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纪神色一凛,似乎有所发现,迅速将火把凑近地面,仔细查看后说道:“瞧这地面,有不少新鲜的脚印,浅的脚印步伐较小,应该是孩子们的,深的脚印间隔较大,估计是押送之人留下的,这些脚印如此杂乱,应该是孩子们被匆忙带走时留下的。”
李羡安蹲下身子,顺着脚印的方向看去,“这些脚印虽然杂乱,但方向明确,只要我们顺着这些脚印追查下去,想必就能找到孩子们究竟被带到了何处。”
三人沿着脚印的方向前行,却走到了左侧的通道中,继续深入,眼尖的苏璃月发现墙壁的一侧有异样,仔细一看,竟是一个隐秘的通道入口。
入口处十分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周围的石壁上有不少新的划痕,像是有人匆忙间攀爬所致。
“看来孩子们就是从这里被带走的。”苏璃月说着,就要往通道里走去。
李羡安抬手拦住她:“小心为上,这地方如此隐秘,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陷阱。”
他弯腰从地上捡出一枚石子,朝着通道内扔去,石子落地,传来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通道里格外清晰,并未触发什么机关。
三人这才依次进入通道,通道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更加难闻的气味。
他们举着火把,缓慢前行,火把的光芒,在潮湿的石壁上反射出诡异的光影。
通道弯弯曲曲,时而狭窄得仅能侧身通过,时而又稍微宽阔一些,但也不过能容纳两人并肩。
就这样走了一段路后,前方出现了一道微弱的光线。
三人加快脚步,朝着光线的方向走去,当走出通道时,发现身处一片荒废的庭院之中,四周弥漫着一股死寂的气息。
庭院里杂草丛生,房屋被大火烧过,留下一片焦黑的废墟,房梁横七竖八地躺着,破碎的瓦片散落一地,显得有些凄凉。
但从残留的地基轮廓,以及部分尚未完全坍塌的结构来看,这里曾经应该是一座类似塔楼的建筑。
“这是什么地方?”杨纪皱眉打量着四周。
“这是我姨母家的家庙塔。”苏璃月说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经她这么一提醒,杨纪与李羡安顿时恍然大悟。
王家与娄家只有隔着一条巷子,而王家闹出了白衣女鬼事件,谣言传开后,吓得百姓避之不及,这片区域沦为了无人敢涉足的禁地。
如此一来,自然不会有人察觉到这条地道。
李羡安点头道:“这条地道连通了王家与娄家,看来你姨母一家半年前突然走水,背后怕是另有隐情,只是如今娄济仁已死,想要调查清楚,不太容易了。”
杨纪握紧拳头,面色凝重:“不管怎样,当务之急是找到孩子们。”
三人在庭院中继续沿着脚印前行,绕到了家庙塔后侧,这里是一堵围墙,正对家庙塔的地方有一道门。
此刻是打开的,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穿过那扇敞开的门,步入了一条静谧的巷子。
脚印到这里开始变得凌乱,也消失了,留下的是一道道颇深的车辙印,似乎是在不久之前,有多辆沉重的马车停留于此。
杨纪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车辙印,一边观察一边说道:“这些车辙印很新,泥土还未完全风干,从车辙的宽度和深度来看,这些马车装载的货物不轻,很有可能就是孩子们。”
李羡安道:“娄济仁背后是四海商会,之前在悦来轩时,我留意到四海商会的马车,车厢高度远超普通马车,足有一倍之多,那时只当是商会用来装贵重物品,并未深究其原因,但结合当下种种迹象,那特意加高的车厢,分明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将孩童偷偷运出城而设计的。”
苏璃月柳眉倒竖,眼中满是愤怒:“这群恶徒,竟然如此处心积虑,一定要抓住他们,让他们付出代价。”
杨纪站起身来,目光看着车辙延伸的方向:“我们顺着这些车辙印追下去,绝不能让他们将孩子运出城。”
三人沿着车辙印快步前行,发现这些车辙印是往东城门而去。
李羡安转头看向杨纪,说道:“杨兄,四海商会车队的人都是些江湖好手,仅凭我们三人怕是拿不下他们,依我之见,你速去娄府,将衙役都召集过来,我们的胜算能大些。”
杨纪也觉得李羡安言之有理,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李兄、苏姑娘,你们务必小心,我这就去!”
他说完,转身朝着娄府的方向而去。
余下的李羡安二人则沿着车辙印继续追踪,不敢有丝毫耽搁。
李羡安心里清楚,四海商会有那名武功高强的杀手存在,他们想要硬闯,守城士兵根本拦不住。
随着离东城门越来越近,周围的气氛也愈发紧张起来。
不多时,他们便看到了东城门高大的门楼。
城门开着,却有一排顶端尖锐的栅栏横亘在前,截断了人们的去路,七八个护城守卫身披铠甲,手持长枪,不许任何人出城。
百姓们怨声载道,抱怨声此起彼伏。
“这封城封得太突然,我全家还指望我卖货糊口呢!”
“约好的生意泡汤了,损失谁赔?当官的一句话,咱百姓就遭殃!”
想必是事情紧急,周崇发出命令封城命令后便前往娄府,还没来得及与护城士兵解释缘由。
人群后方,几辆马车停驻,四海商会的旗帜迎风飘扬。
每辆马车周围都簇拥着不少人,个个神情警惕观察周围,队伍最前方,一匹高头大马上,端坐着一个身着黑色劲装的人。
厉锋身姿挺拔,面容冷峻,散发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前方人群中挤出来一个人,向马背上的人说道:“厉先生,这些护城士兵说今日城门关闭,任何人都不让出城。”
厉锋目光微凛,冷冷问道:“你说了我们是四海商会的人了吗?”
“说了,但他们依旧不肯放行。”
李羡安和苏璃月躲在一旁的角落里,仔细观察着情况。
“看来孩子们应该就在这些马车里。”苏璃月压低声音说道。
李羡安微微点头:“没错,但对方人数众多,又都是江湖好手,我们还是等杨兄带着衙役赶来再说。”
就在这时,城门口突然一阵骚乱。
原来是几个百姓因为着急出城,与士兵发生了争执,趁着混乱之际,四海商会的马车开始缓缓启动,朝着城门驶去。
“不好,他们要跑!”苏璃月见状,心急如焚。
李羡安咬咬牙,“不能让他们得逞,我们先拖住他们!”
两人毫不犹豫地从角落冲了出去。
李羡安身法敏捷,几个起落,停在了最后一辆马车顶棚之上,大声喝道:“你们今日休想离开!”
声音洪亮,回荡在整个城门口,充满了威慑力。
苏璃月也不甘示弱,玉手轻扬,“呛啷”一声拔出长剑,剑花闪烁,瞬间逼退了几个试图靠近的人。
她持剑而立,身姿婀娜,却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英气。
厉锋坐在马背上,脸色阴沉如水,冷冷地看着李羡安与苏璃月,牙缝里挤出一句:“不知死活的东西,敢坏我好事!”
随后他伸手如电,抽出马背上的长剑,脚尖轻点马背,如离弦之箭般朝着李羡安冲去,同时他手中长剑一挥,一道凌厉的剑气直逼李羡安咽喉。
其他人也纷纷从马车里拿出武器,一拥而上,将苏璃月团团围住,展开了猛烈的围攻。
一时间,现场局势大乱,百姓们惊慌失措的四处躲避,尖叫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混乱不堪。
护城士兵们也严阵以待,握紧手中长枪,守好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