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清晨的薄雾笼罩着青山村,梨树枝头已经冒出嫩绿的新芽。王轱辘天没亮就醒了,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沈雅琴在他身旁睡得正熟,均匀的呼吸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轱辘,几点了?\"沈雅琴突然开口,声音里还带着睡意。
王轱辘摸过床头的怀表:\"才五点,再睡会儿吧。\"
沈雅琴却已经坐起身,打开了床头灯:\"不睡了,今天得出远门,得再检查检查行李。\"
王轱辘知道劝不住她,便也摇着轮椅起身。两人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沈雅琴开始最后一次清点行李。她把给艾米丽父母准备的礼物又用软布包了一层,生怕在托运过程中碰坏。
\"雅琴,别忙了。\"王轱辘轻声说,\"梨叶说机场有包装服务,到时候再加固也行。\"
沈雅琴摇摇头:\"这些都是易碎品,得提前包好。\"她拿起一个青花瓷茶叶罐,\"这可是老支书送的珍藏普洱,摔了多可惜。\"
天色渐亮,梨叶和菌生带着小麦穗来了。小家伙穿着崭新的红色连体衣,像个喜庆的小福娃i
王轱辘接过外孙女,在她粉嫩的脸蛋上亲了一口:\"麦穗今天真漂亮,要m跟进爷一起坐大飞机咯!\"
沈雅琴从厨房端出热气腾腾的饺子:\"上车饺子下车面,都吃点,路上不饿。\"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安静地吃着离别前的早餐。小麦穗坐在特制的高椅上,小手抓着勺子,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吃东西,逗得大家忍俊不禁。
刚放下碗筷,院外就传来汽车喇叭声。菌生联系的面包车到了,司机是个憨厚的中年汉子,热情地帮忙搬运行李。
\"王叔,沈姨,一路顺风啊!\"司机笑着说,\"我闺女在澳洲留学,说那边可漂亮了。\"
临出门前,王轱辘摇着轮椅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目光扫过每一棵梨树,每一寸土地。沈雅琴则站在堂屋门口,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
\"走吧。\"王轱辘轻声说,\"又不是不回来了。\"
梨叶锁好院门,一家人上了商务车。车子缓缓驶出村口时,王轱辘惊讶地发现路边站着不少村民,老支书、李大勇、赵婶...几乎半个村子的人都来送行了。
\"这...\"王轱辘摇下车窗,\"大家这是...\"
老支书上前一步:\"老王啊,一路平安。给咱青山村争光!\"
李大勇挤到车前,塞进来一个布包:\"雅琴姐,这是我媳妇腌的酱菜,路上吃。\"
村民们纷纷挥手告别,有人喊着让他们多拍照片,有人说等着听他们讲国外的见闻。王轱辘和沈雅琴眼眶发热,只能不停地点头挥手。
车子驶出村子,熟悉的田野、山峦渐渐远去。小麦穗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小嘴还一动一动的,像是在梦里吃什么美味。沈雅琴轻轻抚摸着外孙女的头发,突然说:
\"轱辘,你说咱们的麦种在澳洲种植真的增产了吗?\"
王轱辘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梨生说试种的那批长势很好,比当地品种增产两成多。这次我带了些改良后的新品种,应该会更适应那里的气候。\"
三个小时后,车子抵达省城机场。现代化的航站楼气势恢宏,人来人往的场面让王轱辘和沈雅琴都有些目不暇接。菌生熟练地办理了托运手续,梨叶则推着父亲的轮椅,带着大家通过安检。
候机大厅宽敞明亮,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能看到停机坪上的飞机起起落落。小麦穗醒了,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东张西望,小手指着窗外的大飞机:\"机...机...\"
\"对,那是大飞机。\"沈雅琴耐心地解释,\"一会儿麦穗也要坐大飞机,飞高高的。\"
登机时间到了,梨叶推着父亲的轮椅通过廊桥。空姐热情地迎上来,帮忙安排座位和随身行李。王轱辘的轮椅被妥善收好,他和沈雅琴的座位在第一排,空间宽敞些,方便照顾。
\"爸,妈,飞机起飞时耳朵可能会不舒服。\"梨叶叮嘱道,\"吞咽动作能缓解,我给麦穗准备了奶瓶,你们可以嚼口香糖。\"
巨大的引擎轰鸣声中,飞机缓缓滑向跑道。王轱辘握住沈雅琴的手,发现她的手心全是汗。
\"没事的,\"他轻声安慰,\"跟坐汽车差不多。\"
沈雅琴强作镇定:\"谁害怕了?我又不是第一次坐飞机。\"
随着一阵强烈的推背感,飞机腾空而起。透过舷窗,地面的建筑越来越小,最后被云层遮挡。小麦穗出奇地安静,抱着奶瓶津津有味地吮吸,一点也没有不适的样子。
空姐送来了餐食和饮料。王轱辘尝了尝飞机餐,意外地发现味道还不错。沈雅琴则对餐盒里的小面包情有独钟,连夸比村里小卖部卖的好吃。
吃过饭,梨叶给小麦穗换了尿不湿,哄她睡觉。小家伙很快就在妈妈怀里睡着了,长长的睫毛在粉嫩的脸蛋上投下小小的阴影。
\"你们也睡会儿吧。\"梨叶对父母说,\"还有七八个小时呢。\"
王轱辘调低座椅靠背,闭上眼睛却毫无睡意。他想起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坐拖拉机去县城的情景,那时觉得县城就是天底下最远的地方了。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坐着飞机跨越重洋?
沈雅琴也睡不着,从随身小包里拿出针线活,给小麦穗缝制一个小香包。王轱辘看着她灵巧的手指穿针引线,突然想起年轻时李青也是这样,总闲不下来。
\"给麦穗的?\"他轻声问。
沈雅琴点点头:\"装点青山村的泥土和麦粒,让她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漫长的飞行在看书、打盹、逗孩子中慢慢过去。当飞机开始下降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大亮。空姐提醒大家系好安全带,调整座椅靠背。
\"各位旅客,我们即将抵达悉尼国际机场,当地时间是上午九点十分,气温二十二摄氏度...\"
梨叶叫醒熟睡的小麦穗,给她换了身干净衣服。小家伙睡眼惺忪,但一看到窗外的云海就兴奋地手舞足蹈。
飞机平稳降落,滑行到停机位。王轱辘的轮椅被空乘人员取来,他小心翼翼地转移上去。通过海关时,工作人员看到这一家老小,特意开了绿色通道,还热情地欢迎他们来到澳洲。
取行李处,梨生和艾米丽早已等候多时。王青山和王思远看到爷爷奶奶,欢呼着冲过来,一人抱住一条腿。
\"太爷爷!太姥姥!\"两个孩子用中文大声喊着,引来周围旅客善意的微笑。
梨生接过行李车,艾米丽则热情地拥抱了王轱辘和沈雅琴:\"欢迎来到澳大利亚!路上辛苦了吧?\"
沈雅琴把小麦穗抱给艾米丽看:\"快看看,麦穗都长这么大了。\"
小麦穗好奇地盯着这个金发碧眼的\"洋阿姨\",突然咧嘴笑了,露出两颗小乳牙。艾米丽惊喜地接过孩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真是个天使!\"
一行人走出机场,温暖的阳光立刻洒满全身。三月的悉尼正值初秋,气候宜人,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花香。梨生把车开过来,是一辆宽敞的七座SUV,足够装下一家人和行李。
\"爸妈,先回家休息一下。\"梨生帮忙把父亲的轮椅收进后备箱,\"下午我带你们去海边转转。\"
车子驶离机场,窗外的景色让王轱辘和沈雅琴目不暇接。高楼大厦、绿树成荫的公园、造型各异的住宅...与他们熟悉的青山村截然不同。
\"爷爷,那是悉尼歌剧院!\"王青山指着远处海湾边的一栋白色建筑,\"像不像张开的贝壳?\"
王思远也不甘示弱:\"那边是海港大桥!我和哥哥上周刚爬上去过!\"
沈雅琴惊讶地问:\"爬大桥?多危险啊!\"
梨生笑着解释:\"是有安全措施的观光项目,全程有导游带领。等你们倒好时差,我们也去体验一下。\"
半小时后,车子驶入一个安静的社区。街道两旁是整齐的独栋房屋,每家门前都有精心打理的花园。梨生的家是一栋米黄色的两层小楼,门前种着几棵开满红花的树。
\"这是澳洲特有的金合欢。\"艾米丽介绍道,\"我父母知道你们要来,特意从墨尔本赶来,现在正在家里准备午餐呢。\"
约翰和玛丽听到车声,迎了出来。两位老人精神矍铄,热情地与王轱辘和沈雅琴拥抱。虽然语言不是特别顺畅,但笑容和手势足以表达欢迎之情。
梨生的家温馨舒适,客厅墙上挂满了家庭照片,有梨生和艾米丽的结婚照,两个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记录,还有青山村的风景照。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张大合影,是去年春节在青山村拍的,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玛丽从厨房端出一盘香气扑鼻的烤肉:\"希望你们喜欢澳洲风味。\"
餐桌上中西合璧,既有玛丽准备的烤羊排、沙拉,也有艾米丽特意学做的炒饭和饺子。王轱辘尝了尝烤羊排,肉质鲜嫩多汁,配上特制的薄荷酱,别有一番风味。
\"好吃吗?\"玛丽用生硬的汉语问。
王轱辘竖起大拇指:\"非常好吃!\"
饭后,约翰迫不及待地拉着王轱辘去看后院的菜园。园子里种着各种蔬菜和花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小片绿油油的麦苗。
\"看,这是你给的'青山麦'!\"约翰骄傲地指着那片麦苗,\"长得比本地品种快多了。\"
王轱辘蹲下身,仔细查看麦苗的长势。叶片肥厚,茎秆粗壮,确实长势喜人。他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布袋:\"这是改良后的新品种,更耐旱抗病。\"
约翰如获至宝,立刻就要去播种。两位老人蹲在菜园里,一个比划一个猜,居然交流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沈雅琴在客厅里和玛丽相谈甚欢。艾米丽作陪,两人从育儿经聊到烹饪技巧,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话题。
小麦穗成了全家的焦点,王青山和王思远争着要抱妹妹,连约翰和玛丽也忍不住逗她玩。小家伙一点也不认生,咯咯笑着在众人怀里传来传去。
傍晚时分,梨生提议去附近的海滩看日落。一行人驱车来到海边,金色的阳光洒在蔚蓝的海面上,美得令人窒息。王轱辘和沈雅琴坐在沙滩上,看着两个孙子在浅水区嬉戏,小麦穗则在梨叶怀里好奇地东张西望。
\"真美啊。\"沈雅琴轻声感叹,\"跟画儿似的。\"
王轱辘点点头,握住了妻子的手。海风轻拂,带着咸咸的味道,与青山村麦田的气息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心旷神怡。
梨生蹲下身,指着远处的海平线:\"爸妈,那边就是中国,就是家的方向。\"
王轱辘望着无垠的大海,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走得多远,家永远在心里。就像\"青山麦\",无论在什么样的土地上生长,都带着故乡的基因,永远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