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沈知瑜已经提前同李鹤川商量好,今日上朝,她便要让沈静乐不再是公主。
就算是逼父皇沈衍,她也要如此做。
若是沈静乐没了这身份,是不是就容易处置些。
“上朝!”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沈知瑜手拿奏本,身上穿着红底金丝线镶嵌的官袍,这是新做的官服。
夏款,用的是极好的薄纱料子,穿着不会热,还能阻挡太阳照射。
“儿臣有事要奏!”
沈知瑜淡淡看了一眼沈长洪,随后目光灼灼的看向坐在高台的皇帝。
今日是这段时间沈知瑜第一次上朝,皇帝以为沈知瑜已经不再捉着沈静乐不放,没想到还是躲不过。
“何事?若和政务无关,下朝后来找朕。”
沈知瑜躬身,“儿臣所奏之事,实属政事。”
“那你说来听听。”
“儿臣要奏妙音公主沈静乐,杀害郑府子嗣,犯了七出之罪中的善妒,致使图雅公主至今仍卧病在床。”
皇帝沈衍眨了眨眼睛,“你继续。”
“儿臣以为,两位公主身份特殊,自当一视同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妙音公主亦然,请陛下按大楚律法,让妙音公主对所做之事,付出代价。”
皇帝沈衍皱了皱眉,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注视着沈知瑜,一直没有说话。
李鹤川开口提醒众人。
“请圣上决断!”
众大臣中班不少拥护李鹤川,拥护沈知瑜的人,纷纷站出来,高喊。
“请圣上决断!”
皇帝沈衍叹了一口气,看来沈静乐他是护不住了,但总归要留她姓名。
沈知瑜没有将事情的真相全盘托出,只是说了沈静乐善妒,害死了未成型的孩子。
更没有说图雅和郑裕泽跳下悬崖,有沈静乐的手笔。
只是按照七出之罪罢了。
罪不至死。
“那长乐你来说说,按照大楚律法,应当处以妙音何处罚?”
“父皇!妙音可是公主!”
沈长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众大臣中瞬间发出小声的讨论声。
“确实啊,妙音公主可是公主,这皇宫贵胄跟咱们自己无能同罪!”
“不能吧!”
“那你听听三王爷的话,什么叫妙音可是公主,这不就是说了,公主不与庶民同罪。”
......
此类的声音越来越大。
原本沈静乐不至于受什么大的刑罚,现下因为沈长洪的一句话。
沈静乐是非要受大罚不可。
皇帝沈衍如看傻子一般看向沈长洪,沈长洪全然未知,倒是瞧见沈衍看他。
瞬间挺直了脊梁,觉得父皇这是赞扬他。
“父皇,妙音并非善妒,她是为大楚啊!”
“哟!害人性命,竟然还能换句话说,三王爷不妨说说你的观点。”沈知瑜淡淡笑着,静静看着沈长洪作死沈静乐。
“图雅公主可是匈奴人,她若是生下孩子,那孩子一定带着匈奴国人的血,同咱们大楚不会是一条心,日后更不会为大楚效力。”
沈长洪也觉得自己此话有理,更是朝前走了两步,站在沈知瑜身侧,看着沈知瑜说完接下来的理论。
“所以,既然不是能为大楚的人,早些没了不是更好,也免得他日后降生,咱们白白培养出一个白眼狼来!”
“哈哈哈哈哈!”
“你笑什么?”沈长洪不可置信的看向沈知瑜。
沈知瑜捂着肚子笑个不停,直到片刻后,方才停下。
抬手便给了沈长洪一个大大的巴掌,沈长洪被打懵。
“本宫打你,是因为你蠢!想来文武百官,就连父皇都这么认为,本宫打你没错。”
“你,你胡说!父皇!你要为儿臣做主啊!”沈长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皇帝沈衍生无可恋的闭上眼睛,薄唇微启,“蠢货!”
沈知瑜:“你一定不知道为什么吧,不如本宫告诉你,你好好听着,日后可不要犯了。
你口中的不是大楚子嗣,日后不会为大楚效力,这是连街边三岁儿童都不会说的。
沈长赫,当今四王爷,宸贵妃娘娘和父皇的四子,宸贵妃娘娘是柔然国的公主。
你怎么不说在外征兵打仗的四王爷,不为大楚效力,该杀呢!”
“再者说,图雅身为匈奴国的公主,她腹中的孩子自然是有着两国血脉,是两国联盟的见证。
有了他,两国的联系才会更加紧密,所以,妙音公主此举乃是破坏两国关系,该重罚!”
沈长洪可不置信说张开了嘴,不知道要说什么,脑子里乱乱的。
他想反驳沈知瑜,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
皇帝沈衍见沈知瑜句句有理,便知道今日,此事是一定要有个了断的。
“郑怀瑾!你来说说,你公子是否会同意与妙音和离?”
舅舅郑怀瑾从人群中出来,拱了拱手,“臣这里有郑裕泽的手书,特地带来,呈与陛下看。”
“周公公!”
周公公走下台阶,接过舅舅郑怀瑾手中的信,拿着走到皇帝面前,将信递过去。
皇帝沈衍打开后,扫了一眼,便将信给了周公公。
“读给他们听听。”
“微臣郑裕泽与妙音公主沈静乐,本就是一段怨偶,当初因误会在一处,早就相看两厌,现今,妙音公主又毒害郑家子嗣,按郑家家规,实该休妻!
微臣身份地位,万不敢提休妻,还望圣上赐下和离书,允我二人和离,自此婚嫁,两不干涉。”
皇帝沈衍站起身,“都听到了吧,他们二人不合适,倒是朕当初赐婚的错了。”
“好,朕便将这和离书,给了。”
“陛下圣明!”
......
等着众大臣拍完皇帝沈衍的马屁,沈知瑜向前一步,拱手继续。
“儿臣替郑裕泽谢过父皇,父皇圣断,但若只是和离,想必匈奴国并不能满意。”
“是啊!长乐公主所言在理。”
“对啊对啊!”
沈知瑜轻磕两声,“儿臣以为,撤销妙音公主的公主称号,再请妙音前往寺庙清修,为那无辜的孩子祈福。”
这不算重罚!
但对于沈静乐确实重罚,她一生待在京城,是不愿意去穷困之地的。
皇帝沈沈衍思索一番,沈知瑜提出的两点都是可行的,刑罚不过重,又能向天下表示。
他作为皇帝的一视同仁。
“好!此事你看着办吧。”
“儿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