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朱雀街,风里裹着细碎的寒意,却没吹散桃记小馆里的暖香。上午的客人不算多,苏软桃站在灶台边,看着小石头笨手笨脚地往砂锅里加当归,眼底带着几分耐心 —— 这是小石头第一次独立煮当归羊肉汤,从挑羊肉到焯水,她已经教了三遍,今天终于敢让他试着单独操作。
“姑娘,当归放这么多够吗?” 小石头攥着手里的当归片,声音带着点紧张,指尖微微发颤。他怕放少了没药效,放多了又会苦,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把粗布衫的领口都浸湿了。
“够了,再放就苦了。” 苏软桃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紧张,就按我教你的来,先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炖,记得时不时搅一搅,别糊底。”
小石头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转身盯着灶台。苏软桃回到前厅,帮春杏给客人添茶,眼角却时不时瞟向后厨 —— 她知道小石头是个踏实的孩子,就是太容易紧张,得多给点鼓励。
没过多久,小石头端着两碗当归羊肉汤走出来,脸上带着几分期待:“王阿婆,李大叔,你们尝尝,这是我煮的汤,要是不好喝,我再重新给你们煮。”
坐在靠窗位置的王阿婆接过汤碗,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却很快舒展开,笑着说:“好喝!比上次我喝的还鲜,小石头进步真快!”
旁边的李大叔也喝了一口,点点头:“是啊,就是淡了点,不过没关系,我口轻,这样刚好。”
小石头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自己忘了放盐,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赶紧低下头:“对、对不起,我忘了放盐了,我再给你们重新煮两碗!”
“不用不用!” 王阿婆赶紧拉住他,“淡点好,淡点健康,我这老身子,吃不了太咸的。” 李大叔也附和:“是啊,不用重新煮,我们不介意。”
苏软桃走过来,拍了拍小石头的后背,轻声说:“没事,第一次独立煮汤,忘了放盐很正常,下次记着就好。你看,你把羊肉炖得这么软烂,比上次熟练多了,这就是进步。”
小石头抬起头,看着苏软桃温和的眼神,心里的愧疚少了些,却还是有点不好意思:“姑娘,我下次一定注意,再也不犯这种错了。”
“知道错就好,不用太自责。” 苏软桃笑着说,转身去后厨拿盐罐,“我给你们加点盐,稍微调一下味,不影响的。”
就在这时,萧璟渊下朝来了,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是刚从御膳房取的江南糖粥,看到前厅的场景,笑着问:“怎么了?小石头这是怎么了,脸这么红?”
苏软桃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萧璟渊走到小石头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别不好意思,谁刚开始学都会犯错。我当年学武的时候,连剑都握不稳,还打碎过师父的剑鞘,比你这严重多了。”
小石头惊讶地抬起头:“王爷,您也会犯错啊?”
“当然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萧璟渊笑着说,“关键是要记住错在哪儿,下次改进。你看你今天敢单独煮汤,就比上次勇敢多了,这就是成长,慢慢来,以后肯定能帮软桃分担更多。”
小石头点点头,眼睛亮了起来:“谢谢王爷,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不辜负姑娘和王爷的期望!”
中午忙完后,苏软桃让春杏和小石头先回去休息,自己留在小馆收拾。可没过多久,小石头又回来了,手里拿着扫帚,默默地开始打扫前厅的卫生,还把桌椅擦得锃亮,连灶台的缝隙都用布擦干净了。
苏软桃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心里暖暖的,对坐在旁边看账本的萧璟渊说:“你看,小石头多懂事,就是太紧张了。”
萧璟渊抬起头,看着小石头的身影,笑着说:“是个踏实的孩子,你教得好。有你们在,这小馆越来越像家了。”
苏软桃点点头,靠在萧璟渊身边,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心里满是安稳 —— 在京城的日子,有萧璟渊的陪伴,有春杏和小石头的帮忙,还有街坊们的照顾,她的小馆不仅是个做生意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家。
傍晚的时候,小石头收拾完准备走,苏软桃叫住他,递给他一块刚烤好的桂花酥:“今天辛苦了,拿着路上吃,明天继续加油。”
小石头接过桂花酥,眼眶有点红,重重地点了点头:“谢谢姑娘,我明天一定好好干!”
看着小石头离开的背影,萧璟渊握住苏软桃的手,轻声说:“你总是这么温柔,对谁都这么好。”
“大家对我也很好啊。” 苏软桃笑着说,“要是没有你们,我在京城也开不好这个小馆。”
萧璟渊揉了揉她的头发,眼底满是温柔:“以后,我们一起把这个家守护好,让它永远这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