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他娘的!咱们也不是吓大的!”
“不蒸馒头争口气!绝不能让那帮狗眼看人低的家伙看扁了!”
所有人的情绪,再次被点燃!那点因为王建城带来的恐慌,瞬间被一股不服输的怒火和拧成一股绳的豪情所取代!
看着群情激奋的乡亲们,周秦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支队伍,能处!
接下来的一个通宵,村部的灯,亮了一整夜。
周秦、钱师傅、郭卫民、韩武,四个人围着桌子,对标书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着最后的核对和完善。
当郭卫民颤抖着手,在预算清单的最后一页,盖上“石古大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鲜红印章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走!出发!”
周秦拿起那份凝聚了所有人希望和心血的标书,率先走出了门口。
拖拉机再次发出轰鸣,载着四个熬得眼睛通红,却精神亢奋的男人,朝着县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到了教育局后勤科,马科长正悠闲地喝着茶。
看到周秦他们又来了,他眼皮都懒得抬,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显然已经从王建城那里听说了昨天的事情。
“马科长,我们的标书做好了,来递交。”
周秦没有废话,直接将那份厚厚的标书,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马科长斜眼瞥了一眼那用牛皮纸精心包裹的封面,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冷笑。
他懒洋洋地伸出手,用两根手指捏起标书,像是捏着什么垃圾一样,随手就扔进了旁边一个堆满了废纸的柜子里。
“放这儿吧。”
他的动作和语气里,充满了不屑和轻蔑。
周秦看着他的动作,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然后,他带着郭卫民和韩武,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随着办公室的门被关上,里面传来了马科长和同事毫不掩饰的嘲笑声。
“哈哈哈,还真搞出来了?我猜那里面画的,是不是猪圈的图纸啊?”
“行了,老马,别看了,赶紧扔了吧,省得占地方。”
郭卫民和韩武的脸,气得一阵青一阵白,拳头攥得咯吱作响。
周秦却拉住了他们,回头看了一眼那扇紧闭的房门,嘴角反而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开标的日子,到了。
县教育局三楼的小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又压抑。
长条形的会议桌一侧,坐着七八个专家和领导。教育局的、财政局的、县建委的,个个都板着脸,不苟言笑。
主位上,坐着的正是后勤科的马科长。今天他作为招标方代表,主持这场会议。
会议室的另一边,县建筑队的队长王建城,带着他的技术员和预算员,正襟危坐。王建城穿着一身崭新的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脸上挂着志在必得的微笑,不时地跟旁边的几个评委点头致意,显然是早就打点好了一切。
相比之下,另一角的座位上,就显得寒酸多了。
周秦、郭卫民,还有被特意请来压阵的钱师傅,三个人穿着自己最好的衣服,但跟对面油头粉面的王建城一比,还是像三个刚从地里刨食回来的庄稼汉。
郭卫民紧张得手心全是汗,不停地搓着裤子。钱师傅也是第一次见这种场面,老脸绷得紧紧的,一言不发。
只有周秦,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模样,仿佛即将开始的不是一场决定村子命运的竞标,而是一场普通的村民大会。
“咳咳!”马科长清了清嗓子,宣布道:“县一中教学楼项目的招标会,现在开始!本次参与竞标的单位,共有两家。一家是县建筑队,另一家是……嗯,石古大队农业生产合作社。”
他念到石古大队的时候,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轻视,引得好几个评委都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下面,先请县建筑队的王队长,介绍他们的方案。”马科长满脸堆笑地对着王建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王建城得意地站起身,他带来的技术员立刻上前,将一大卷设计图纸在墙上挂好。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县建筑队,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王建城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从队伍的光荣历史,讲到技术的先进可靠,再讲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说得天花乱坠。
足足讲了半个多小时,讲得几个评委都快睡着了,他才意犹未尽地结束。
“……我们的设计方案,采用的是目前县里最成熟的砖混结构,安全可靠!我们的预算总造价,是十一万三千元!”
十一万三千!
这个数字一出来,郭卫民的脸都白了。这可是一笔他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马科长满意地点了点头:“感谢王队长的精彩介绍。下面,有请石古大队的代表,介绍你们的方案。”
他嘴上说着有请,但身子却靠在了椅子上,端起茶杯,一副准备看笑话的模样。
他给周秦他们预留的时间,只有十分钟。
周秦站起身,没有像王建城那样滔滔不绝。
他只是平静地对郭卫民和钱师傅点了点头。
郭卫民和钱师傅立刻上前,也学着刚才的样子,将他们带来的图纸,挂在了墙上。
当那张设计图纸完全展开的瞬间,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细微的倒吸冷气的声音。
在座的好几位,都是懂行的技术专家。
王建城刚才那份图纸,中规中矩,挑不出毛病,但也毫无亮点。
可眼前这份图纸,完全不一样!
清晰的轴线,精确的标注,合理的布局……更重要的是,图纸上出现的“圈梁”、“构造柱”、“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等设计,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但在县里这种小地方的实际工程中,几乎没人会这么干!因为太复杂,太费工!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结构,抗震性和整体性,比传统的大梁架墙,要强上不止一个档次!
一位来自县建委,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甚至忍不住站了起来,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走到图纸前,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王建城的脸色,第一次变了。他也是识货的,这份图纸的水平,远在他那个不学无术的技术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