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瑜的公主府门很大,除却一个大门以外,两侧还留有比大门稍小的侧门。
搬着箱子的小厮们,从侧门进入,并不会影响前来祝贺的客人。
“落轿!”
“新郎接新娘下轿!”
李鹤川站在轿子前,将手伸进轿子内,声音沉稳,“殿下!可以下轿了。”
沈知瑜看着出现在眼前的那只手,不由得笑了笑,伸出手,搭在上面,随后,她便顺着李鹤川的力度,稳稳的走出轿子。
周围围观的人极多,寻常百姓最多了,他们都翘首以盼的盯着这一对新人,在他们眼中,这可是大理寺卿和长乐公主啊!
一个是文人眼中的文状元,值得将他的笔拿回去祭拜祈求的。
一个是当朝最尊贵的长乐公主,如天仙一般的人,虽然他们瞧不见沈知瑜被盖头盖住的容颜,但光凭沈知瑜站在那里的身姿,他们便认为,那是仙女。
这更不要说,李鹤川和沈知瑜本次婚宴,不仅在公主府设宴,在这京城中最大最繁华的那条路上,同样设宴。
他们两个邀请所有人参加,要接受所有人的祝福。
人群中有一名身穿素衣的女子,拉扯住一旁的妇女,“你们去做什么?”
妇女开心的说:“我们啊,去吃饭啊!长乐公主可是个大好人,今日让我们这些围观的人,都能吃上喜宴,就在那边!”
顺着妇女手指的方向看去,她果然看到一排一排的桌子,而且有一些已经坐满人。
百姓没有出现争抢,只有脸上喜悦,周围一片其乐融融。
“姑娘!你不去吗?那可是有名的百姓楼做的喜宴。”
女人冷冷的声音,“我不去,有何可去,不过是个小小的婚宴。”
“你不去我去,还小小的婚宴,真会吹牛!”
妇人深深觉得,这婚宴已经极大了,比得上皇帝结婚的婚宴。
毕竟皇帝的婚宴,她没去过,她想也就这样了。
当时皇帝的婚宴,她可没吃上席,一定是婚宴不咋地,菜不行,这人也是奇怪,瘦成猴子了,还嘴硬不吃。
妇人边想边快步上前,挤到一个位置。
女子的视线从这边转移到公主府,此刻的公主府门口人已经少了很多,女人怕被人认出来,便遮掩了脸,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就转身离开。
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公主府内。
新人已经开始准备拜堂了。
沈知瑜和李鹤川站在堂中,周围满是这京都有权有势之人,无论是皇宫贵族,亦或者是朝中大臣,此刻站在这里,目光一致的盯着这一对新人。
皇帝沈衍坐在堂前,一边坐着的是李鹤川的母亲。
李母有些拘谨,毕竟身侧可是皇帝,按照规矩,她不过是商户,实在不能跟皇帝坐在一处,可今日她还必须坐在这里。
毕竟高堂拜的便是父母双亲。
李鹤川和沈知瑜两人,随着周公公的一声。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两人按照声音指示,一个接一个的拜礼。
直到夫妻对拜,两人朝着对方的方向缓缓转身,李鹤川看着眼前的红盖头,眼里是控制不住的喜悦。
终于,终于,沈知瑜是他的娘子了!
郑裕泽看着两个稳稳站着,迟迟不对拜的两人,不免有些疑惑,提醒道。
“这夫妻对拜我可是听过一个说法,谁拜的低,谁日后便持家。”
沈知瑜浅浅笑着。
两人便拜了下去。
李鹤川更低些,在他们江南,成婚的习俗中,夫妻对拜中,谁拜的低,谁便要多包容多承担一些。
他不愿沈知瑜受苦,所以他要拜的低。
“送入洞房!”
李鹤川终于能稳稳的拉住沈知瑜的手,搀扶着沈知瑜走出大堂,便倾身抱起沈知瑜。
“殿下,微臣抱你!”
沈知瑜戴着盖头,走起来麻烦极了,再者,这婚服实在庄重,拖拉着重极了。
但这不是最重的,最重的是沈知瑜头上的凤冠,实金打造,直压得沈知瑜低头。
有了李鹤川抱着,她倒是轻松一些。
不过这一幕,落在宾客眼中,都出奇一致的认为,这是驸马等不及了!
真没深沉。
两位新人离开后,这喜宴也就开始了。
不过,皇帝也要走了,他的身份留在这里,不仅会影响这喜宴的气氛,让众人不能尽兴,再者,他想回宫了。
去同皇后说说今日的大喜事,让她也开心开心。
他们的女儿长大了。
已经成婚了,日后便是个大人了。
成婚的对象,也是个人中龙凤,颇有才能。
另一边,李鹤川抱着沈知瑜进了婚房,稳稳的将沈知瑜放在喜床上。
随后,喜婆婆便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众侍女。
“请驸马掀盖头!”
李鹤川接过玉如意,手指摩擦着上面的龙凤纹,视线落在沈知瑜盖头上。
上面绣着“凤鸾和鸣”。
两者交相呼应,李鹤川嘴角是压不住的,用玉如意轻轻挑起盖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渐渐露出的脸。
周围的侍女高声:“如意挑起红盖头,皇家姻缘万年长。”
“请公主赐驸马笺!”
沈知瑜微微抬眼看着李鹤川,一身红衣,俊美极了。
从秋水那里拿过驸马笺,稳稳的递给李鹤川。
李鹤川双手接过,并行礼,“效忠皇室,善待公主。”
“请公主驸马行结发礼!”
两名侍女上前,一人手拿一把剪刀,在两人的头发上剪下一缕青丝,用红绳系在一起,最后放入银盒中,便是礼成。
随后,便是喝合卺酒。
两人手中拿好用金线连在一起的金镶玉卺杯,随着周围的声音共饮。
“伏以夫妇之道,始于合卺,今请公主、驸马饮合卺酒,永结同心。”
两人同时举杯,各饮杯中酒的一半。
初饮后,两人将卺杯交换。
周围唱:“杯盏相交,夫妇相亲,甘苦与共,永世不分。”
两人将对方杯中剩余的酒一饮而尽,饮毕将空杯交予喜婆,喜婆高举杯盏展示,以示 “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