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凝视着那轮清冷的圆月,脑海中纷乱的思绪逐渐沉淀,形成一个清晰的计划。
单打独斗效率太低,也容易引人注目。
她心想,与其独自在荒野或任务中筛选,不如主动融入。
与民间队伍合作,既能观察他们的能力和品性,也能借他们的眼线和渠道,接触到更广泛的人群。
那些在底层挣扎求存的自由组队者,往往消息更灵通,也更懂得察言观色,是了解基地真实面貌的绝佳人选。
至于那些没有异能的普通人…… 苏离的目光看向居住区更深处,那片更加拥挤、破败的棚户区。
那里才是基地的根基,也是人性最真实的试炼场。
夜晚,褪去了白日的忙碌与伪装,更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一个初步的行动方案在她心中成型:白天,尝试与合适的民间队伍合作任务,近距离观察;夜晚,则潜入普通区,默默观察那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们。
决心已定,她闭上眼,强迫自己休息,为明天的行动积蓄精力。
第二天清晨,当基地的起床钟声(或许是某种约定的信号)响起时,两个单间的人都陆续醒来。
众人再次聚集在男生稍大的单间里,商量今天的安排。
空气中似乎比昨天又多了一丝寒意,呵出的气都带着白雾。
“天气好像又冷了点。”方小敏搓着手说道。
“嗯,得尽快想办法弄点保暖的东西。”
李哲推了推眼镜,看向陈墨,
“墨哥,今天我们是继续接清理任务,还是尝试探索更远一点的地方?西边暂时不能去,东边和北边的情况还不清楚。”
陈墨还没回答,苏离便先看似随意地开口了,她的语气平静,仿佛只是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
“我昨天在市场上,听一些人闲谈,说单独小队接任务,不仅风险自担,有时候还会被一些大的队伍排挤或者抢收获。
他们在讨论,是不是找相对熟悉的队伍临时合作,接一些规模稍大、但报酬也更丰厚的任务,互相有个照应,也能分担风险。”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我们现在人手不算齐整,对周边环境也不熟,或许……可以考虑一下这种方式?先找一支看起来还算靠谱的队伍合作一次试试水?”
这个提议让众人都是一怔。
雷昊首先表示怀疑:“合作?跟谁合作?那些家伙一个个精得像鬼,谁知道会不会背后捅刀子?”
李哲却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苏离说的……也有道理。合作能接触更复杂的任务,更快积累积分和经验,也能从老手那里学到东西。关键是,找对合作的对象。”
陈墨沉默着。
苏离的提议确实符合尽快站稳脚跟的需求,但他内心深处对苏离的疑虑尚未消除,此刻她主动提出合作,是真心为团队着想,还是另有目的?他想起了昨晚关于饼干的讨论。
“合作可以尝试,”陈墨最终谨慎地说道,“但必须非常小心。李哲,你去任务大厅看看,有没有标明需要合作或者适合多支队伍共同完成的任务,顺便观察一下哪些队伍风评比较好。我们一起去,但先不急着接触,多看看再说。”
“好。”李哲点头应下。
于是,小队一行人再次来到了喧嚣的任务大厅。
今天的任务栏上,果然多了一些要求“小队协作”或“建议多人完成”的任务,比如清理某个小型丧尸巢穴、护送科研人员前往特定地点取样、甚至有一个探索疑似旧世界地下掩体的任务,报酬都相当可观,但危险等级也标注为“中”或“高”。
大厅里人声鼎沸,不少队伍都在招兵买马或者寻找合作伙伴。
苏离看似不经意地跟在队伍里,目光却锐利地扫过那些活跃的队伍。
她注意到一支名叫“铁盾”的小队,成员装备不算顶尖,但配合默契,队长是个面容沉稳的中年男人,正在仔细研究那个探索地下掩体的任务,并与队员低声讨论,显得很有条理。
另一支叫“旅人”的队伍,成员比较杂,有男有女,似乎更擅长侦察和追踪类任务,他们关注的是那个护送科研取样的任务,正在评估路线风险。
还有一支叫“破晓”的队伍,人数不多,但个个眼神精悍,气息不弱,他们似乎对那个清理巢穴的任务感兴趣,但态度有些倨傲,不太与其他队伍交流。
“看起来有几支队伍可以考虑。”李哲低声对陈墨说,“‘铁盾’看起来比较稳重,‘旅人’可能更灵活,‘破晓’实力似乎最强,但不太好打交道。”
陈墨默默观察着,没有立刻做决定。苏离则在一旁,将这几支队伍的特征记在心里。
她知道,合作的对象选择至关重要,这将是她在磐石基地展开下一步计划的重要跳板。
而她的目光,也不时飘向任务大厅外,那片在晨光中更显破败拥挤的普通区。
夜晚,那里将是她的另一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