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铺着甜痕。
孩子们乘着雾游灵送的“雾帆舟”往回走,舟下的甜痕像条闪光的绸带,红的是幻彩渊的糖,紫的是星云界的雾,最中间那道暖金色,从星雾海一直连到老街的待续碑,像有人用忆甜果的浆画了条直线。双丫髻女孩趴在船舷上数甜痕的颜色,数着数着突然笑了:“通心石说,每个颜色都是段故事,合在一起就是‘全界忆’呢。”
舟行至银河光带时,突然飘来无数星叶,叶面上托着各族灵的礼物:银鳞灵送的“光髓糖”,含在嘴里会发光;糖灵赠的“变味棋”,握在手里能变出不同的甜香;雾游灵捎的“雾纹帕”,展开能看见星雾海的棋路。戴斗笠的男孩把礼物都放进花籽袋,袋子突然变沉,袋底渗出细小的甜珠,落在甜痕上,竟开出串迷你界接花。
“是‘忆甜袋’!”他翻出新《暖脉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个眼熟的布袋——是百年前小石头背过的样式,旁边写着林默的注:“袋能装甜,亦能藏忆,走得越远,袋里的故事越沉。”话音刚落,袋口的绳突然自己系紧,打出个复杂的结,像待续碑前的“无字约”碑纹。
路过碎星岛时,古榕树下的墨叶藤突然往天上长,藤尖缠着颗发光的星子,星子上坐着个熟悉的身影——是化作星灵的小石头!他举着甜沙琴,琴音顺着藤条往下流,与雾帆舟上的《新暖脉谣》合在一起,竟比当年的星浪合奏曲更动人。“带颗‘星忆种’回去!”小石头的声音像星砂摩擦,“种在老槐树下,能长出会讲故事的叶!”
星忆种落在舟中,立刻发芽,藤叶上浮现出百年前的画面:小石头在灵脉渠边撒籽,周明轩在棋馆前落子,黑煞在和生园酿蜜……最后定格在现在的孩子们身上,画面里的他们正往老街跑,身后跟着无数发光的灵。扎羊角辫的女孩轻轻碰了碰叶子,画面突然动了,小石头的笑脸在叶上晃:“告诉老街的灵,我在星上看着呢,甜脉没断,我就放心啦。”
雾帆舟靠近迷音海时,浪涛突然往两边分,让出条金光大道,道旁的浪音子排成队,发出“叮咚”的声响,像在演奏“归家谣”。海面上漂着个熟悉的木牌,是沈清和的笔迹:“棋路有终,暖脉无尽,归不是结,是新的起。”孩子们把木牌捡起来,牌底刻着行小字:“《音棋合谱》的最后一页,在老街的棋馆梁上。”
消息提前传到老街,灵们早已在三界桥头摆好了“接风宴”。暖脉馆的小魔灵们抬出传暖鼎,鼎里煮着新酿的“归心甜”,甜浆里浮着颗颗忆甜果,果核上的纹与孩子们花籽袋的结一模一样;赵淑兰的后人在老槐树下摆了长桌,桌上的点心会随甜痕变——雾纹酥带着星雾海的香,光髓糕泛着寂光域的亮,每样点心的形状,都是颗缩小的棋子。
待续碑前最热闹,无字约碑上的星髓棋和浪音子同时发亮,在地上拼出“欢迎回家”四个光字。银鳞灵、糖灵、雾游灵的使者早已等候在那,他们带来的暖脉纹与碑纹完全吻合,引得围观的灵们阵阵欢呼:“原来我们早就是一家人!”
当雾帆舟终于靠岸,孩子们踩着甜痕往待续碑跑时,老槐树突然剧烈摇晃,落下漫天的语叶,叶上都印着林默的笔迹:“走得远了,才懂‘归’字的甜——不是停,是带着满袋故事,给根添新土。”双丫髻女孩掏出接力种,种皮上的最后一道刻痕,正好落在“家”字的最后一笔上。
星石化作的水晶从甜界网中心飞回来,悬在待续碑与老槐树之间,光芒里浮现出所有传暖人的笑脸:周明轩、林默、黑煞、小石头、百年前的他们、现在的孩子们……最后,水晶突然散开,化作无数光点,落在每个灵的眉心,像给暖脉纹盖了个永不褪色的章。
新思台的木牌最顶端,挂了块最大的木牌,是孩子们集体刻的:“从老街出发,绕宇宙一圈,才发现最暖的甜,在回家的路上。”风一吹,所有木牌同时作响,像全宇宙的甜都在应和。
而灵脉渠的水,此刻正带着孩子们带回的星忆种、雾纹帕、光髓糖,顺着归心甜痕往老槐树的根须里流,像给百年的故事浇了壶新茶。茶烟升起时,棋馆梁上的《音棋合谱》最后一页轻轻翻开,上面只有一句话:
“下一局,在家门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