纯,也就是看看想想。
社会上好些颇有背景的单身男青年们,则是蠢蠢欲动。
刚看到那照片的时候,他们甚至以为这是哪位电影女演员。
仔细一看文章,才发现这竟然是今年的省状元。
年轻聪慧的女学生,又是如此柔弱美丽,就算家里条件差一些,娶进家里也是件很长脸的事。
家长们一定会满意,他们自己也喜欢,这是多么完美的结婚对象啊。
当即就有人找关系打电话去报社和电视台,打探这位新晋女状元的家庭住址。
打算在这剩下的大半个月时间里对她展开猛烈追求,最好在她去学校之前就把结婚证给领了。
毕竟,新闻报道通篇都是些学习和高考相关的事情,完全没有提及女状元的家庭情况。
只能依稀从照片上看出,她身后的背景是一间瓦房。
想来家庭条件是很一般的。
然而,打电话得到的结果却是:
保密。
上级单位说了,对于这位省状元的私人信息要全部保密。
敏感些的人自然意识到这位省状元身上的不同寻常之处。
也有不信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去找滨洋二中的学生打探。
然后得知,报纸上的照片不及江丹若本人一半的美貌。
但她是有对象的。
对象高大又英俊,背景还很强,江丹若每次都是被小汽车送来学校的。
至此,绝大部分单身男青年都只能遗憾放弃。
毕竟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家里的家长也没到可以单独配小汽车的地位,更别提他们自己了。
根本抢不过。
但也有家庭背景很强,猎艳心思也很强的二流子,直接找到了江丹若二叔家里,试图骚扰江丹若。
没多久就被两个见义勇为的陌生男青年打一顿拖走了。
回去又被家长打了一顿,警告他别去碰惹不起的人。
省报和电台同样也对江丹若极其母校进行了采访。
短短几天时间,江丹若在整个x省都变得家喻户晓。
对于不认识她的人们来说,大多数只当是一道美丽的传奇,看过,议论过,留下一些印象也就过了。
但对于认识她的那些人来说,就是一次极大的冲击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军区家属院了。
每家每户都有单位订的报纸送上门。
看到照片上那个熟悉的美丽身影,所有人都震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之前江丹若每周只星期六回来,待一天就走,大家还以为是陆承钧给她安排了个学校的工作。
谁能想到,她竟然是去读书的。
不仅读书,还考了个省状元。
军区家属院十多二十年,也没谁家的孩子有这么大的本事啊。
别说省状元了,连区状元也没谁能考出来一个。
军属们奔走相告,好几天都有人聚在一起讨论这个消息。
“小江同志这小女娃也太有能耐了!报纸上都说她巾帼不让须眉呢!”
“不论家庭背景,单论个人能力,她其实还是配得上咱们陆参谋长的。”
“人家可是省状元,就算不靠陆参谋长家里,以后出来也是前途无量的!”
“小江同志真是我们妇女的楷模,看起来娇娇弱弱的,但人家自立自强,靠脑子也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坦途!”
“据说上面要调新的参谋长来,也不知道陆参谋长如今伤势恢复得如何,小江同志现在又去哪里了。”
看到各种报纸连续不断对江丹若的溢美之词的报道,家属院里的众人,哪怕就是原本对她很有意见的刘大娘等人,也再说不出江丹若半个不好来。
说起她,都是赞叹,敬佩,以及怀念。
也有不少人此时想起江丹若教孩子有一手,悔得直拍大腿。
“难怪周启书那个皮猴儿成绩进步那么快,周启卷也一直是班上第一名,原来是小江同志教出来的!”
“可惜小江同志搬走了,不然咱们高低厚着脸皮把家里的小子丫头送去让小江同志帮着补补课,沾沾文曲星的文气,以后多少也考个大学啊!”
“是啊,亏大了!报纸上说她给学校同学补课,让他们学校都多考了好多个大学生呢!”
镇上的一间简陋瓦房里,林芳芳拿着从嫂子那里拿回来的报纸,看着上面笑意温柔却美丽无双的女孩情绪翻涌。
狭窄的房屋收拾得很干净很整齐。
但光线差,地上又是泥地,临海气候也潮湿,再加上堆在床上的纸盒子,整个屋子怎么看都充满了脏乱寒酸的气息。
自从得知她不能再在陆参谋长身边做保姆,丈夫赵栋梁对她的态度,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
从前的温柔体贴再无踪影,不仅拿走了江丹若给她的工钱,还勒令她尽快找到工作。
她一没学历二没背景,如今工作又难找,她哪里有什么工作。
最终还是听江丹若的,去找了袁野,对方才给了她一个在家糊纸盒的计件工作,一分钱一个,天天累的半死,也只能勉强吃饱。
而且这活儿还不是每天都有的。
袁野手下有不少女工,他也不能只顾着她一个。
与之相比,江丹若每个月给她三十五块,大多数时候都只需要给两个孩子做两顿饭,洗洗衣服,她还可以兼顾家里,有事随时都可以离开,简直轻松到像做梦。
军区大院里,没有任何人会对保姆如此大方宽容。
之前嫂子她们都说小江同志对她真好,她其实没怎么听进去。
如今,要靠自己讨生活了,才知道那份工作有多难得。
看到报纸上说,江丹若给学校同学补习,让学校多了很多人考上了本科大学,林芳芳的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
江丹若曾经也劝过她的,陆家的保姆工作只有一年,让她要为以后早做打算。
如果想考大学,她可以给她复习资料。
她当时信誓旦旦说,就算没有这份工作,她有存款,还有赵栋梁养她,以后相夫教子也依然能过得很好。
如今的现实,却是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
她心中涌起无尽的悔意,以及再也压抑不住的怨气。
赵栋梁真的是因为江丹若才娶她的。
她忍不住想,如果她当时不那么早结婚,跟江丹若一起去上高中,在她的辅导下,再怎么也能考个大专吧。
有大专生的身份,将来出来就能分配工作。
赵栋梁怎么也不敢像如今这样轻视她。
江丹若她明明那么聪明,也早早就看清了赵栋梁的真面目,为什么不肯多劝她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