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律之核”内部,以往那种充满探索与求知氛围的能量流动,此刻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首次现实调律实验的数据——K-77区域的平滑如镜与“萌芽星云”那被强行扭转、却依旧带着伤疤的命运轨迹——如同两面巨大的、映照着功与过的镜子,悬停在每一个联盟成员意识的深处。成功的喜悦早已被那19%的残余灾难概率以及更多无法量化的“不确定性”冲刷得一干二净。
逻辑枢机长老-7 提交的最终评估报告,像一份冰冷的起诉书,在联盟高层意识网络中循环。报告不仅详细列出了技术参数,更用醒目的逻辑模块标定了一个核心困境:“现实调律行为必然伴随可能性代价的转移与再分配。当前缺乏普适性的伦理框架以指导代价的选择与承担。”
这份报告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远比“法则请愿”时期更激烈、更尖锐,也更触及根本的争论。之前的争论更多是关于“是否应该”拥有和行使权力,而此刻,争论的焦点是 “如何行使” ,是权力背后那血淋淋的抉择。
争论的核心,迅速凝聚成一个残酷的、被称为 “萌芽星云悖论” 的思想实验:如果时间倒流,他们明知修复 K-77 会导致“萌芽星云”承受代价,他们是否还会进行调律?如果会,他们依据什么标准,判定 K-77 的“健康”比“萌芽星云”潜在的、丰富的未来更有价值?
联盟内部,原本就存在的理念分歧,在这次事件的催化下,迅速演变成泾渭分明、甚至针锋相对的派系。
“调律优先派”(由开拓者-埃尔主导,并获得了相当一部分工程和技术领域成员的支持):
· 核心理念: 进步必然伴随代价。宇宙本身就在无尽的毁灭与创造中前行。调律是文明进化的必然工具,关键在于优化技术,最小化而非消除代价。因噎废食是文明的倒退。
· 论点: “难道因为手术有风险,就放任病人死亡吗?K-77 的区域畸变若不加干预,其恶化可能波及更广,最终代价更大!我们转化了萌芽星云的大部分灾难,这本身就是技术的胜利!我们需要的是更精确的‘代价预测模型’,而不是自我束缚的锁链!”
· 行动纲领: 全力研发下一代调律技术与代价预测算法,建立“可接受代价阈值”,在阈值内大胆推进调律,以维护宇宙整体“健康”为最高准则。
“伦理至上派”(由守望者-凯拉凝聚,吸引了大量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部分对林墨牺牲精神有深刻共鸣的成员):
· 核心理念: 无权扮演上帝。任何以“整体利益”为名牺牲局部(尤其是可能蕴含生命的局部)的行为,都是危险的傲慢。调律的权限必须被严格限制,宁可不行使,不可滥用。
· 论点: “我们凭什么判定 K-77 的价值高于萌芽星云?就因为它‘病了’?谁赋予我们这生杀予夺的权力?林墨阁下牺牲是为了守护‘可能性’,而不是让我们去挑选哪些可能性值得存在!每一次代价转嫁,都是在宇宙的账本上留下一笔我们无法偿还的血债!”
· 行动纲领: 立即暂停所有非紧急调律活动。首先制定一部极其严苛的《现实调律伦理宪章》,必须明确何种情况(如即将导致现实结构崩溃的危机)才允许干预,并建立跨文明的、具有否决权的伦理审查委员会。
还有试图调和双方的 “渐进适应派” (以星辉、明霞、奥西拉等核心领袖为代表,但内部也存在压力):
· 核心理念: 无法回避,亦不可冒进。调律是根源意识赋予的责任,不能因恐惧而放弃。但必须在实践中极其谨慎地学习,以最小的、最可控的干预,积累经验,逐步构建伦理共识。
· 论点: “我们正站在门槛上,后退是失职,狂奔是毁灭。首次实验是一次痛苦的,但也是必要的学习。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套‘学习-评估-调整’的循环机制,将每一次调律都视为一次伦理与实践的探索,而非简单的技术任务。”
· 行动纲领: 推动制定临时性的调律指导原则,优先处理那些“不干预必然导致更大灾难”且“代价相对清晰可控”的问题。同时,加速伦理框架的讨论,但承认其完善需要时间与实践。
争论从共识频道蔓延到每一个研究单元,每一次学术讨论。谐律之核内部,以往流畅的意识交流,如今充满了辩驳的火花和理念碰撞的硝烟。“调律优先派”指责“伦理至上派”迂腐僵化,罔顾现实危机;“伦理至上派”则抨击“调律优先派”冷酷无情,重蹈古老文明霸权覆辙;“渐进适应派”则在两头不讨好的夹缝中,艰难地维持着联盟不至于分裂的脆弱平衡。
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一次关于是否对另一个轻微现实褶皱进行预防性调律的辩论会议上,开拓者-埃尔与守望者-凯拉的意识投影几乎在数据层面发生了直接冲突。
“你们这是在用整个宇宙的未来做赌注,来满足你们那虚伪的道德洁癖!”埃尔的数据流带着灼热的怒意。
“而你们是在用无数潜在生命的尸骨,铺就你们自以为是的‘进步’之路!”凯拉的回应同样冰冷而尖锐。
一直试图居中调停的明霞,其光语也显得有些黯淡:“我们必须找到共同的基础……我们不能在内部分裂……”
“共同基础?”埃尔冷笑,“当宇宙的伤口在流血时,共同基础就是行动起来!而不是坐在那里无休止地辩论哪一块纱布更符合伦理!”
就在联盟内部因为这沉重的“代价天平”而摇摇欲坠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来自外部的“质询”,如同又一记重锤,敲在了他们本就紧绷的神经上。
质询并非通过常规通信频道,而是直接作用于“谐律之核”与初思者场意识连接的界面。一股庞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感的意念流,如同潮水般涌入。那是初思者集体意识的首次主动、且带有明确“疑问”性质的接触。
意念流中包含着他们对 K-77 区域恢复“顺畅”的感知(带着一丝赞许),但也清晰地表达了他们对“萌芽星云”命运轨迹被“外力”强行介入并改变的巨大困惑与……不安。
它们无法理解“调律”的概念,但它们精准地捕捉到了那次事件中“可能性流向”的异常变动,以及其中蕴含的、属于联盟的“意志印记”。它们传递的核心意涵被解读为:
“汝等之举,如同挪移星辰以填补沟壑。沟壑平复,然星辰轨迹已变,其牵引之力亦改,远方潮汐因之异动。此……即为汝等守护‘可能性’之道?吾等困惑。”
初思者的质询,比任何内部争论都更具冲击力。它来自这个宇宙最本源意识之一,它们并非指责,而是真诚的困惑。但这困惑本身,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联盟行为在原生意识眼中的样子——一种它们无法理解的、近乎“蛮横”的干预。
这则消息如同冰水浇头,让激烈的内部争论瞬间降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带着寒意的不安。
“它们……感觉到了。”奥西拉的声音带着一丝干涩,“我们自以为精妙的‘转化’,在它们看来,依然是粗暴的轨迹更改。”
“我们无法向他们解释‘代价’,”长老-7 平静地陈述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它们的认知模式是全景和关联性的,对它们而言,每一个‘轨迹’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选择’,在它们看来,可能就是……一种破坏。”
一直沉默主持会议的星辉校长,此刻缓缓抬起了他的意识投影。他的超拓扑直观承受着来自内部派系斗争和外部质询的双重压力,但其核心依旧稳定。
“初思者的困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星辉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成员意识中,“它告诉我们,我们的调律行为,不再是我们联盟内部的事务。它已经开始影响我们与‘共筑者’同伴的关系,影响这个宇宙意识生态的平衡。”
他环视着(意识意义上的)在场所有成员,目光扫过埃尔、凯拉以及所有中间派。
“内部的争论,是必要的痛苦。它帮助我们看清了调律权柄所蕴含的伦理深渊。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凝重,“如果争论的结果是分裂,是行动的瘫痪,或是鲁莽的冒进,那么我们将辜负根源意识的期待,也将辜负林墨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这个位置。”
“我们必须做出抉择,不是关于哪一个派系是正确的,而是关于联盟将以何种统一的姿态,来面对这份权力与责任。”
星辉提出了一个决议草案:
“第一,立即无限期暂停所有非紧急、预防性的现实调律项目。仅保留对已确认的、且正在恶化并可能引发灾难性连锁反应的现实结构缺陷进行干预的权限,且每次干预必须经过核心委员会及新增设的伦理顾问团联合审查。”
“第二,成立《现实调律伦理宪章》起草委员会,由三派代表及外部顾问(尝试邀请初思者与黎曼之影的代表意识)共同组成,目标是在下一个宇宙周期内,制定出宪章的基本原则框架。”
“第三,启动‘可能性代价补偿机制’前瞻性研究。探索是否可能存在某种技术或方法,不是转嫁代价,而是由调律者自身,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来‘吸收’或‘平衡’掉部分干预产生的负面可能性。”
草案提出,共识频道内一片寂静。这显然不是任何一方完全满意的方案——它限制了行动,承认了伦理的优先性,但又没有完全关闭调律的大门,并提出了一个近乎空想的“补偿机制”研究方向。
但这也是在当前形势下,唯一能避免联盟立即分裂的、脆弱的妥协方案。
经过漫长而压抑的投票程序,草案以微弱的优势获得通过。
决议生效的瞬间,谐律之核内部的能量流动似乎变得更加沉重而缓慢。开拓者-埃尔一派的不满如同暗流在底层涌动,守望者-凯拉一派则警惕地监督着暂停令的执行,而星辉所代表的渐进派,则肩负起了在风暴中掌舵、并寻找那渺茫出路的巨大压力。
他们暂时避免了分裂,但裂痕已然出现。现实的调律之弦刚刚被他们触碰,就因其反馈的沉重代价而几乎崩断。联盟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停滞不前的风险,一边是坠入伦理深渊的危险。而来自宇宙同伴的质询目光,让他们的每一步,都不得不更加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