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朱雀街,挂满了红灯笼,雪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淡淡的烟火气。桃记总店张灯结彩,门口摆着两盆从药膳园移栽的兰草,虽然是冬天,却依旧翠绿,门上贴着温书生写的春联:“桃香满庭迎贵客,药膳暖心庆丰年”,横批是 “余生共守”。
这是苏软桃和萧璟渊婚后的第一个除夕,也是桃记的 “年末答谢宴”,邀请了所有重要的人 —— 张阿婆专程从江南赶来,穿着软桃给她做的新棉袄;张老板、刘老板、李三带着家人;御厨张师傅、太医李院判;林阿妹、赵小莲、周虎等徒弟;还有洛阳分店的伙计,特意赶回来参加宴会。
软桃穿着浅红布裙,系着蓝布围裙,在厨房忙碌着,萧璟渊陪在她身边,帮她切菜、看火候,动作熟练了许多。灶台上摆满了药膳:“同心莲子羹”“锦绣桃花酥”“当归羊肉煲”“江南腌笃鲜”,都是软桃精心准备的,每一道都藏着祝福,藏着回忆。
“阿婆,您尝尝这个桃花酥,是我新做的,加了您从江南带来的桂花,” 软桃端着一盘桃花酥,走到张阿婆面前,“您看看,是不是和您以前做的一样香?”
张阿婆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甜糯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眼眶一下子红了:“像!太像了!软桃,你现在不仅把桃记做好了,还把江南的味道传得这么远,阿婆真为你开心,也为你娘开心。”
萧璟渊走到张阿婆身边,递上一杯桂花酒:“阿婆,谢谢您一直照顾软桃,以后我们会常回江南看您,陪您一起做桂花酥,一起煮当归羊肉汤。”
宴会过半,软桃站在前厅的台上,手里拿着话筒,笑着说:“谢谢大家来参加桃记的年末答谢宴,这一年,谢谢大家的支持 —— 没有张老板帮我做桌布,没有刘老板帮我找茶叶,没有李三帮我看铺子,没有徒弟们帮我打理分店,没有阿渊帮我协调,没有大家的光顾,就没有现在的桃记,也没有现在的我。”
她顿了顿,拿出一本新的《江南药膳集》,上面印着 “第三版” 的字样:“这是《江南药膳集》的第三版,加了‘学堂教学专用’的内容,明年开春,江南药膳学堂就正式开课了,希望能把娘的手艺传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喜欢江南药膳,喜欢江南的味道。”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张师傅笑着说:“苏姑娘,我肯定去学堂当讲师,帮你一起传扬药膳!” 李院判也点头:“我也去,帮你讲药膳养生,让更多人知道药膳的好处!”
软桃继续说:“还有一件事要告诉大家,明年三月,桃记的扬州分店就要开业了,由周虎负责,他在洛阳分店做得很好,我相信他能把扬州分店也做好,让江南的味道,传到更多地方。”
周虎激动地站起来,鞠躬道:“谢谢姑娘信任,我一定用心打理扬州分店,不辜负姑娘的期望,不辜负桃记的初心!”
宴会结束时,已经是深夜,雪又开始下了,落在红灯笼上,像撒了层碎钻。客人们陆续离开,张阿婆拉着软桃的手,小声说:“软桃,你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爱你的人,以后一定要好好的,阿婆等着抱你的孩子,等着看你把药膳学堂办得越来越好。”
软桃点点头,眼眶红了,看着张阿婆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萧璟渊走到她身边,轻轻抱住她:“别难过,以后我们会常回江南看阿婆,会把药膳学堂办好,会把扬州分店开好,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两人站在桃记门口,看着满街的红灯笼,看着飘落的雪花,看着桃记的招牌 ——“桃记小馆” 四个字在灯光下格外温暖。软桃靠在萧璟渊怀里,轻声说:“阿渊,有桃记,有你,有大家,就是最好的余生。”
萧璟渊轻吻她的额头,声音温柔却坚定:“余生很长,我们一起守着桃香,守着彼此,守着这份温暖,把江南的味道,把家的温情,永远传下去,永远不分开。”
雪花落在他们的肩上,像为他们披上了洁白的纱,桃记的香气飘满了朱雀街,飘进了每一个温暖的角落。这一晚,是第三卷的圆满收官,也是他们幸福生活的新开始 —— 往后余生,他们会一起守着桃记,守着药膳,守着彼此,在满庭桃香中,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把江南的味道,把爱的温情,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