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瑜将奏折批阅好后,便直接交给了周公公身边的一个干儿子。
这干儿子由两名禁军护送回宫,直到将奏折完完全全的送到皇帝沈衍的桌子上。
皇帝从沈长洪送来的奏折中抬头,将奏折扣上,丢在一旁。
拿过沈知瑜批阅的奏折,刚一翻开,还未仔细去看,便瞧见沈知瑜的字,练的同他的字,竟然如此相像。
不过若是细看,依旧能看出,两人的字还是有不同的。
沈知瑜的字,自小是学的他的,虽然渐渐开始接近,但自她长大后,见识过很多事情后,对于写字也多了她自己的风格。
“字不错。”
周公公微微看了一眼,又连忙低下头,默默磨墨。
“所求合理,但需要提供证词......”
皇帝是沈衍默默读着,眼里满是赞赏。
直到将沈知瑜批阅后的奏折全部看完,皇帝沈衍长长呼出一口气。
看沈长洪写的批注,他硬是压了心上一个石头,已经开始疑惑,难道沈长洪只能这样了吗?
如果这样,他怎么敢将国家托付给他。
不过好在,沈知瑜真不愧是郑瑾瑜的孩子,同她一样聪慧,对于朝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若是日后......
“你去将朕私库里的狼毫笔,取来。”
“是,陛下。”
周公公离开后,皇帝沈衍舒了心,虽然现在看来沈知瑜对于奏折上的一些观点,尚且稚嫩,但并不偏离主题。
能写成如今这样,已经很不错。
日后,皇帝沈衍已经打定主意,日后多教教沈知瑜。
他曾说过,会让沈知瑜一辈子平安喜乐,长乐未央,他必须要让沈知瑜在朝中有一定地位,从而在他不在后。
依旧能靠她自己的能力,在朝中立足。
他身为皇帝,深知皇命朝夕令改的多的是,如果只靠给沈知瑜颁下免死金牌,是没有用的。
另一边。
距离陈留还有十公里的地方,沈厌他们停了下来。
沈长赫骑马来到沈厌的马车外,“阿厌,还有十公里便到了,为何要停下?”
何不一鼓作气赶到陈留,再休息。
沈厌撩开帘子,抬手指向远方,“四哥,你看那边,都是稻田。”
若沈厌不说,沈长赫还尚未注意,这下,顺着沈厌的目光看过去,果然,那边山脚下便是稻田,远远看去,还能看到这稻田里还有耕作的农户。
这陈留不是遭了蝗灾,怎么还会有稻田?
几人骑着马过去,等走近,沈厌才发现,非也,这稻田的稻穗少了很多,上面的叶子也是被啃的剩下脉络。
几人看到的农户,不过是穿着农户衣服的稻草人,沈厌皱起眉。
“四哥,我们进城吧。”
沈长赫点了点头,本次来陈留,他的任务便是保护沈厌,沈厌自然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沈厌需要帮助,他也会出手。
不过出发前,沈知瑜偷偷交给他一封信,上面写着,让沈厌自己做决定,若出现实在错误的事情,再加以阻拦。
她既然这次放手了,她便要沈厌能够成长起来,成长到做一个真正的储君。
一个让百姓敬仰,能为百姓做实事的储君。
这才是沈知瑜真正希望的。
而沈长赫在看到信后,心里莫名触动,他知道一个人若是想快速成长,便是要离开能遮风挡雨的臂弯,当看到沈知瑜有如此先见之明,内心更加敬佩沈知瑜。
为何沈知瑜不是男子,如果是,那这世间的男子,怕是没有几个能跟她比较的。
这储君之位,根本不需要争,在她出生后,便是她的。
这是沈知瑜的魅力,只要接触她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沈长赫将沈厌抱上马,沈厌轻轻拍了拍马,一声清脆:“驾!”
“直接前往陈留城!”
“是!六王爷。”
沈长赫的那些兵,应声回答。
随后,众人便骑马跟了上去,鹤翎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着众人骑马扬起的尘土,不由得扇了扇。
不过,在看到沈厌骑在前面,意气风发的样子,他勾起唇。
“这臭小子。”
半刻钟后,众人便赶到了陈留。
沈厌一眼便看到了在城门下坐着的农民,三五个坐在一起。
而这些人,看到沈厌和身后的官兵,先是站起身,随后忌惮的看了看沈长赫,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贵人!救救我们!”
“观世音菩萨啊!来大善人了!快救救我们吧,给口饭吃吧!”
沈厌哪里见过这阵仗,紧紧握住腰间的玉佩。
沈长赫骑马站在沈厌身侧,“没事,往里走,等找到县衙再说。”
沈厌点头,他明白沈长赫的意思,在城门口的百姓不少,若擅自将马车里本就不多的东西拿出来,不仅没有用,还容易引起动乱。
而此时此刻,饿着他们便好。
沈长赫身后的士兵下马,拦住众人,让沈厌和沈长赫他们进城。
等进了城,众人也没有时间停下看看,直接前往县衙。
县衙门口的百姓更多,沈长赫只是扫了一眼,便直接选择就地停下,安排人在此地守着马车和东西。
他和沈厌,还有鹤翎去县衙探探。
鹤翎从马车里走出来,伸了伸懒腰,走到两人身前,拦腰抱起沈厌,三两步,便翻过了县衙。
沈长赫皱眉看了一眼,便也跟着跳进去。
“你们是谁?”
一名未出阁的女孩,坐在树下看到三人跳进来,吓了一跳,直接站起来。
鹤翎放下沈厌,便准备上前,直接将女孩劈晕。
沈长赫:“鹤翎,姑娘,你是谁?”
“是我在问你们,这是我家啊。”
“那你是县令的......”
“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