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云散尽,天光重现。灵山之巅,万佛莲台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无量金辉,如同定海神针,将动荡了三十三年的三界乾坤重新锚定。佛光如温暖的潮汐,自灵山为中心,浩浩荡荡涤荡寰宇。所过之处,被魔气侵蚀的山河褪去污秽,显露出劫后的苍凉与坚韧;枯竭的地脉深处,微弱的灵气如同冬眠苏醒的种子,开始重新萌发流淌;倒塌的宫阙在佛光中自行修复着断壁残垣,虽不复往日辉煌,却更显庄严厚重。三界六道,无数饱受魔劫摧残的生灵,无论仙凡人鬼,此刻皆沐浴在这救赎的佛光之中,痛苦的呻吟被抚平,绝望的眼神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种。梵音禅唱不再是庄严的仪式,而是响彻在每一个生灵心底的安宁序曲,宣告着浩劫的终结与秩序的重归。
莲台之上,如来佛祖金身端坐,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慈悲。他目光平和地扫过下方汇聚的仙佛身影——从九死一生赶至灵山的碧游仙子、王母娘娘、玄奘法师,到被佛光唤醒、自三界各处废墟中挣扎而出的幸存仙神,再到那些被魔染又获净化的罗汉、金刚、比丘僧…每一张面孔都写满了劫后余生的沧桑与对未来的虔诚祈望。
“阿弥陀佛。” 如来法音响起,温和却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魔劫已消,乾坤复定。此乃诸佛慈悲,众生愿力,亦是舍身卫道者之大勇。”
他目光转向莲台前方那片空寂的虚空——那里曾是孙悟空燃尽真骨佛魂、化作万佛金光之处。佛祖缓缓抬起右手,掌心朝上,一点纯粹到极致、仿佛蕴含着开天辟地以来所有斗战不屈意志的金色光点,自他掌心缓缓浮现。那光点微微跳动,如同沉睡的心脏。
“悟空。” 如来轻唤,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庄严与慈悯。
嗡——!
随着这声呼唤,灵山上下、乃至整个三界的万佛金光,仿佛受到了终极的牵引,猛地朝着那一点金色光点汇聚而来!无数道细微却坚韧的金色光丝从四面八方涌至,如同百川归海!光点迅速膨胀、拉伸、勾勒…先是璀璨如星辰的骨骼轮廓,接着是流淌着金光的筋脉血肉,最后是那身熟悉的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一个由纯粹佛光与斗战意志凝聚的躯体,在万众瞩目之下,于虚空中迅速重塑!
当最后一缕金光融入,那身影猛地一震,紧闭的双眼豁然睁开!不再是火眼金睛的锐利金芒,而是两轮更加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佛国与浩瀚星空的琉璃金色!一股凌驾于普通佛陀之上、与莲台佛祖隐隐共鸣的浩瀚佛威,伴随着那熟悉的、却更加内敛深沉的桀骜气息,轰然扩散开来!
孙悟空,或者说,涅盘归来的斗战胜佛,脚踏虚空,立于莲台之前!他低头看了看自己金光流淌的佛掌,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那比以往更加磅礴、且多了一种本源掌控感的力量。那颗代表他自身的“无骨舍利”,已深深融入他的佛骨金身,成为他力量的核心源泉。
“悟空,” 如来佛祖的声音带着欣慰,“汝以无骨真性,燃身救世,功德无量。今复汝真身,归位斗战胜佛。汝之本源‘无骨舍利’,乃万佛心核所化,当永驻汝身,为护持三界之金刚利刃,亦为汝通明佛性之无上正觉。”
孙悟空(斗战胜佛)闻言,眼中琉璃金光一闪,并未有太多言语,只是朝着莲台之上的如来,郑重地合十一礼。这一礼,是弟子对师尊的敬重,亦是斗战者对救世宏愿的承诺。他感受到了体内无骨舍利的存在,那不仅是力量,更是责任。
佛祖目光转向下方。碧游仙子青衫染尘,气息虚弱,但眼神清澈坚韧;王母娘娘凤袍虽破,威仪犹存;玄奘法师闭目诵经,周身禅光温润。
“碧游仙子,” 如来声音温和,“汝于劫中,以命护持佛子真灵,青莲涤魔,功德昭彰。今敕封汝为‘妙音菩萨’,掌智慧梵音,度化迷途,协理三界教化。” 佛光中,一顶缀有青莲璎珞的妙音法冠与一根流转智慧清光的玉净瓶柳枝虚影,缓缓落入碧游眉心。她周身气息瞬间变得清越空灵,伤势尽复,对着莲台深深一拜。
“王母娘娘,” 如来继续道,“昆仑镇守,瑶池护法,于魔劫中维系一方净土,功不可没。敕令重掌瑶池,梳理天地灵脉,滋养三界生机。” 王母敛衽为礼,雍容应命。
最后,如来的目光落在人群边缘,那个一身素白、气息微弱却眼神澄澈的女子身上——白莲花。她胸口的贯穿伤在佛光下已不再流血,但脸色依旧苍白如纸,眼中带着深深的疲惫与一丝茫然。她看着莲台上金光万丈的佛祖,看着重生的孙悟空,眼神复杂。
“白莲花,” 如来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因果的悲悯,“汝身陷魔道,造业深重,然迷途知返,于黑暗之源,以残躯行大勇,阻魔夺舍利,其心可悯,其行可嘉。今魔性尽褪,善念复苏。敕封汝为‘净坛仙子’,于灵山八宝功德池畔,涤净尘心,亦涤世间迷惘之魂。待尘心尽净,业障全消,自得圆满。”
一道温润柔和、带着净化之力的白光自莲台垂下,笼罩白莲花。她身上的魔甲残片彻底消散,换上一身素净的白纱仙裙,胸口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留下一道淡淡的莲花印记。一股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平和感洗刷着她的神魂。她抬头望向莲台,又下意识地看向孙悟空的方向,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双手合十,对着如来佛祖深深一拜,眼中含着解脱的泪水,默默接受了这救赎与新生。
如来的目光最终落回莲台自身,那曾经属于乔灵儿的位置。金身的光芒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一个极其细微、几乎无人察觉的淡金色光点,悄然从金身眉心分离,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乘着佛光,无声无息地飘落凡尘,融入下方那片饱经沧桑的大地山川之中。
“佛本无相,慈悲常在。乔灵儿之善念,永驻人间,佑护苍生,是为佛在人间。” 佛祖的声音平静,却道尽了因果。
至此,封赏已毕。灵山上下,梵音更加恢弘。
莲台之下,玄奘法师缓缓睁开双眼,看着身边重聚的弟子——金光内敛、佛威深沉的斗战胜佛孙悟空;扛着九齿钉耙、摸着肚皮嘿嘿傻笑的天蓬元帅猪八戒;沉默寡言、手持降妖宝杖的金身罗汉沙悟净;以及那匹化作人形、俊朗不凡的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小白龙。师徒五人,历经三十三载魔劫,于灵山之巅,终得重聚。
劫波渡尽,尘埃落定。玄奘的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灵山,扫过下方劫后重生的芸芸众生,最终落在身边气质已然蜕变的悟空身上,脸上浮现出澄澈通达的笑容。
“阿弥陀佛。” 玄奘双手合十,声音平和而充满力量,如同历经风浪后的磐石,“三十三年劫波,如梦亦如幻。今日方知,‘涅盘’非为寂灭,乃破迷障,见真如。佛心不死,如暗夜明灯;因果循环,似流水不息。而那照破万古长夜、涤荡魔渊的至真之力…” 他看向孙悟空,眼中满是欣慰与了然,“不在九霄云外,不在莲台金身,而在每一个愿为光明、为苍生、为心中正道,敢于直面黑暗、燃尽己身的…真心。”
孙悟空(斗战胜佛)闻言,眼中琉璃金色的光芒微微一闪,嘴角似乎也勾起一丝极淡、却了悟一切的弧度。他低头,看着自己金光流淌、蕴藏着无骨舍利本源的手掌,又抬眼望向远方,那沐浴在新生阳光下、开始重新焕发生机的壮丽山河。金箍棒化作一道微光,缠绕在他腕间,如同一枚古朴的佛珠。
灵山金顶,佛光普照。浩劫的余烬在风中散去,而新的故事,如同山下初生的嫩芽,已在劫后的土壤中,悄然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