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夜潮湿燥热。滨海湾赛道像一条发光的巨龙盘踞城市中心,霓虹与引擎的轰鸣交织。酒店房间冷气很足,林逸风感受不到凉意。一股无形焦躁紧紧缠绕神经。
他闭上眼,试图将意识沉入“赛道记忆宫殿”。新加坡滨海湾街道赛道,23个弯角,逆时针布局,路面颠簸,湿度和温度极高。赛车和车手都面临极限考验。每一个刹车点,每一个弯心,每一处路肩高度,数据在他脑海中流过。他强迫自己进入“计算器”模式,用冰冷数据覆盖挥之不去的猜疑和不安。
“集中注意力,Ethan,专注于7号弯道顶点,刹车前感受那个起伏。”
他一遍遍模拟赛道,试图通过极致专注驱散心中阴霾。然而,那个模糊的身影,那张莫名的纸条,如同赛道上难以清理的油渍,总在不经意间让思绪打滑。
周五练习赛,新加坡酷热名不虚传。刚坐进驾驶舱,汗水往下淌。林逸风将所有精力投入驾驶。赛车轰鸣,轮胎摩擦地面,座椅传递震动。熟悉的感觉让他暂时忘却烦恼。
他在Fp1和Fp2圈速不错,位列前茅。
Fp2尾声,一个高速组合弯。入弯早了零点零几秒,车尾瞬间不安定。他反打方向盘,轮胎尖叫,赛车擦着护墙滑过。
“woah!太近了,Ethan!你感觉如何?”耳机里传来工程师马克紧张的声音。
“收到,只是测试极限。”林逸风声音平静。
他知道,刚才不是测试极限,是纯粹失误。是他状态一般时也绝不可能出现的失误。
回到维修区,卡滕伯恩将他拉到一旁,下颚紧绷。
“Ethan,关于无线电的事情,我们查到一些线索。”
林逸风心提了起来。
“改动手法非常专业,不是简单恶作剧。对方很熟悉我们通讯系统,甚至可能有内部访问权限。”她压低声音,“我们还在排查,范围缩小了。你要有心理准备,这个人,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就在身边。这四个字像冰冷锥子,刺穿林逸风试图建立的心理防线。他感觉周围每一个友善笑容背后,都可能隐藏叵测居心。那个拍过他肩膀的技师?那个和他讨论过数据的工程师?甚至。他不敢再想。这种猜忌如同毒药,正在侵蚀他的信任和专注力。
周六排位赛,压力达到顶峰。新加坡的排位赛被认为是全年最重要的排位赛之一,因为超车极其困难,每个车手将赛车推向极限。林逸风努力清空大脑,执行赛前仪式:轻敲方向盘中心队徽三次,闭眼默念目标单圈时间。他试图再次召唤“冰人”模式。
q1、q2顺利通过,但圈速不突出,勉强过关。进入决定性q3,所有车手换上最软轮胎,准备最后冲刺。梅赛德斯一如既往地快,法拉利维特尔展现强大竞争力。老对手,红牛车队马克斯·维斯塔潘,跑出一个令人咋舌圈速,暂时排在第二。
轮到林逸风做飞行圈。他驶出维修区,赛道灯光映照头盔,显得孤寂。第一个计时段,速度不错,个人最快。第二个计时段,依然保持竞争力。来到最后一个计时段,这里有几个关键低速弯角,对赛车牵引力和车手精准度要求极高。
他准备切入14号90度弯角时,脑海中突然闪过那句“就在我们身边”,几个他下意识怀疑的同事面孔掠过。
就这么一瞬间恍惚,刹车点晚了零点一秒。轮胎轻微锁死,赛车走线偏大,不得不牺牲出弯速度修正。就这零点几秒失误,毫厘必争的F1排位赛中,是致命的。
冲过终点线,仪表盘最终成绩让他心头一沉。第六名。排在两台梅赛德斯、两台法拉利和维斯塔潘之后。
“p6,Ethan,p6。”施密特声音在无线电响起。
“copy。”林逸风回应。
他知道,这个成绩低于他和车队预期。该死杂念,最关键时刻,偷走了他宝贵时间。
周日正赛夜晚,空气似乎更加粘稠。五盏红灯依次亮起,引擎轰鸣汇聚震耳欲聋声浪,仿佛要掀翻整个滨海湾。林逸风深吸一口气,平复紊乱心跳。他瞥一眼方向盘屏幕上心率数据,比平时高了5bpm。
五盏红灯熄灭!比赛开始!林逸风起步反应极快,轮胎抓地力边缘疯狂尖叫,赛车如离弦之箭射出。他稳稳守住第六位置,紧跟维斯塔潘身后。
新加坡街道赛道狭窄多弯,超车机会极少。比赛很快陷入胶着拉锯战。林逸风紧紧咬住维斯塔潘,两人距离维持在一秒左右。他耐心管理轮胎,等待机会。
比赛进行到中段,维斯塔潘一个弯角出现微小失误,走线稍大。机会来了!林逸风立刻贴上去,准备下一个直道利用dRS完成超越。
他全神贯注,准备踩下油门踏板,冲向稍纵即逝超车窗口。脑海中突然闪过那张纸条上的警告。
“他们是不是想让我输?”这个念头如同电流击中了他,让他踩油门动作迟疑了百分之一秒。
高手过招,胜负只在毫厘。就这百分之一秒犹豫,维斯塔潘修正失误,重新守住内线。超车窗口砰然关闭。
“该死!”林逸风低吼。
挫败感和愤怒如同冰水浇头,瞬间让林逸风惊醒!他在干什么?因为未经证实猜疑,自己吓自己念头,竟然关键时刻掉了链子?那个藏在暗处人,还没等再次出手,自己已经先被心魔击垮了?
不!绝不!
林逸风眼神骤然锐利,所有情绪瞬间抽离。取而代之是被称为“计算器”、“冰人Ethan”赛场机器。他不再想该死幕后黑手,不再理会纷乱杂念。他世界里,只剩下赛道、数据、轮胎、刹车点。
大脑高速运转,分析每一圈轮胎衰减,计算与前车后车差距,寻找任何可能突破口。驾驶风格变得更加凌厉精准。每一次刹车恰到好处,每一次转向如同手术刀般精确。他在狭窄街道上辗转腾挪,将赛车性能压榨极限。
超车依旧困难,但他凭借对轮胎近乎变态精细管理,硬生生将圈速一点点提上来,逐渐缩短与维斯塔潘距离。然而,之前失去的时间和节奏,终究难以完全弥补。而他身后,紧追不舍的对手也给他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方格旗挥动时,林逸风驾驶赛车冲过终点线。第六名,他拿到积分,但这个结果,对他而言,并不突出。他本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挑战领奖台。
赛后新闻发布会,面对记者提问,林逸风切换回有点夸张、社交牛逼症“围场音爆小子”模式。
“呃,新加坡夜晚总是充满惊喜,不是吗?我们拿到一些不错积分,这对车队很重要。赛道非常颠簸,开起来像在洗衣服,但这就是新加坡魅力!下一站,我们会更努力!”
他试图用玩笑化解尴尬,但眼神深处挥之不去不甘和阴霾,瞒不过敏锐镜头。
回到酒店,摘下伪装面具,林逸风疲惫倒在床上。他看着天花板,滨海湾璀璨灯火透过窗帘缝隙,脸上投下明明暗暗光影。隐藏的敌人用一种他最意想不到方式,影响了他比赛。不是直接破坏,而是心理侵蚀。这比任何技术故障或策略失误都更可怕。内心阴影,已经实实在在投射到赛道上,变成看得见差距和失误。
下一站,马来西亚雪邦。又是高温高湿,考验轮胎和车手意志力赛道。他还能找回无坚不摧“冰人”吗?还是会被无形压力彻底吞噬?那个看不见敌人,到底是谁?什么时候会再次出手?
林逸风闭上眼睛,脑海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他知道,不仅要和赛道上对手较量,更要和自己内心鬼魅搏斗。
他坐起身,打开床头灯,拿起赛后数据分析平板。屏幕亮起,显示着密密麻麻的遥测数据。他手指滑动,找到14号弯角的数据曲线。刹车压力、转向角度、车速、G值。冰冷的数字无声嘲讽着那一瞬间的迟疑。他盯着屏幕,手指用力握紧平板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