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微微福身,谦逊道:“臣妇出身低微,远不及皇后娘娘那般高贵典雅,实难承蒙如此夸奖。\"
皇后闻言眉开眼笑,温言道:“岁月催人老,我们这些老人怎及得上年轻人这般风采。
不必拘礼,快请坐下。\"
皇后落座于太后身旁,宽慰道:“母后胸怀宽广,何必与晚辈一般见识?不如趁此良辰,开宴享乐。\"
白太后知今日无望达成心愿,冷哼一声,闭口不语。
皇后未多理会,转而吩咐宫人:“还愣着做什么?开宴吧!”
宫人闻声忙躬身应诺,随即穿梭于殿中,呈上四色玉露霜、白皮方酥等精美点心。
黛玉尝了几口便停下,宫人撤去后又换上了鸡蛋印子、黄白点子等小食。
不多时,正菜上桌:羊肉、东坡肉、木耳肉、方子肉、一尾鲜鱼、燕窝挂炉鸭、鹿尾、野猪尾等。
这些山珍海味,黛玉却只略尝少许,便不再进食。
皇后见状含笑问:“林氏,可是菜肴不合口味?为何吃得这般少?”
黛玉答道:“回娘娘,臣妇这几日身体欠佳,胃口不佳,故而用膳不多,并非菜式不美。\"
这时,一名夫人插话道:“皇后娘娘有所不知,阳平王府向来奢华,便是市井流传的巧克力雪碧也堪称珍馐,想必林王妃尚未适应这般精致膳食。\"
皇后听罢好奇道:“哦?竟有这样的事?”
黛玉笑道:“皇后娘娘,您提到的那些恩赐菜品,臣妇便不多赘述了,想必在座的大多都已品尝过。
至于巧克力,因其制作不易,府中储备不多,而且它不过是孩子们的零嘴,称不上什么珍馐美味。\"
一旁的元春听后微笑道:“这一点我可以证实。
三弟确实送了些给我,安乐很喜欢,但不能多吃,否则会蛀牙,因此总抱怨舅舅小气。\"
皇后闻言道:“哦?那取一些来看看,让本宫也尝尝究竟如何,据说有吃过的人对此念念不忘。\"
元春笑道:“这有何难。\"转身吩咐抱琴:“抱琴,你回去拿些巧克力和几罐雪碧来。\"
抱琴为难地说:“娘娘,公主殿下盯得很严,恐怕我取不到。\"
元春笑着安慰道:“就说要给舅妈,到时候舅妈加倍还她便是。\"
抱琴这才领命离去。
元春对众人说道:“安乐对巧克力和雪碧极为喜爱,平时都不让人碰,让大家见笑了。\"
皇后笑道:“安乐年纪尚小,偶尔贪嘴也是常事。
不过一定要看管好,别让她多吃。
现在我对巧克力和雪碧更加好奇了,小孩子不会撒谎,既然安乐如此珍视,定然是极好的。\"
黛玉笑道:“皇后娘娘,这只是孩子们的吃食,并不像传闻中那样出色。\"
不久,抱琴回来了,身旁还跟着个小不点,正是安乐公主。
小安乐走进来,规规矩矩地行礼道:“安乐给皇祖母请安,给皇后请安!”
白太后和皇后都道:“免礼。\"
小安乐问元春:“母妃,哪位是舅妈?”
元春笑着指了指黛玉:“那就是啊!”
小安乐跑到黛玉身边说:“舅妈好。\"
黛玉笑着摸摸她的头道:“安乐也好。\"
安乐拉着黛玉的手说:“舅妈,你能跟舅舅说说吗?别再这么小气了,每次只送一点点,能不能多送些?”
黛玉笑着拍拍她的头说:“你这样数落你舅舅,小心他知道了再也不给你送零食了!”
小安乐听到话后,连忙用手遮住嘴,还往四周看了看,才放下手说:“舅妈别吓我。\"那模样把殿里所有人都逗乐了。
抱琴把托盘放在皇后面前,盘子里有五块巧克力和五罐雪碧。
皇后疑惑地盯着盘里的东西,不知如何开始,黛玉刚要开口,小安乐就跑过去说:“皇后娘娘,安乐帮您。\"
小安乐撕开一块巧克力的包装,掰成两半,递给皇后一半,另一半自己吃了,说道:“皇后娘娘,像安乐这样吃。\"
皇后笑着摇头,她怎会不懂小安乐的小算盘,这是来蹭吃的呀。
皇后笑着点了下她的额头说:“你这个机灵鬼!”
随后把巧克力放进口中轻轻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起来,闭上眼享受这份甜蜜,让殿中的人心里直痒痒。
皇后睁开眼说:“确实是好东西,味道太棒了,难怪吃过的人总惦记。\"说完又看向雪碧。
小安乐立刻上前拉开雪碧,让宫人拿来两个碗,倒满后,她端起一个对皇后说:“皇后娘娘,干杯!”
说完,咕噜咕噜喝了几大口,然后满足地打了个嗝。
皇后忍不住笑了,也跟着小安乐喝了好几口,片刻后也打了个舒服的嗝,笑着说:“真痛快,好东西。\"
黛玉见状笑着说:“皇后娘娘若喜欢,以后给安乐送的时候也给娘娘送些,不过这东西吃多了容易长胖,娘娘得注意。\"
皇后听后笑着说:“那我就收下了。\"
刚才的国舅夫人又说:“既然林王妃已经送了,不如也给我们这些也送些,让我们也尝尝。\"
刘氏告诉黛玉,刚才给她上眼药的就是贾环的对手国舅夫人。
黛玉笑着说:“夫人不好意思,产量少,自家都不够用,只能抱歉了。\"
国舅夫人受挫,但也不能强行索要,况且对方比自己更强势,便不再多言。
白太后听后冷冷地说:“要是哀家想要呢?”
旁边的国舅夫人眼睛一亮,心想看你林家还能不能继续嚣张下去。
黛玉从不妥协,刚才差点被打,她正色说道:“太后娘娘,这些物品不适合老人使用,可能引发某些老年疾病,连我们家老太太都不敢尝试,所以您还是不要勉强了,否则出了问题,我们也担当不起!”
太后还想说什么,皇后打断道:“母后,林氏所言有理,您还是多为自身考虑。\"
太后冷哼一声,不再说话,旁边的国舅夫人也面露失望之色。
宴席结束后,安乐拉着黛玉的手问:“舅妈,您之前说的双倍返还,还算不算数?”
黛玉笑着回答:“当然算数,明天就让人给您送来好吗?”
安乐听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道谢道:“谢谢舅妈。\"
元春笑着对黛玉说:“你就顺着她吧!”
黛玉回应道:“大姐姐,安乐比我家的珺儿懂事得多,您可别抱怨,要是换过来,您天天得头疼!”
元春笑道:“妹妹说的是安平吧?”
黛玉答:“除了她还有谁?现在她可是孩子们的头儿,没人不怕她。\"
安乐听后说道:“舅妈指的是安平妹妹吗?我还没见过她呢。\"黛玉笑着说:“等你去我家时就能见到她了。\"
元春看了看天色,提醒道:“妹妹该回去了,三弟应该还在宫门外等你呢。\"黛玉点头道:“那大姐姐保重,我走了。\"说完,带着秋兰等人向宫门走去。
在皇城门口,黛玉遇到了贾环,两人一起返回宁国府。
回到宁国府后院正屋时,宝钗、宝琴和湘云带着丫鬟们在门口迎接黛玉。
黛玉看到这一场景,笑着说:“宝丫头,这是干什么呢?我又不是去打仗,怎么搞得这么隆重?”
宝钗看着黛玉的表情,知道她没遇到什么麻烦,翻了个白眼说:“林丫头,你可别忘恩负义,自从你进宫,我们的心就没安定过!”
黛玉心里一阵温暖,笑道:“能有什么事发生?有环儿在呢,我能吃什么亏!”
说完便带头进了屋。
宝钗坐下后问黛玉:\"林丫头,宫里到底出了什么事?\"
黛玉笑着向大家讲述了宫中的事情,说到太后要掌嘴时,众人都为她担心。
小吉祥激动地说:\"太后也太过分了,以后王妃别再进宫了。
不过王妃真有胆量,敢像三爷一样顶撞太后,不愧是我们敬爱的王妃!\"
宝钗瞪了小吉祥一眼:\"你这丫头,怎么总嫌事情不够大?那是当朝太后,皇上生母!\"
湘云性子直爽,接口道:\"宝姐姐说得对,就算她是太后,也不能随意欺负大臣的妻子,不然朝廷就会乱套。\"
黛玉听后说道:\"其实我也并非不能忍受,只是想到若让环儿知道我挨打,他肯定受不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顶住了。
你们不知道,当时我的手心全是汗!\"
众人听了后都明白了黛玉的想法,她不想让贾环因此事闹得不可开交。
尽管贾环对每个人都很好,但大家心里清楚,黛玉才是他最在意的人,一旦黛玉有什么闪失,贾环必定会情绪失控。
这时,平儿走进来说:\"王妃,老太太来了。\"话音刚落,贾母就走进来,身后跟着王熙凤。
黛玉笑着说:\"外祖母怎么来了?您今天一定很累,早点休息吧。\"
贾母坐下后笑道:\"玉儿,今天把你吓得不轻啊。
不过你不担心会惹麻烦吗?我在远处看得着急,却又不敢出来为你说话,害怕激怒太后,对你惩罚更重,你会怪我吗?\"
黛玉笑着说:\"外祖母说什么呢?要是您当时站出来,太后生气的话,玉儿也拦不住。
我是亲王妃,只有皇帝皇后能处罚我,可太后要是罚您就简单多了。\"
贾母听了叹息道:\"老身不怕她惩罚,就怕连累了你被处罚更重。
幸好陛下和环哥儿赶到,才化解了危机,否则皇后可能都压不住太后。\"
黛玉笑着回应:\"外祖母,就算环儿与陛下来得晚一些,玉儿也不会有事的。\"
贾母疑惑地问:\"这话怎讲?\"
黛玉微笑道:“外祖母,您没注意到,太后派来的宫人独自返回,皇后娘娘显然是想等陛下和环儿一同前来,不然早就随宫人来了。\"
贾母思索片刻后说道:“确实是这样,我年纪大了,竟然没察觉到。
想必皇后娘娘是担心太后以孝道相逼,使她左右为难,这才特意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