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张总,这不是经费的问题,相关技术我们并不熟悉,技术消化后再重新设计生产,需要的时间不少。这次时间紧,任务重,交付期又着急……”
看着张振万的态度,李伯勇也是暗皱眉头。
而刘守恒却拉下脸,态度非常诚恳。
给经费修复关系是一方面,时间紧,任务重,619把技术转交给航天工业部,如果没有手把手的指导,要重新设计、生产,无法按时完成交付。
“张厂长,之前确实是部里对不起你们619,我代表部里向你们道歉。不管有什么情绪,咱们先以国家利益为重,如果你们有什么条件,可以提出来,部里尽量弥补……”
李伯勇突然站了出来,满脸严肃。
张振万顿时愣住了。
刘威铭看得更是眉头拧到了一起,扭头看了张振万一眼,让航天工业部的总工程师在这里低头。
过分了!
见刘威铭如此反应,一旁的叶永安果断选择了闭嘴。
“李总,这并不是我们有什么情绪,而是目前业务太多,忙不过来。就是担心影响进度。”
刘威铭开口了,“目前,两伊战争随时都可能结束,如果我们未来想要不缺经费,就必须把目前能尽快搞出来的武器推上战场,不仅能获得实战数据,为后续的技术改进积累,同时,也为了解决后续研究经费的问题。”
为了不让航天工业部多想,刘威铭说出了实话。
至于对方信不信,他不管。
他的理由是能站住脚的。
“你们还准备卖什么?”
李伯勇愣了。
如果不是东风-3的买卖,619可以说是国内在两伊战争中收获最多的。
哪怕617卖出去了几千辆69-2坦克,也没法跟619比利润。
还要卖!
“防空导弹系统。一套近程,一套中程,以之前前卫系列的技术成果融合pL-4改……”
刘威铭也没有卖关子。
目前619不隶属于航天工业部,等到88年的新一轮机构改革,很大可能会被整合到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工业部,除非在这极短的时间发展起来,能独立存在于国防科工委。
核工、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等单位都是以整个领域组建一个大型集团公司。
而619只是一个单一的企业。
“上面能同意卖?”
刘守恒满脸黑人问号。
“东风-3都卖了。”
刘威铭开口说道,“卖出去是为了研发更好的,留给部队自用的远比出口的更先进,上面自然会同意出口?”
“……”
李伯勇这个航天工业部的总工脸上都浮现出诧异。
搞技术有这么容易?
其他单位要搞个项目,从论证到研发,至少也需要好些年。
刘威铭到619才多久?
一年!
pL-4改、pL-11两款空空导弹;m7短程战术导弹……
为什么航天工业部其他下属单位速度就没这么快?
“刘工,要不我们提供一批技术人员支援你们的项目,还是麻烦619帮忙负责一下惯性制导系统的相关设计工作。你看?”
李伯勇一脸期待地看着刘威铭。
一直没有开口的张振万此刻又准备说什么,却被旁边的叶永安拉了拉一脚,果断选择闭嘴。
刘威铭在谋划航天工业部什么,他们并不知道。
索性让刘威铭做主。
“这样吧,你们提供一批技术人员,我们派几名熟悉捷联式双补偿惯性的工程技术人员支援你们。”
刘威铭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真不是他好心。
考虑到电子陀螺仪弥补机械陀螺仪精度不足的捷联式双补偿惯性制导系统对大东风的精度能有效提升,619也接触东风-5等系列战略大杀器,保密工作更不好做,索性就把技术丢给航天工业部。
进了619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后就没有可能再出国。
可从其他地方抽调进来的技术人员,出国喝过洋墨水的不少。
厂里也不可能让秦浩然安排人员盯着大家不是?
没人喜欢被盯着。
“这……”
李伯勇没想到,即使说到如此程度,姿态放这么低,刘威铭依然不愿意接手。
双方相互安排技术人员支持,也没把好处给619不是?
不给点好处,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李总,这次航天工业部获得的经费不少,有准备向哪些项目倾斜吗?”
李伯勇眼神一亮,“你们有什么需求?”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有这东西,才能让导弹打得更准!”
刘威铭也不客气。
北斗,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这次比原本历史上多搞了70亿美元,还有后续每年的费用,提前搞北斗,才能提前搞空间站,向月球跟火星进军。
“啊?”
李伯勇是彻底被刘威铭说的给震惊到了。
“美国的GpS、苏联的格洛纳斯都已经建设成功……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不只是军事使用,民用市场更加庞大……”
对方不是想要以此来修复关系么?
北斗必须早点开始建设。
技术储备确实不足,但是从现在开始设计研究,不用等到94年才开始启动北斗一号的建设工作,而是在92年甚至更早一些就能拥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从而避免银河号被美国关闭GpS后在海上迷失33天的耻辱出现。
“航天工业部在进行相关方面的探索……”
“其实一开始也不需要搞太大,先发射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赤道上以120度的夹角均匀分布……这样能覆盖南北维81.3°之间区域……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分三步走……”
刘威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或是说要求更恰当。
“吸~”
李伯勇倒吸了一口凉气。
“你知道这需要多少经费?”
果然,619之前一直都不提要求,就是为了更大的谋划!
“三颗精度50米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构建的定位、导航系统,不会超过50亿……”
刘威铭平静地说道。
东风-3卖出105亿美元的高价,按照现在3.45的汇率,超过362亿。
内部结算价格高于官方挂牌汇率。
航天系统怎么也得分到200亿吧。
拿50亿出来建北斗应该没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的远洋货轮更需要卫星导航……全部依赖美国的GpS么?这次东风-3跟m7交付之后呢?”
刘威铭的话,让李伯勇后背只冒冷汗。
“事情太了,必须跟部队沟通。”
两人连夜赶回部里,在把情况汇报后,整个航天工业部的大佬们同样惊得额头直冒冷汗。
“得先进行可行性分析,要不然上面问解决方案……”
面临的后果太严重,所有的事情都变得高效起来。
李伯勇召集航天工业部核心骨干技术人员展开了相关讨论。
由于之前本就有这方面的技术预研,以目前国内航天技术储备,设计定位精度在50米甚至100米的导航卫星,不是问题。
能把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的长征三号研发团队正在组建。
资金足够的情况下,不需要8年的时间。
5年,长征三号就能进行首次发射!
加快进度,不计成本,4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伯勇心中有了底。
“搞我们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就按照刘威铭提出来的,先发射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曹总是第一个支持的。
不就是50亿?
航天的导弹,卖出上百亿美元,内部结算价格可以给到500亿。
多分100亿给航天工业部也不是问题。
于是,在1986年秋,北斗系统的研制跟长征三号甲火箭同时拉开序幕。
比刘威铭原本世界的历史提前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