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厌坐在马车中,看着渐渐看不到的京城,便将视线放在了鹤翎身上。
“鹤翎哥哥,你不是会骑马吗?为什么不出去骑马。”而是选择和他挤马车。
鹤翎扭了扭酸痛的腰,“啧,这马车不比骑马舒服多了。”
沈厌摇头,“马车不舒服,骑马能看见广阔的风景,坐马车只能通过这个小窗户,去看小小的风景。”
鹤翎看到沈厌眼中的期待,绝情的摇了摇头。
“你想的美,六王爷,殿下可是吩咐了,一定要照顾好你,你呀,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在马车里。”
鹤翎说罢,便闭上了眼睛。
沈厌撩开帘子,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给鹤翎听。
“哎!”
“哎!”
“哎!”
接连叹了三声后,鹤翎终于忍不住睁开眼睛。
“六王爷,你此去的路上会有诸多危险,坐在马车里,才是最稳妥的。”
“非也,马车这么大,远处的人一眼便能瞧见,这马车才是最重要的,我若是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抓住马车里的人。”
沈厌说的不无道理,鹤翎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头。
“不行,不行不行。”
沈厌继续说:“我就算骑马,也不会骑很长时间的,再说,周围有皇兄他们保护我,还有武功高强的鹤翎哥哥,一定会没事的。”
沈厌除了想看看风景外,便是想记住看过的风景,路过的地方。
他本就是生长在山里的孩子,对这沿途的青山绿水本就有向往,再者,他心中清楚,如果真的有人想害他,也不会在他还未到地方,便对他下手。
这无疑会引起皇帝生疑。
只要有些脑子的人,便不会在这个时候害他。
鹤翎掀开帘子,看了看位置,“六王爷,先睡会儿,等睡醒了,再出去玩。”
沈厌:“......”
算了,不去就不去。
沈厌拿出纸笔,将马车中的桌子收拾好,便将纸放好,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鹤翎微微睁开眼睛,瞧见沈厌在做什么后,安心的闭上眼睛,开始睡觉。
昨天他一想到要离开他睡的锃亮的屋顶,便心中悲伤。
沈厌在纸上写好计划,自到了陈留后,便先按照现在计划好的执行,至于其他的举措,需要到了当地,真正看到灾害,才能解决。
沈厌脑海中开始回忆同师父师伯们当时教授的知识。
记得那是一年秋季,师伯种下不少麦子,等到收获的时候,出现了一堆蝗虫。
当时师伯做的是,师兄弟们所有人都出动,在麦子还不到最好收获的时候,将它们全部割下来,拿回粮仓。
但是师伯说:“人力想阻止蝗虫不祸害庄稼,很难,只有尽快先将庄稼收割,若是舍不得,那之后损失便不止这些。”
之后,师伯便在一天夜里,一把火将庄稼立在地里的杆子,烧了个干净。
那个冬天,沈厌日日都需要和师伯上山砍柴。
印象深刻,不过好在,及时砍柴,再加上粮食收的及时,那个冬天和往年冬天也没什么不同,同样熬过来了。
这个方法可行。
可难的是,如何让大楚的百姓遵从,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想到这里,沈厌不由得再次叹气。
鹤翎啧了一声,睁开眼睛,“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多愁善感!好了,原地休息一会儿,休息好了,你就骑马赶路。”
队伍停下。
沈厌跳下马车 直奔沈长赫的方向。
“四哥!”
“哎!坐马车可累了,下来运动运动,蹬蹬腿,按照目前的速度,大概后天就能到。”
“四哥,我想骑马,不想坐马车。”
沈长赫看向马车里走出来的鹤翎,微微皱眉。
“好,若是马车不舒服,便骑马,皇兄都会护你安全。”
沈厌点了点头,他喜欢这个带着点异域风情的四哥,微微泛黄带卷的头发,眼睛也是淡淡的褐色,同他的不同。
身材也比一般人要高大不少。
“四哥,你练武练了多久?才能变成现在这样。”
沈长赫看到沈厌崇拜的眼神,直接抱起他,将他放在马背上。
“练武要是想快速成长,躲在后院日日重复那一招一式是没有用的,唯有真刀真枪的杀上几次。”
沈厌认同的点头,“对,那等有时间了,四哥和我对打。”
沈长赫揉了揉沈厌的脑袋,朗声答应:“好!”
皇宫中。
皇帝望向屋顶,“下来。”
一名黑衣男子出现在大殿上,“陛子。”
“派了几人跟着?”
“回陛下,派了三人,分别是五六七,他们三人,他们三人最适合跟踪和在暗地保护。”
“有任何消息随时告诉朕。”
“是,陛下。”
话音刚落地,暗卫便没了踪迹。
皇帝沈衍将目光落在奏折上,随意翻开一本。
上面用炭笔写的,是沈长洪批阅的意见。
沈衍从头到尾,先是将奏折看完,再去看沈长洪给出的意见。
一个关于宫殿年久失修的奏折,沈长洪的意见是,将宫殿拆了。
?
至于为何,沈衍脑子里冒出原因。
既然宫殿年久失修,那便直接拆了,这样就不用修了。
也是个主意,另辟蹊径。
皇帝沈衍手拿朱笔,在一侧批阅。
周公公端着药汤进来的时候,瞧见的便是眉头紧锁的皇帝。
“陛下?”
“明日将这些奏折,分为三份,一份送往三王爷那里,经他批阅后送回来。
至于剩下的两份,直接送到朕这里来。”
本来批阅奏折就累,还要看一遍沈长洪的批阅意见,更是累的眼睛疼。
他说的话金口玉言,不能收回成命,只能少让沈长洪批一些,不然他会更累。
周公公点头。
“今日沈厌出城,是长乐送的?”
“是,陛下,长乐公主一直到六王爷的马车瞧不见,才回府。”
皇帝沈衍的视线落在奏折上,“从明日开始,送一份奏折到长乐那里,别让人知道。”
周公公睁大眼睛,恍惚间明白皇帝的深意,连连点头。
陛下这是要栽培长乐公主殿下,这从古至今可从未有哪个公主,在皇帝在位期间批阅奏折。
这是考验,同样是信任。
周公公心中对沈知瑜更是尊敬,能得皇帝宠爱是本事,但是能让皇帝开辟先例,让她批阅奏折,才是最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