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一位正值二八年华的少女走进堂中,向黛玉等人行礼:\"民女拜见王妃娘娘。\"
黛玉认出她是曾在南安王府时的那位娇憨少女,笑着扶起她道:\"蕊妹妹怎的忘了姐姐,实在该罚!\"
第二百八十七回 黛玉的惩戒
牛蕊甜甜地笑着对黛玉说道:\"姐姐如今贵为王妃,地位尊崇,我哪敢忘记姐姐?只是如今身份不同,妹妹不敢造次。\"
黛玉听了笑道:\"妹妹莫要如此拘谨,还像从前一样叫姐姐便是。\"
牛蕊爽朗地答道:\"那我就失礼了!\"
黛玉指着身旁的几位侧妃介绍道:\"这是薛侧妃,你唤她宝姐姐;这位是史侧妃,唤她云姐姐;还有这位也是薛侧妃,唤她琴姐姐。\"牛蕊依次向宝钗等人行礼问安。
刘氏看到女儿与黛玉等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心中十分喜悦。
这时一个小丫鬟来报:\"太太,保龄侯府的夫人前来贺寿。\"
刘氏微微一愣,心想保龄侯府为何派人前来?史家已经逐渐疏远开国勋臣,转而投向元兴勋臣,今日怎么突然来访?但她依然迎了出去。
保龄侯府的王夫人初次登门时,姿态谦卑,笑着道贺:“恭喜侯夫人整寿之喜。\"
刘夫人闻言回以微笑:“多谢夫人远道而来,请入内坐吧。\"随即引导王夫人进入厅堂。
正堂中,黛玉等人正在场,王夫人上前行礼:“臣妇拜见王妃娘娘、侧妃娘娘。\"
黛玉忙起身招呼:“夫人不必拘礼,都是自家人,无需客气。\"想到贾母的情面,黛玉对王夫人并无敌意。
湘云这才略施一礼,称呼道:“二婶娘。\"王夫人急忙避开:“这可使不得,云儿如今身份不同,断不可如此!”
湘云只得点头落座。
王夫人在众多诰命中寻得一席之地,不多言语。
她明白自己家族在勋贵中的处境,想起史鼐的叮嘱,要重新融入开国勋贵,凡事需隐忍。
牛蕊好奇地问:“听说林姐姐诞下一对双胞胎,定是可爱至极。\"
黛玉听后摇头:“妹妹莫提这两个小冤家,一个顽劣至极,惹出不少麻烦;另一个表面乖巧,实则狡黠,真让人头疼。\"
牛蕊见状笑道:“想必很有趣,不知姐姐是否欢迎我去府上做客?”
黛玉笑答:“自然欢迎,届时必亲自迎接。\"
牛蕊开心地说:“那就这么定了,到时候可别嫌我烦。
对了,这些年多亏姐姐记得给我送吃的,很是感激。\"
黛玉知道她在说巧克力的事,笑道:“这些小事何必放在心上,还让妹妹一直记挂着。\"
牛蕊道:“于姐姐而言或许不算什么,但对我却是特别的情谊。
姐姐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羡慕这些,只是你们家不对外售卖,我和郡主分到的份额,都被许多人觊觎。\"
黛玉回应:“既然妹妹喜欢,我明儿就让他们多送些过来,不过妹妹切记不要贪吃,小心蛀牙。\"
小丫鬟这时进来通报:“太太,东平郡王金家的国公夫人前来贺喜。\"
*
李氏听后皱眉沉思,自东平郡王府返回神京以来,辅国公夫人孙氏频繁往来于各大府邸,显然是想昭告众人东平郡王府已回京。
她眼高于顶,寻常人难以入她法眼,今日不知何故造访。
刘氏在门口迎接孙氏:“见过国夫人。\"
孙氏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随后举止如归自家,径直朝正堂走去,身后跟随的刘氏险些被气得发抖,这般无礼实在少见。
进入正堂后,孙氏面对起身行礼的诰命们,毫无谦逊之意。
然而,当她看到上首坐着四位未起身的少女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这四位少女正是黛玉、宝钗、湘云和宝琴,她们对孙氏的到来充耳不闻,依旧自顾饮茶。
孙氏自苏州返京后,因身份显赫,多数诰命对她奉承有加,使她愈发傲慢。
此刻见到众人对她行礼,正洋洋得意间,却注意到几位年轻女子未起,顿时心生不满。
今日黛玉赴宴,着装朴素,并未刻意打扮,令孙氏未能察觉她们的身份非凡,误以为是寻常贵女。
但以满座的诰命及刘氏的地位,又有何等贵女敢占据主位?
孙氏冷笑道:“哟,这是哪家姑娘,这般不懂礼仪,竟连尊卑长幼都不知?”
黛玉闻声眉头微蹙,但碍于是刘氏寿辰,不便发作,以眼神安抚欲出言的湘云,不予理会孙氏,依旧安然饮茶。
孙氏见四人依旧无视自己,怒不可遏,斥责道:“你们是哪家女儿,如此失礼!”
此言一出,堂内瞬间寂静无声,众人皆投以异样目光。
孙氏言语过激,‘少教养’一词直指缺乏母教,无疑是对黛玉等人的极大冒犯。
黛玉自幼丧母,最忌讳他人提及此事,闻言面色骤冷,质问道:“孙氏,你适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孙氏见状放声大笑:“我说你们失礼,现在听明白了么!”
黛玉被孙氏的一番话惹得又好气又好笑,冷声道:“很好,那就让你瞧瞧什么叫规矩!”
话音刚落,门外走进四位持剑侍女,其中两人制住孙氏,另一人问道:“王妃,该打几下?”
秋兰见黛玉气愤难消,忙转向芍药说道:“动手吧!”
芍药随即举起手,朝着孙氏的脸狠狠扇去。
孙氏盛怒中并未听见秋兰的话,愤怒地质问:“你竟敢……”
话未说完,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打断了她的话语,她的脸颊瞬间肿胀起来。
随行的仆从因被守在外的女卫控制,无法上前救助。
接着,又是连续的几声响动,芍药因为对孙氏侮辱黛玉的行为深感愤怒,下手极重,数十个耳光后,孙氏嘴角流血,面容扭曲,已不成人样。
然而,黛玉并未开口示意停止,芍药便没有停下动作,眼看着孙氏即将昏厥过去。
刘氏担心事情闹大,急忙劝阻:“王妃,请手下留情,若真出了人命,恐怕难以善终。\"
黛玉轻轻抬起手,示意停止,芍药随即住了手。
两名侍女松开双手,孙氏重重摔在地上,外面的侍女和婆子迅速涌入,将刘氏扶起准备救治。
不久,孙氏苏醒过来,刚要开口说话,就被刘氏打断:“国夫人,这是阳平郡王的正妃林王妃!”
刘氏的话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孙氏耳边,她深知阳平郡王贾环的权势,即使在侯爵时期也从不把东平王府放在眼里,当初国公爷还特意叮嘱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招惹阳平郡王府。
如今自己却与阳平郡王府结怨,不禁慌忙起身道歉:“臣妇一时糊涂,不知王妃在此,多有冒犯,还望王妃宽恕。\"
湘云冷嘲热讽道:“这下可算见识到了什么是修养了吧?”
刘氏补充道:“这位是侧妃娘娘。\"
孙氏心中懊悔不已,此次来牛家本是为了给不成器的儿子提亲,没想到还未开口便与阳平王府结怨。
于是赶忙摆出谦卑的姿态说道:“侧妃娘娘教训得是,都是臣妇的过错。\"
黛玉见孙氏态度软化,主动认错,遂缓和了神色说道:\"今后说话做事务必谨慎,切勿再失礼。\"
孙氏忙点头称是,表示铭记于心。
因孙氏之事,寿宴提前结束。
刘氏送黛玉至二门时笑道:\"招待不周,改日再行补礼。\"
黛玉婉拒道:\"不必客气,咱们两家关系密切,无需如此客套,请夫人安心休息。\"
站在一旁的牛蕊忽然说道:\"林姐姐,过些日子我要去看看双生子。\"
黛玉笑着回应:\"好啊,定当好好款待。\"
目送黛玉等人乘坐的软轿离去后,刘氏与牛蕊返回内院。
刘氏大笑说道:\"蕊儿,你可看见孙氏那尴尬模样,实在令人畅快!\"
牛蕊则疑惑道:\"母亲,东平王府与我们并无深交,她此番来访,必定有所图谋。\"
刘氏冷笑一声:\"还能有什么目的?无非是想替不成器的儿子求亲罢了!\"
\"求亲?母亲,我才不想嫁那种轻浮子弟!\"牛蕊连忙摇头拒绝。
刘氏安慰道:\"傻孩子,我怎么会把你许配给那种人!\"
牛蕊听后展颜一笑:\"母亲最疼我了!\"
宁国府。
黛玉回到府中,向贾环提及孙氏的事。
贾环听完摇摇头说:\"林姐姐何必与这种人计较,直接教训即可。\"
湘云在一旁笑道:\"环儿,你没注意到吗?孙氏得知林姐姐身份后那副得意样,真是让人作呕。\"
贾环笑着说道:\"这种人本就势利,不必理会,若真惹恼了你们,尽管处置,我自会支持。\"
皇城。
御书房内,戴权匆匆赶来,满脸喜色道:\"陛下,有喜讯传来!\"
弘武帝抬眼示意安静,问道:\"何事让你如此慌张?\"
戴权回答:\"启禀陛下,云贵人怀孕了!\"
弘武帝原本平静的脸庞顿时露出喜悦之情,随即站起身来:\"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景仁宫偏殿,一名二八年华的女子行礼问安:\"臣妾叩见陛下。\"
弘武帝满心欢喜地扶起云贵人:“爱妃无需多礼,如今怀有身孕,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吧,安心养胎才是正事!”
这一胎恰逢其时,能有效平息朝堂中的不稳定因素,怎能不让弘武帝心生喜悦?
“戴权宣旨!云贵人晋封为云妃,告示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