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计划”的全力推进,如同将“星火无限”这艘航船的动力引擎推至超载状态,以近乎燃烧自身的方式,向着那片名为“新大陆”的未知领域冲刺。全体成员在一种悲壮而激昂的氛围中,与时间赛跑,与技术极限搏斗。成败,再次悬于一线。
“晨曦”原型芯片的设计,进入了最紧张激烈的最终冲刺阶段——流片前的最终签核(Sign-off)。 这是芯片设计流程中最严苛、最不容有失的环节。所有模块的时序、功耗、功能、物理设计规则,都必须经过极其严苛的仿真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作战室的大屏幕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验证报告条目。每通过一项,对应的条目就会由红转绿。团队日夜轮班,紧盯着屏幕,处理着不断冒出的各种违规(Violation)和错误。空气仿佛凝固,只有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和键盘敲击声不绝于耳。
最棘手的挑战,来自于3d堆叠结构带来的信号完整性和电源完整性问题。当计算芯粒与存储芯粒垂直堆叠后,高速信号在硅通孔(tSV)中传输会产生严重的反射和串扰,而供电网络也因结构复杂面临电压跌落(IR drop)的风险。这些问题在二维芯片设计中相对简单,但在三维空间中变得异常复杂。
“架构舰队”和“集成舰队”的专家联合攻关,反复调整布线策略、优化去耦电容布局、微调驱动强度,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仿真迭代。每一次优化,都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如同在绷紧的钢丝上寻找平衡点。
就在这高度紧张的时刻,辰光科技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这一次,更加精准和致命。
他们并没有发布新的产品,而是策动了一场资本市场与供应链的联合绞杀。
首先,几家与辰光关系密切的国际顶级财经媒体,几乎同时刊发深度分析报告,标题耸人听闻:《“专用架构”的黄昏?——论通用GpU生态的不可逆转性》和《初创芯片公司的生存危机:烧钱之路还能走多远?》。报告虽未直接点名“星火”,但引用的数据和分析,明显指向“星火”所代表的路径,质疑其长期盈利能力和技术可持续性,暗示其估值存在巨大泡沫。
这些报告在投资圈迅速发酵,引发了“星火”现有和潜在投资人的严重担忧和质疑。财务总监的电话被打爆,原本进展顺利的新一轮融资谈判,骤然陷入停滞。
紧接着,供应链的打击接踵而至。为“星火”提供3d Ic封装关键材料和设备的几家海外供应商,突然以“产能不足”或“需要配合美国政府出口管制审查”为由,通知“星火”暂停供货或无限期延长交货周期!
这无疑是釜底抽薪!“晨曦”原型卡的流片和封装,高度依赖这些关键物料和设备。一旦断供,整个“方舟计划”将陷入瘫痪!
“这是有预谋的、全方位的打压!”刘峰在紧急会议上,声音因愤怒和焦虑而颤抖。
内忧外患,如同冰与火交织,将“星火”推向悬崖边缘。公司内部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绝境,林渊的眼中,却燃烧起从未有过的决绝光芒。
他没有时间恐慌,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第一,稳定军心。 他立即召开了全公司紧急会议,没有隐瞒,坦诚告知了公司面临的严峻形势。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同志们!最坏的时刻到了!有人想在我们最关键的冲刺阶段,扼杀我们!他们害怕了!害怕我们成功!越是如此,我们越要证明,我们是不可战胜的!‘晨曦’必须成功,这不仅是为了公司,更是为了证明,中国人有能力、有骨气,走通一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之路!现在,我需要每个人坚守岗位,信任彼此,我们一定能闯过去!”
他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种同仇敌忾、背水一战的悲壮激情,取代了恐慌,在团队中迅速蔓延。
第二,解决供应链危机。 林渊亲自坐镇,成立供应链应急小组。
多方寻源:发动所有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供应商,甚至不惜通过灰色渠道获取关键物料。
国内突破:紧急向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科研院所和企业求助,请求技术支援,尝试联合攻关,进行国产化替代的紧急验证,哪怕性能暂时打折,也要保证流片能够进行。
高层沟通:通过“国创投”和相关部门,紧急反映情况,寻求国家层面的协调与支持。
那段时间,林渊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几乎从未停歇,他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与时间赛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他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系统推演。
在夜深人静之时,他消耗了系统中积累的近千点积分,进行了一次关乎命运的推演:
【推演目标:在当前极端困境下,确保‘晨曦’原型流片成功并实现poc验证的最优路径推演。】
系统光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闪烁,甚至发出了轻微的嗡鸣声。良久,推演结果浮现,内容却出乎意料的简洁而震撼:
【路径提示】:放弃追求全功能完美流片。集中所有资源,优先保障 计算核心与存储堆叠的互联功能 的正确性。制作一个功能极度简化、仅包含基本计算单元和存储访问的 最小可行原型(mVp) 。将poc场景聚焦于一个最能体现架构优势的 超稀疏矩阵乘法 基准测试。以此证明架构路线的正确性,破局!】
这个提示,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它让林渊瞬间从追求“大而全”的完美主义中惊醒。在资源极度受限的生死关头,必须采用最极致的“聚焦”策略,用最小的代价,证明最核心的价值!
“调整方案!做mVp!” 林渊第二天一早冲进作战室,斩钉截铁地下令。
命令下达,团队迅速行动。设计被大幅简化,非核心功能被暂时搁置,所有资源集中于确保3d互联和基本计算的正确性。这极大地降低了签核的复杂度和对关键物料的依赖。
一场与时间和命运的赛跑,进入了最后的读秒阶段。
在各方努力下,替代的封装材料终于紧急空运到位。流片数据在最后一刻,带着所有人的希望与决绝,传向了晶圆厂。
接下来,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整个公司都在沉默中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最终的审判,或者说,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