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芙琳那指向“噬源之茧”的最终决断,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投入了一块寒冰,瞬间在庞大的远征军内部激起了剧烈而复杂的反应。恐慌、决绝、质疑、乃至一丝被逼入绝境的疯狂,在不同的舰船、不同的种族之间无声地蔓延。目标从摧毁一个遥远的、概念上的“巢穴”,变更为直面无垠黑暗中一个正在搏动、成长的“癌变核心”,这种视觉与心理上的冲击是截然不同的。
总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凝结出水滴。雷恩取代了原先的推演星图,换上了一幅由先遣队用生命换回的、关于“异常区阿尔法”及“噬源之茧”周边区域的、极其有限但触目惊心的战术态势图。
“‘噬源之茧’本身,根据能量读数与空间扭曲度估算,其物理防御层级超越我们已知的任何天体或人造物。”雷恩的声音如同冰冷的金属碰撞,“常规火力,包括我们最大口径的‘星碎炮’,能否对其造成有效伤害,是未知数。更棘手的是其外围防御。”
他放大了图像,指向那些在“茧”周围如同蝗虫般盘旋、若隐若现的阴影。“这些是击溃先遣队的新型敌方单位,暂代号‘掠魂者’。数据分析显示,它们并非纯粹的物质或能量体,更像是某种…高度凝聚的‘秩序剥离’概念的具象化。它们免疫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常规能量武器和实体弹幕,速度极快,擅长短距离相位跳跃,攻击方式疑似直接作用于目标的‘存在稳定性’——也就是直接剥离其秩序结构,使其崩解。”
此言一出,指挥部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免疫大部分常规攻击,直接攻击存在本身?这几乎颠覆了联盟过往所有的战术体系。
“我们的优势在于,”雷恩话锋一转,指向了己方舰队的几个关键节点,“‘裁决号’及其护卫舰群装备的‘共生秩序场’护盾,被证明能有效抵抗这种‘秩序剥离’攻击,虽然能量消耗巨大。‘秩序锚定’武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掠魂者’的相位跳跃能力。此外,‘巡林客’平台虽然脆弱,但其散发的‘秩序恢复’场域,似乎能对‘掠魂者’产生轻微的‘驱散’效果,如同光明之于阴影。”
“所以,战术核心明确。”伊芙琳总结道,“以‘裁决号’为核心,构成突击矛头,强行突破‘掠魂者’的拦截网,抵近‘噬源之茧’。‘巡林客’平台在舰队掩护下,尽可能前出,其‘秩序恢复’场域即便无法直接治愈‘茧’造成的创伤,也能为我们开辟相对稳定的作战区域,并干扰敌方。所有火力,在抵近后,集中攻击‘茧’的疑似能量节点或结构薄弱处。”
“代价呢?”一位来自凝辉文明的舰队指挥官,其光核闪烁着忧虑的光芒,“‘掠魂者’的数量未知,但绝不会少。我们的舰队,尤其是外围的护卫舰只,在突破过程中,将承受难以想象的损失。这很可能是一场…用舰船和生命堆砌出来的冲锋。”
“我们没有选择。”伊芙琳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指挥官,“要么在冲锋中赌一线生机,要么在等待中看着‘噬源之茧’孵化,然后迎来毫无意义的终结。执行命令吧。”
就在舰队紧锣密鼓地进行最终战术调整,一种悲壮的氛围如同无形的网络连接起每一艘舰船时,“裁决号”医疗中心内,一场关乎灵魂的拉锯战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莉亚娜的生命体征在尖端医疗技术和艾妲团队不惜代价的抢救下,勉强稳定下来,但她灵魂层面那道诡异的“标记”依旧顽固地盘踞着,如同跗骨之蛆,持续散发着微弱的、指向“噬源之茧”的脉冲信号。守林人长老联合数位星灵遗韵的灵能大师,构筑了层层叠叠的生命能量屏障与灵魂迷锁,才勉强将这信号的强度压制到最低,但无法根除。
昏迷中的莉亚娜,其意识并未完全沉寂,而是被困在了一片光怪陆离、充斥着扭曲低语与破碎景象的噩梦之中。她反复“看”到那巨大的、搏动着的黑暗之茧,感受到它贪婪吮吸“源点之鸣”时带来的、令整个宇宙基底都在颤抖的痛苦。她也“听”到了无数秩序被撕裂、被同化时发出的、常人无法感知的哀嚎。
在这种极致的痛苦与混乱中,她那与“源初之海”深度连接的本质,反而让她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妙的、源自“噬源之茧”内部的…“韵律”。那不是“织网者”纯粹的吞噬意志,而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深邃、仿佛来自宇宙诞生之初的…“空虚”与“冷寂”的脉动。这脉动,正通过她灵魂上的“标记”,与她建立着一种单向的、侵蚀性的连接。
她在无意识的挣扎中,断断续续地发出一些模糊的音节,被精密的医疗仪器捕捉并记录。艾妲在分析这些音节时,震惊地发现,其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并非任何已知文明语言的、却蕴含着特定法则意向的“词汇”——“终末回响”。
“‘终末回响’…”艾妲反复咀嚼着这个词汇,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这难道就是‘茧’中所孕育之物的…名讳?或者其所代表的…概念?”
她立刻将这个发现上报给伊芙琳。这个名字,无疑为那未知的恐怖,增添了更多令人不安的想象空间。
远征军主力,在压抑到极点的沉默中,终于迎来了出发的时刻。没有激昂的战前动员,没有绚丽的送行焰火。庞大的舰群如同缄默的巨兽群,引擎喷吐出幽蓝色的光焰,在“铁幕II”一号锚点留守人员复杂的目光注视下,依次驶入超空间航道,义无反顾地扑向了那片已知的、孕育着终极黑暗的星域。
航程在高度紧张中度过。每一次脱离超空间,进行坐标校准和短程跃迁时,所有舰船都如临大敌,探测器和灵能感知全开,生怕“掠魂者”会突然从虚空的任何一个角落扑来。幸运的是,在抵达“异常区阿尔法”外围之前,他们并未遭遇成建制的拦截,只有一些零星的、仿佛侦察兵一样的“织网者”小型单位,在探测到远征军庞大的规模和强大的能量反应后,便迅速隐匿消失。
这反常的平静,反而让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们更加不安。敌人显然已经知晓他们的到来,并且正在“家里”以逸待劳,布置好了陷阱。
当远征军主力舰队最终脱离最后一次超空间跳跃,那片被先遣队用生命描绘出的、充斥着扭曲光芒与压抑感的星域,终于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所有舰船的观测窗和传感器面前。
视觉上的冲击远超任何数据报告。遥远的虚空中央,那巨大的“噬源之茧”如同一个跳动着的、紫黑色的心脏,其表面蠕动的黑暗脉络每一次搏动,都让周围的空间泛起肉眼可见的涟漪,仿佛宇宙的薄膜正在被它强行撑开、扭曲。一种低沉、仿佛能渗透灵魂的嗡鸣,即便隔着遥远的距离和厚重的舰船装甲,依旧隐约可闻,挑动着每一个生灵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而在“茧”与远征军舰队之间,是密密麻麻、几乎望不到边际的“掠魂者”大军!它们如同环绕着死亡恒星的行星带,无声地悬浮着,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冰冷杀意。其数量之多,远超最悲观的预估!
没有警告,没有通讯。就在远征军舰队完成阵型展开的瞬间,那无尽的“掠魂者”海洋,动了!
它们如同被惊动的黑色蜂群,化作一道道扭曲的阴影流光,以超越常规物理定律的速度,向着联盟舰队发起了狂暴的冲锋!虚空仿佛被它们撕裂,留下道道短暂存在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紫色尾迹。
“所有舰船!‘共生秩序场’最大功率开启!保持阵型!火力全开!为了秩序!为了生存!”雷恩的怒吼通过指挥链路传遍全军。
下一刻,寂静的虚空被彻底点燃。
联盟舰队的炮火如同骤雨般泼洒向冲锋而来的阴影洪流。炽热的光束、毁灭性的能量弹、扭曲空间的引力奇点武器…各种代表着联盟科技与魔法巅峰的致命火力,在黑暗中交织成一片绚烂而残酷的死亡之网。
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如同雷恩所预警的,大部分常规攻击穿透了“掠魂者”的虚影,未能造成实质伤害。只有附着“秩序锚定”效果的特定武器和“共生秩序场”本身的范围性秩序稳固效应,能对它们产生影响,使其速度稍减,形体稍显凝实。
而“掠魂者”的攻击则更加诡异致命。它们无视了能量护盾(除非是“共生秩序场”),直接穿透舰船的外壳,攻击其内部的结构与乘员。被击中的舰船,往往没有剧烈的爆炸,而是如同风化的沙雕般,从内部开始无声无息地崩解、消散,连残骸都不会留下。只有被“共生秩序场”保护的舰船,才能在遭遇攻击时,依靠秩序场的稳固性强行抵消那种“存在剥离”效应,但护盾的能量读数也在以惊人的速度下跌。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最惨烈的消耗阶段。联盟舰队如同陷入泥潭的巨象,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外围的护卫舰和驱逐舰,在“掠魂者”疯狂的冲击下,一艘接一艘地化作虚无的闪光,如同短暂燃尽的烛火。
“裁决号”顶在最前方,其强大的“共生秩序场”如同风暴中的礁石,吸引了大量“掠魂者”的围攻。暗紫色的能量束如同雨点般击打在散发着柔和辉光的护盾上,激起一圈圈剧烈的涟漪。舰桥上,能量警报凄厉地鸣响着。
“‘巡林客’平台!前出!展开秩序恢复场域!”伊芙琳的声音在炮火与警报的喧嚣中,依旧保持着惊人的冷静。
数艘体型庞大但防御薄弱的“巡林客”平台,在精锐战舰的拼死掩护下,艰难地向前推进。当它们那空灵而充满生机的“丰饶之歌”场域展开时,效果立竿见影。柔和的光芒所及之处,“掠魂者”的动作明显变得迟滞,其虚影般的身体也仿佛受到了某种压制,变得清晰了不少,使得联盟的火力终于能够更有效地命中它们。
然而,这也让“巡林客”平台成为了“掠魂者”优先攻击的目标。一艘“巡林客”在展开场域后不到三分钟,其护盾就在数十道“秩序剥离”光束的集中射击下过载崩溃,庞大的舰体随即在无声无息中崩解消散,连同上面的操作人员和宝贵的设备,一同化为乌有。
牺牲,在这一刻成为了常态。每一秒,都有舰船和生命在为了靠近那个黑暗之茧而消逝。联盟远征军,正用自己的血肉与灵魂,在这片无光的战场上,谱写着一曲无比悲壮而残酷的牺牲序章。
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向那“噬源之茧”发起攻击的机会。真正的考验,尚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