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秀皱眉反驳:“不能这样看,国舅的优势不在财富,而在于人脉广博,在太上皇和 ** 面前颇有人望。”
“老六本就受太上皇和太后偏爱,若是再加商国舅的支持,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地位提升迅速!”
陆航微微一笑,他当然明白这些,只是有意点拨楚秀才这么说。
此时见楚秀有所领悟,他也松了一口气。
但下一瞬,他心头的轻松感瞬间消散!
楚秀接着说道:“接下来老二那边的布局暂时放缓,集中所有力量对付老六!冶造局决不能再抢尽风头!”
陆航急切劝阻:“王爷!眼下最紧迫的是彻底解决吴王,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如今吴王已无多少实力,只要计划周密,完全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其制伏。”
“否则一旦他找到机会反扑,必将对王爷展开疯狂报复!要知道张谦、李愢之事,吴王全然认为是王爷所为……”
肃王虽然声势浩大,但实际上不过是虚幻之物,贾史王薛四家看似显赫,实则根基动摇。
相较之下,平国公府与元平一脉才是真正掌控军权的存在……
陆航通常不会这样对楚秀直言,但他深知楚秀的缺点——容易固执己见。
如今这种状态便是典型例子。
若全心对付楚稷,先前针对二皇子的布局便前功尽弃。
陆航始终认为五皇子是可以争取或压制的对象。
只要解决二皇子的问题,五皇子便不足为惧。
再通过掌控元平一脉的力量,谁能比得上身为嫡长子且权势兼具的楚秀?
楚秀听后眼神骤然冰冷,冷冷说道:“陆航,你是在教我如何行事?”
陆航愣了一下,连忙拱手道:“属下不敢,是属下失言,请王爷恕罪。”
但心中却暗自叹息:必须阻止殿下如此任性,当务之急是二皇子,而非六皇子。
正当他思索如何劝说楚秀时,管家前来通报:“王爷,兵铸局派人来了,说之前研发的火炮已完成,请王爷验收。”
楚秀听闻顿时大喜。
此事是他一直关注的重点,正是为了在雍和帝面前展现实力。
他为何不急于关注楚稷治下的冶造局成果?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火炮成功,那些零散发明便毫无意义。
“哈哈,好得很!准备轿子!”
陆航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大惊道:“王爷万万不可!”
*陆航聪慧过人,从不相信运气,只信靠努力。
若非楚稷意外崛起,他早有策略逐步削弱二皇子楚秩。
他深知太上皇与雍和帝期待怎样的继承人,因此一直试图助楚秀以正当方式赢得储位之争。
楚秀一直努力扶持一位皇子登基,特别是以正当方式。
他一直在帮助楚秀增强势力,削弱二皇子楚秩的力量。
然而,意外的是六皇子楚稷的崛起。
他曾建议楚秀暂时避开与楚稷的争斗,避免无谓的争论,但没想到楚秀已经与楚稷正面冲突。
他知道楚稷同时挑战两位皇子,是为了向朝廷中的观望者证明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
楚稷采取的是激进策略,依靠强硬手段迅速扩张势力,而他则主张稳健发展,逐步积累力量。
此刻局势需要的是谨慎而非冒险。
陆航焦急地劝阻楚秀不要轻举妄动:
“王爷切勿前往!此事恐有埋伏。
您刚与肃王产生摩擦,兵铸局便传来捷报,这未免太过巧合。
极有可能是其他皇子设下的圈套,尤其可能是二皇子所为。
若您亲自前往,一旦发生变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提议让兵铸局先行测试火炮,或者由他代替王爷出使,王爷只需留在府中等待消息即可。
以往楚秀都会听从陆航的建议,毕竟身为嫡长子,没人愿意拿性命冒险。
但陆航今日的态度令他极为不满,甚至有些轻视之意。
楚秀深知陆航隐藏了自己的智慧,过去他享受陆航奉承的感觉,但现在陆航的行为让他难以容忍。
楚秀冷眼看着陆航,嘲讽道:
“陆航,你以为这世上只有你一人聪明吗?如今谁敢公然对本王下手?这种愚蠢的挑衅方式怎么可能成功?”
\"即便老二与本王在朝堂上有争执,也仅限于公事之争,怎敢私下使此手段?他难道不怕父皇震怒吗?就算他有此意,他敢这样做吗?\"
陆航心中不安的情绪愈发强烈,但他也清楚自己得罪了楚秀,于是缓和语气说道:\"王爷,是属下措辞不当。
不过兵铸局之事,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不如让王爷另派他人,待确认无事后您再去如何?\"
楚秀冷哼一声,甩袖离去,不再理会他。
陆航越发焦急,他认为此次前往必定会有变故,咬牙跟随楚秀,只盼着能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
林府内。
楚稷指着一面两米高的镜子说道:\"林妹妹,你觉得这面镜子如何?虽价格低廉,但镜框为名匠所雕,饰以金银玉石,雕刻龙凤,也算勉强配得上你。
以后你用它梳妆,还能想起我!\"
黛玉轻啐一声,脸颊泛红。
短短时间内,楚稷已送来许多好礼,每一件都精心挑选,不仅有她的,还有林如海以及家中姨娘们的。
不仅如此,连紫鹃和小雪雁也有礼物……
楚稷又拿起几瓶香水说道:\"这些东西虽好,却不适合林妹妹。
你天生丽质,气质高雅,无需这些世俗之物,倒是送给你院子里的姨娘们合适。\"
黛玉羞得抬手掩面,轻啐一声。
她确实有体香,只是味道清淡,平常难以察觉。
楚稷这般说,让她一时之间脑袋一片空白。
楚稷笑了笑,环顾四周无人,轻轻握住黛玉的手,柔声说道:\"林妹妹,我的妻子……\"
黛玉在楚稷握住她手的一瞬间僵住,仿佛灵魂都被抽离了!
尽管早已知晓未来,但此刻突然被\"轻薄\",黛玉依旧十分紧张:\"你,你,你竟敢轻薄我……\"
黛玉眼眶泛红,楚稷忙收敛玩笑之意,温声安慰:“林妹妹莫哭,皆因我一时失态,向你赔不是。
林妹妹冰雪聪明,当能体谅我,我区区凡人,怎抵得住你浅笑嫣然。”
黛玉羞得低垂螓首,轻啐道:“你,你先放手……”
楚稷不舍得松开,心想世人称女子手如柔荑,黛玉的手却更胜几分,细腻又滑嫩。
“林妹妹,真有句话形容你,你可知?”
黛玉不信,但被握着的手渐渐放松下来,含羞道:“谁信你,尽会胡言。”
楚稷暗自窃笑,随即唱道:“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
未及唱完,外头嬷嬷高呼:“王爷,姑娘,宗人府和顺亲王到访,要见王爷!”
楚稷一愣,不解地想:这老爷子跑来做什么?
黛玉慌忙抽回手,用帕子轻拭脸颊。
作为林家嫡女,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黛玉不得不在此迎接贵客。
楚稷叹道:“走罢,这位太叔公乃皇爷爷的长辈,如今皇室中身份最尊贵之人……”
黛玉也知事态重要,随楚稷一同出门。
至林府门前,只见一顶亲王轿停驻。
楚稷牵着黛玉跨过门槛,毕恭毕敬地跪于轿前道:“拜见太叔公,太叔公安康。”
非是他愿跪,只因这位太叔公是太上皇的亲弟,身份极为尊崇,且曾助太上皇登基,后又辅佐雍和帝继位,堪称雍和帝的长辈。
……
和顺亲王虽为太上皇之叔,却仅比太上皇年长三岁。
大皇子、二皇子的孩子与雍和帝的第十子,辈分和年龄完全不符。
和顺亲王因年幼未能与太宗争夺,但他明白自身地位,一直辅佐太上皇稳固宗室。
如今虽卸任宗人府宗正,但一句言语仍让皇室震动。
尤其在以孝治国的时代,长辈年岁越大,越令人敬畏。
楚稷领着黛玉跪于轿旁,恭敬地说:“拜见太叔公,太叔公安康。”
话音刚落,长史掀开轿帘,和顺亲王抚须笑道:“小猴儿都长大啦?刚立府几天就做了大事?”
他的脸布满老年斑,却显得亲切而非可怕。
楚稷忙赔笑:“太叔公莫说这些,快请进,外头风大。”
和顺亲王摇头:“不必,你再跪会儿。”
楚稷无奈,心想自己与和顺亲王接触不多,之前身为皇子,与外界少有往来。
如今见和顺亲王前来,稍加思忖便知是宗室之事。
楚稷欲开口,听和顺亲王问:“这是林如海的女儿?起来吧,小姑娘为何跪着?我与你祖父交好,你父亦是我看中科举入仕的。”
黛玉抬头,攥紧袖中小拳,轻声道:“多谢老亲王厚爱,只是肃王未起身,臣女也不便……”
“是个好姑娘,罢了,都起来吧。”
和顺亲王待二人起身,方自轿中伸出双手。
楚稷急忙上前搀扶,生怕这位老者有何闪失。
下轿后,亲卫已备好软轿。
和顺亲王看向楚稷,意味深长地说道:
“走吧,今日特意来找你!我多年未出府门,今日竟有不少人到府上寻我。”
楚稷无奈地跟在软轿旁说道:“太叔公,此事您真不该怪我。
他们既想分皇家银行的股份,又想染指冶造局的生意,我若答应,岂不是辜负父皇的信任?冶造局依靠朝廷,所得皆为父皇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