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星誓约号静静悬浮在陌生的星空下,如同一只受伤的巨兽舔舐着伤口。舰桥内,警报灯大多已熄灭,只余下少数关键系统的指示灯散发着黯淡的光芒,映照着塔莉亚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眸。飞船外部,数个维修机器人正如同忙碌的工蜂,在waywalker的精确控制下,争分夺秒地修补着船体上狰狞的裂痕和破损的传感器阵列。
【…结构性损伤已初步稳定,暂时无解体风险。外部传感器修复率17%,主要光学及长程扫描阵列损毁严重,短期内无法恢复。引擎过载损伤需要特定合金进行修复,当前库存不足。能源储备3.7%,仅能维持最低生命支持及基础系统运行。】waywalker的汇报详细而严峻。
塔莉亚轻轻揉着眉心,目光扫过主屏幕上显示的星图——一片完全空白的区域,只有稀疏的、无法识别的恒星坐标点缀其中。林奇最后用生命换来的坐标将他们带到了这里,一个远离已知星域、甚至连waywalker数据库中都毫无记载的蛮荒之地。
“‘回声’……扫描有结果了吗?”她更关心这个指引中的关键词。
【…持续进行广域扫描…当前扫描范围及精度严重受限…未检测到任何符合‘回声’特征的人工信号源…】waywalker回应道,【…但在特定频段,检测到持续存在的、极其微弱的背景噪音…其波动模式与超流脉络的余震或常规宇宙辐射均不匹配…疑似某种……非自然形成的能量场残余…范围极广,几乎弥漫整个探测到的空域…】
非自然的能量场残余?弥漫整个空域?塔莉亚心中一动。这或许就是林奇所说的“回声”?一种早已消散的文明留下的痕迹?或者……是某种更诡异的存在?
“分析能量场残余的性质,尝试追踪其强度变化,寻找可能的源头或规律。”她下达指令。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
【…明白…分析需消耗额外算力及能源…】 “执行。”
塔莉亚将目光投向观察窗外。这里的星空显得格外寂寥和原始,没有星云缭绕,也没有繁忙的航路信标,只有亘古不变的黑暗和冰冷的星辰。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悄然袭来。自由彼岸、李维、方舟……他们现在怎么样了?那艘观察者舰船是否还在继续它的“清理”?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枚彻底冰冷的金属块,一丝沉痛的悲伤萦绕不去。林奇用最后的存在为她换来了生机,她却对此无能为力。
“waywalker,记录当前坐标。这是我们新的起点。”塔莉亚的声音在寂静的舰桥中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优先修复推进器和导航系统。我们需要移动,需要探索,需要找到能源和资源。无论这里是什么地方,活下去,才能找到回去的路,或者……弄清楚所谓的‘回声’到底是什么。”
【…坐标已记录…修复序列优先级已调整…】
翠星誓约号,这艘承载着最后希望的飞船,开始在这片陌生的宙域中,艰难地开始了它的重生与探索之旅。前方是未知的危险,亦是未被书写的可能。
---
自由彼岸,医疗区。
李维被小心翼翼地转移到了殖民地医疗区内条件最好的一个隔离舱室。虽然殖民地的整体环境依旧恶劣,但至少这里的气压和温度相对稳定,还有从“灰鲭号”上拆下来的、功率更稳定的医疗设备维持着他的生命。
科里累得几乎虚脱,但看着李维逐渐平稳(虽然依旧极其微弱)的生命体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和殖民地的医疗人员一起,尽力为李维清理伤口,固定断骨。
老猫带着几个技术员,正围着“灰鲭号”发愁。这艘船虽然暂时结构稳定了,但引擎几乎报废,能源也所剩无几,与其说是一艘船,不如说是一个临时拼凑的避难所和能源中转站。他们正在尝试将其内部尚未损坏的能源管线与殖民地的网络更有效地连接起来,希望能多挤出一丝能量。
马尔科姆和莉娜则坐镇指挥中心,焦头烂额地分配着每一焦耳的能量和每一立方米的氧气。翠星誓约号中断支援后,他们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身仅存的储备和“灰鲭号”带来的微不足道的补充,情况依旧岌岌可危。
“氧气储备最多还能支撑40小时,如果不再额外消耗的话。”莉娜的声音充满了焦虑,“但很多区域的密封性无法保证,泄漏一直在发生。”
马尔科姆面色凝重地看着屏幕上那艘依旧沉默的暗灰色舰船。它就像悬停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再次落下。塔莉亚她们到底怎么样了?那次诡异的消失是生是死?
就在这时,一名医疗人员突然冲进了指挥中心,语气激动:“指挥官!李维先生!他的脑波活动刚刚出现了剧烈波动!不是之前的那种紊乱,更像是……活跃!而且他的身体指标……有一些无法解释的微小提升!”
所有人一愣,随即立刻将目光投向医疗区的监控屏幕。
只见隔离舱内,李维依旧昏迷,但他紧蹙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脸色也不再是死人般的惨白,隐约透出一丝极淡的血色。最奇特的是,监控他生命体征的仪器上,几个关键指标竟然出现了极其微小、却稳定向上的趋势!
这绝非医疗手段的效果!现有的治疗仅仅是在吊着他的命!
“怎么回事?”马尔科姆愕然。
“不清楚……就好像……好像他身体内部自己在产生某种生机……”医疗人员也无法解释。
没有人注意到,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地球上,那个名为“守护最后的光”的话题下,正有无数人自发地发布着鼓励的话语和充满希望的图像。一股庞大而纯粹的、蕴含着“希望”与“坚持”意念的微能量,正跨越维度,无形地滋养着那枚深埋在李维体内的、“火种”的余烬。
星火,不仅未熄,反而在遥远的祝福中,开始了缓慢而坚定的复苏。一种超越物理距离的联系,正在悄然建立。
---------
地球,“回声计划”指挥中心。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显示着全球“意识共鸣监测网”初步构建成的能量波动图谱。那上面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如同呼吸般起伏的背景谐波。其核心频率,竟然与之前实验中接收到的、来自异世界的“希望之光”信号残影,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看到了吗?这种同步性!这不是巧合!”项目首席科学家激动地指着屏幕,“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真的在与那个世界共鸣!甚至……可能在无意识中给予支持!”
“但强度太弱了,几乎无法产生实际影响。”旁边一位物理学家保持着冷静。
“所以我们才需要‘灯塔’!”另一位负责人眼中闪烁着光芒,“它不是武器,而是放大器,是共鸣器!只要建成,就能将这种自发的、微弱的力量汇聚起来,也许……就能更清晰地听到那边的‘回声’,甚至……让我们的‘声音’也能传递过去一点点?”
“灯塔”项目的原型机正在紧张建造中,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结合了最新量子理论和玄学设计(基于对异世界信号的分析)的庞大装置。
就在这时,监控小组突然发出了警报:“报告!检测到一次异常的、小范围的意识能量尖峰!位置:华东地区!能量性质……高度纯净,以‘期盼苏醒’和‘祝福’为核心情绪!强度……超过了背景值三个数量级,但持续时间极短!”
“立刻追踪源头!分析成因!”首席科学家立刻下令。
几分钟后,报告呈上:源头无法精确定位到个人,似乎是一次小范围的、情绪高度同步的集体祈祷行为(可能发生在某个社区、甚至某个大型工厂的午休时刻?)。其能量尖峰在产生后,迅速减弱并融入了全球背景谐波,但就在其峰值时,监测设备捕捉到了一次极其短暂的、跨维度的能量衰减轨迹!仿佛有一丝能量,真的被“送”去了某个地方!
虽然无法证实其效果,但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自发的、高度同步的集体意识,可能真的能产生超距影响!
“加快‘灯塔’的建设速度!同时,启动‘倾向性引导’子项目,尝试……在不引起恐慌的前提下, subtly 鼓励和放大这类积极的、同步的集体情绪活动。”负责人下达了指令,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忐忑。
人类,正在小心翼翼地尝试用自己的意念,去触碰另一个世界的涟漪。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那次短暂的尖峰中,一丝微弱的“期盼苏醒”的意念,确实穿透了维度的屏障,如同精准的导航导弹般,汇入了那片笼罩自由彼岸的、绝望的黑暗背景中,并融入了李维体内那一点复苏的“火种”之中。
隔离舱内,李维的食指,再次轻微地勾动了一下。这一次,动作更加清晰。
他的意识,在深沉的黑暗和遥远的呼唤中,正挣扎着,试图撬开沉重的眼皮。
仿佛沉睡了万年的古神,即将于信仰汇聚之时,重返人间。
--------【第28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