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未散,樊星阁总部已进入高速运转状态。昨夜会议达成的共识如一道指令般迅速下发,一张张地图被重新标注,一个个名字被列入外派候选名单。
陆轩坐在办公桌前,身体微微前倾,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人员名单,不时用笔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神情严肃而认真。
“不是去打工,而是去种根。”他低声说道,语气坚定。
林娜站在一旁,手中抱着几份文件,听到这句话后微微点头。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业务拓展,更是一次真正的身份跃迁——从一个国内势力走向国际舞台的第一步。
“德国那边我已经开始梳理人脉网络。”她轻声开口,“目前能联系上的有三人,都在法兰克福和柏林。”
陆轩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中透着冷静与笃定:“让他们先过去,建立初步联络点。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来认识我们,要主动走进他们的圈子。”
林娜应了一声,转身离开办公室,脚步轻快而坚定。
陆轩站起身,走到窗边。清晨的阳光洒进室内,映照在他笔挺的西装上,折射出一丝金属般的光泽。他望着窗外那片熟悉的城市,心中却已飞越千山万水,抵达了那个陌生却充满机遇的大陆。
他知道,这一战,没有退路。
林娜回到自己的办公区,打开电脑,开始整理德国市场的企业资料。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不断跳出新的信息窗口。
就在翻查德国企业并购历史时,她忽然注意到一份旧报告。报告里提到,施耐德集团曾试图收购卡尔旗下某子公司未果,双方因此结下梁子。
她皱了皱眉,将这份报告另存为副本,并附上备注:“潜在合作对象?”
这个念头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很快就被她记在心里。她知道,有时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正准备继续筛选其他可能的合作目标,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马亮发来的信息:
“最新情报:施耐德集团近期频繁调整战略动向,似乎在寻求外部合作伙伴。建议关注其高层变动。”
林娜看完后,嘴角微扬。
她立刻将这条信息转发给了陆轩,并附上一句简短的话:
“也许,我们可以换个方式切入。”
几分钟后,陆轩回复了一个字:“好。”
与此同时,陆轩召集了几名核心成员,在会议室中进行了一场高效而简洁的部署会议。
“德国是我们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他站在投影幕布前,指着欧洲地图上的一处标记,“这里,法兰克福,是我们第一个落脚点。”
众人纷纷点头,神情专注。
“我们会派出第一批人员先行入驻,负责搭建临时联络点。”陆轩继续道,“他们不仅要处理初期事务,还要为我们后续的大规模进驻铺平道路。”
赵宇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提出问题:“如果对方对我们持观望态度呢?”
“那就让他们看到我们的诚意。”陆轩语气平静,“不是靠妥协,而是靠价值。”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我们要做的,是让对方意识到,少了我们,他们在某些关键环节就会陷入被动。”
张涛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所以这次不是试探,而是扎根。”
“没错。”陆轩嘴角微微扬起,“我们要成为他们绕不开的存在。”
会议结束时,已是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会议桌上,光影交错间,仿佛连时间也变得清晰起来。
林娜再次回到办公区,开始着手组建临时驻德小组。
她联系了几位曾在德国留学、目前仍在樊星阁任职的成员,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项任务。
其中一人名叫周凯,曾在慕尼黑大学攻读经济管理硕士,毕业后回国加入樊星阁,如今已是内部较为资深的商业分析员。
他在电话中听完林娜的说明后,沉默了几秒,然后回答道:
“我去。”
声音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林娜笑了笑:“辛苦了。”
“谈不上辛苦。”周凯的声音带着几分兴奋,“能在国外开疆拓土,这可比在国内开会有意思多了。”
挂断电话后,林娜又联系了几人,陆续得到了肯定答复。
她将这些名字整理成一份初步名单,递交给陆轩。
“第一批人选已经确定。”她说,“他们会尽快出发。”
陆轩接过名单,看了一遍,点了点头:“很好。”
他抬头看向林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做得很好。”
林娜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夜色渐深,总部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陆轩独自坐在办公室内,手中握着一杯温热的咖啡。他的目光穿过玻璃窗,落在远处那片沉静的城市天际线上。
陆轩清楚,海外之路艰难,但强者总是在挑战中变强。“我们不求争第一,但一定要赢得尊重。”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林娜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情报报告。
“马亮刚传来的。”她将文件放在桌上,“施耐德集团最近确实有动作,他们的cEo正在接触几家亚洲公司。”
陆轩翻开文件,目光落在其中一行字上:
“……若能引入具备技术整合能力及本地化经验的合作伙伴,或将成为其打破僵局的关键。”
他合上文件,嘴角微微扬起。
“看来,时机到了。”
他站起身,拿起外套,对林娜说道:
“准备一下,我们按原计划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