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皇太后笑了起来:“还真是有意思,平日里请过安以后,这些嫔妃们就不会再来哀家的慈宁宫了。”
“只是今儿个怎么回事?刚走了一个沈昭仪,又来一个荣妃,快把她请进来吧,想必也是刚从马场回来,就直奔哀家这儿了。”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荣妃没有让宫女出去迎接,三步并作两步就走了进来。
她显然是没想到陛下和瑜妃也在这儿,和主位上的苏青青对上了视线,才行礼道:“臣妾见过陛下,见过太后娘娘。”
她穿着一身灯笼袖小袄,下面是干练的长筒绔裤,配了双深色的羊皮小靴,腰间用金丝帛带系紧,看上去完全就是草原格格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像皇城里的宫妃。
圣母皇太后对她也很是喜爱,于是招手道:“快坐下吧,是不是刚从马场回来?”
荣妃点头道:“是呢,工部这几日又采购了一批新马具,臣妾想着反正宫中无事,就带着宫女去骑马了。”
她没有让内务府派新人来伺候,身边都是从小陪着长大的草原仆从,用起来顺手又省心。
说着,台玉儿把手里的斗篷和小马鞭都递给了一旁的宫女,自己找位置坐了下来。
圣母皇太后吩咐道:“去给荣妃做碗羊羹过来,哀家记得她喜欢吃这个。”
“不用了,太后娘娘。”
台玉儿阻止了宫女的动作,摇头道:“臣妾只想来找您商量个事儿,说完很快就走。”
她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苏青青,似乎觉得这事儿没什么好避着她的,于是直接开口道:“臣妾昨日去看望过皇后娘娘,听她说正在准备年关家宴的礼册。”
“只是皇后本就身体不好,礼册一事不仅要派人去各家收集名单,还要派人去内务府准备宴会食材,实在是耗费心神。”
听了这话,坐在她对面的秦瑞轩就明白了荣妃话里的意思,于是问道:“你想和皇后一起分担统计礼册的事情?”
台玉儿点头道:“对。”
她不是一个弯弯绕绕的人,既然陛下已经点明了自己的意图,就没什么好再多说的了,只等着看太后娘娘是否允许便是。
圣母皇太后沉思片刻,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马上拒绝,反而温声问道:“半个月前,哀家就让皇后开始着手礼册的事情,若是你想分担,为何早些时日不说呢?”
按照规矩而言,后宫事务主要由皇后和四妃一起负责,只是正宫娘娘的权利更大些,能够管理所有嫔妃而已。
所以荣妃提出的这个请求,倒也不算是太过逾矩,但是坤宁宫那边,只怕已经快要整理完毕,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了。
台玉儿垂下眼睛,回答道:“入宫第一年,臣妾不想锋芒太露,夺了皇后娘娘的风头。”
“臣妾以前在草原生活的时候,也会和自己的可敦一起筹办宴会,对于类似的事情也算是得心应手。”
“如今正好能够帮助皇后娘娘查漏补缺,看看还有哪里需要臣妾应付一二的,一并把它们解决了,安心等待新年的到来。”
这些日子里,她发现卢意不仅没有如自己所想的那样,逐渐油尽灯枯,反而不知怎么的,脸色也红润起来,说话也有力气了,看上去还能在皇后这个位置上坐个十几二十年。
那怎么行!
台玉儿之所以要入宫,正是看中了陛下身边的人不多,后院关系简单,正妻病得快要死了,唯一受宠的苏青青又是平民出身———
而她自己是草原的二格格殿下,出身高贵,只要进了陛下的内宅,成为后宫之主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为此,她还推脱了自己在草原上的仰慕者,不惜住进牢笼一样的京城,只为了追名逐利,当上一国之母。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皇后的身体居然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这叫她还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
卢意的出身并不比她差。
皇后来自豫州卢氏大族,又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儿,哪怕膝下并无所出,没有子女傍身,只要不出什么大差错,就能长久地在坤宁宫住下去。
她放弃草原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不是为了来当一个普通宫妃的。
如今眼见着卢意的身体越来越好,她也得想些其他的办法,先从小事入手,只有开了协助整理礼册的头,往后再想进一步夺权,也能更加顺理成章。
想到这里,台玉儿心里有了几分底气,只是帮助皇后一起收集名单,想来太后娘娘没有拒绝的道理。
果然不出她所料,听完这些话以后,圣母皇太后点头道:“是这个道理,皇后本就体弱,应该多多休养才是。”
“既然如此,那你就……”
然而太后的话还没说完,一旁的皇帝突然开口道:“没必要。”
此话一出,三个女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了他的身上。
秦瑞轩淡定地端起茶盏,对太后说道:“儿臣看皇后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没必要临时增加一个人手,免得让她寒了心。”
“您既然把任务交给了她,就应当放手让她自己去做才是。皇后马上就要十七岁了,这个年纪的许多女子已经做了族中宗妇,既要管理家里的财务,又要心系与其他家族的往来联系。”
“比起这些活计,皇后只是在宫里整理礼册而已,又不是多难的事儿,朕相信她能做好,更别说还有您和嬷嬷在呢,不会的地方直接来请教您不就行了?”
圣母皇太后是个偏心的墙头草,听荣妃说话的时候,就觉得荣妃说得没错;听皇帝说话的时候,又认为皇帝说得有道理。
更何况面前这男人是她亲儿子,做母亲的自然更偏向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那个,就算台玉儿得她喜爱,也不能越过秦瑞轩去。
听完皇帝说的话,她立刻倒戈了,连连点头道:“陛下说得对,是哀家考虑不周了。”
“荣妃,下次再有其他的宫务,哀家就做主把它们交给你来办,怎么样?刚才在你来之前,哀家已经问过大宫女,人家说坤宁宫那边很快就能把礼册做好,过两日就能送过来呢。”
台玉儿根本就没想过陛下居然会拒绝自己,就连太后也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她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挽回的理由,只能回道:“娘娘说得是,臣妾唐突了。”
她语气里带着几分勉强,苏青青立刻听出来了,这孩子还没死心呢。
当初在王府里的时候,台玉儿就来找过自己,想要借着苏青青的恩宠上位,本以陛下登基以后,她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只不过如今看来,这位格格还是想当上皇后,成为一宫之主。
苏青青站起身来,对着太后行了一礼,笑道:“时候也不早了,臣妾刚从佛山寺回来,带了一身风寒,怕传染了您,就不在您这儿用晚膳了。”
圣母皇太后刚刚拒绝了荣妃的要求,现在也不好多挽留瑜妃,本想着从她这儿问问有关太皇太后的情况,眼下只能另寻时间,让她过来请安了。
于是太后点头道:“行,那你回吧。”
“哀家再叫个太医,去给你请个平安脉,你如今怀有身孕,平日里也要多多注意身体。”
苏青青笑着答应下来:“臣妾多谢太后娘娘关怀。”
秦瑞轩见了这情形,原本准备起身和她一起离开,结果瑜妃看都没看这边一眼,径直往荣妃那边走去,温声问道:“妹妹要不要去本宫那里坐会儿?”
陛下:?
台玉儿抬起头,看向面前容貌出众的女人,回想起两人先前的交情,便出声答应了下来:“好,我陪姐姐一起回去。”
——————
离开慈宁宫以后,两人在前面慢慢走着,宫女和太监们不远不近地跟在身后,保持了一段距离,以免听见主子们的谈话。
来年就要选秀了,如今四妃的位置已经占了三个,只等新人进宫以后,看看有没有容貌家世出众的女子,能够拿下这最后一把妃子的交椅。
二长公主温宁马上就要大婚了,比起年年都有的除夕家宴,她的婚事显然更得礼部的重视。
只见对面来了几名年轻的禁军,远远地见到两位主子,立刻单膝跪下,低头行礼道:“属下见过两位主子。”
按规矩来说,后宫里不应该出现外男才对。
苏青青环顾四周,发现她和台玉儿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宫道附近,这条路从东门往西延伸,切断了南北的通路,一直通向二长公主的宫殿。
台玉儿见身边人没说话,于是开口道:“起来吧。你们这是往哪儿去?”
“回娘娘的话。”
带头的禁军恭敬道:“花丞相为了祝贺二长公主的婚事,派人从南方运来了一座贵重的屏风,属下几人正要去宫道口迎接,帮公主殿下把东西抬回去。”
苏青青问道:“公主殿下呢?这几日怎么没看见她,莫非人不在宫里?”
禁军道:“这…属下就不大清楚了。”
公主的私人行踪对外向来是保密的,就算他们知道,也不能轻易告诉他人。
听了这话,苏青青就明白了,笑道:“行,本宫知道了,你们去吧。”
目送禁军离开以后,台玉儿才问道:“你和公主殿下关系很好?我先前也听说过你们之间的传闻,你是二长公主的救命恩人?”
“多久之前的事儿了,没必要再提。”
苏青青道:“反而是你,刚才在慈宁宫说的那些话,连我都听出了其中的意图。”
“若不是陛下出言阻拦,等过几日太后娘娘回过味儿来,往后有你吃不了兜着走的时候。”
台玉儿耸了耸肩,无所谓道:“前些日子是草原的火把节,我父王专门派人送了五万两白银进京,作为节日贺礼呈给陛下。”
“太后头上插着的,手上戴着的,身上穿着的,每一样都少不了草原的进贡,就算被她发现了又怎么样?总不能就因为这些小事,还专门来治我的罪吧。”
五万两白银,真有钱。
苏青青不再劝说,转开了话题道:“太皇太后娘娘只允许我回宫过个年,等到亲耕礼结束以后,还是要回佛山寺去的。”
“来来回回的折腾着干啥?我先前就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跟着太皇太后下江南去,那边的天气湿冷,反而不利于养胎。”
两人来到明光宫外,门口站岗的太监见到主子们回来,连忙行礼道:“奴才见过瑜妃娘娘,见过荣妃娘娘。”
苏青青带着台玉儿进了前殿,笑道:“也不能这么说,南方的饮食还是很好吃的,我刚回宫两天呢,就开始想念那边的鱼香肉丝和佛跳墙了。”
小莲和另外的宫女立刻迎了上来,给主子们递上暖炉和围手,取了她们的斗篷带下去,掸掉灰尘挂在暖盆上,慢慢烘干上面的冷气。
然而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
只见一个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见到苏青青的人影,立刻扑倒在她的面前,急切道:“娘娘,不好了。”
苏青青低头看向他圆乎乎的脑袋,问道:“什么事?”
小太监小心地看了荣妃一眼,台玉儿会意,立刻转身和小兰一起往屏风后面走去,暂时避开他们的谈话。
直到余光里没有了台玉儿的身影,小太监才压低了声音道:“边境传来消息,骠骑将军和苏参将两人似乎是寻到了先太子的踪迹,如今正往宫里递信,请陛下派重兵前去支援。”
听完这话,苏青青忍不住皱起了眉毛,道:“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小太监道:“应该是三日前。”
“朝廷上众臣知道这件事以后,纷纷上书请陛下出兵,如今山河刚定,大家都不想再多生事端,若是先太子起义反扑回来,只怕京城又要陷入动荡之中。”
“只是……”
小太监把头埋得更深,低声道:“消息虽然传回来了,但根据我师父所说,夹在军令里面的还有一封家书,是寄给娘娘您的。”
苏青青一愣:“你师父是谁?”
“回娘娘的话,奴才的师父正是陛下身边的一品掌印大太监,赵忠和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