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点头道:“好,您绝不会后悔,只需等待我的消息。\"说完跃出窗外,消失不见。
很快到了腊月,这一天,王熙凤终于临产。
贾母、邢夫人、薛姨妈以及黛玉等人都在院中焦急等待。
黛玉对贾母说:“外祖母不用着急,二嫂子福泽深厚,必定母子平安。\"
贾母点头道:“但愿如此。\"
薛姨妈也笑道:“老太太放宽心,这里有这么多贵人,既有老封君又有王妃,定能保佑凤丫头母子平安。\"
这时稳婆从内室走出,面色不佳,对贾母说道:“老太太,**产妇腹中胎儿过大,生产困难,** 产妇此刻已竭尽全力,若再昏厥,那就危险了!”
贾母闻言大惊,连连询问:“这该如何是好?”
稳婆建议道:“最好是用多年的老参,让**奶奶含着,三百年左右的最为理想。\"
贾母听后立刻对鸳鸯说:“鸳鸯,我们家刚好有半支三百年的人参,快拿来给凤丫头用。\"
鸳鸯虽然着急,但还是犹豫地说:“老太太,这人参是留给您救命用的,要是您以后有什么意外怎么办呢?”
贾母说道:“我这个年纪了,用不上它。
即使需要,我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凤丫头死去。
别多说了,快去拿来吧。\"鸳鸯无奈,只好转身去取人参。
黛玉叫住了鸳鸯说:“鸳鸯姐姐等等,我家有一支三百年的人参,小吉祥,你回家去拿一支三百年的人参来。\"小吉祥听到后赶紧点头,小跑着离开了。
屋内王熙凤时不时传出虚弱无力的叫声,院子中的人都十分揪心。
不久,小吉祥拿着用红布包着的人参回来交给稳婆,稳婆匆匆进了屋。
这时贾环也得到消息赶来了,他先向贾母等人行礼,然后问黛玉:“林姐姐,二嫂子的情况怎么样了?”
黛玉担忧地回答:“还不清楚,只知道二嫂子的胎儿太大,生产很困难,现在正在用人参续命,具体情形还不知道。\"由于担心王熙凤,她抓着贾环的手都在发抖。
贾环拍了拍黛玉的手安慰道:“林姐姐放心,二嫂子一定不会有事的。\"其实他也非常担忧,毕竟那是他的骨肉。
随着时间推移,院子里等着的人都感到绝望。
这时稳婆脸色阴沉地走出来,里面传来王熙凤悲痛欲绝的哭声。
贾环冲上前,抓住稳婆的肩膀问:“怎么回事?为什么二嫂子哭得这么伤心?”
稳婆叹了口气说:“回王爷的话,因为生产时间过长,胎儿在腹中缺氧死了,可惜是个男孩。\"贾母听后摇晃着身体,几乎跌倒,哭喊着:“可怜的凤丫头啊!”
姐妹们也掩面哭泣起来。
贾环听闻后,顾不得礼仪,径直冲入产房。
只见王熙凤脸色惨白,怀抱襁褓中的婴儿,哭得肝肠寸断,满是绝望。
她见到贾环进来,抽泣着说:“三弟,我对不起你啊!”
贾环并未理会王熙凤,直接从她手中接过婴儿。
婴儿的小脸发紫,气息全无。
身为现代人的贾环自然明白一些古代人不知的道理。
他立刻俯身用嘴清理婴儿的口鼻,这一举动让随后赶到的贾母、黛玉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就连王熙凤也是一脸震惊。
随着贾环不断清理,婴儿终于“哇”
地一声啼哭起来,瞬间震惊了整个房间的人。
贾环笑着将婴儿交给王熙凤,说道:“二嫂子,等会儿我请御医来检查一下。\"
王熙凤紧紧抱住重获生机的孩子,泪流满面地道谢:“三弟,谢谢你,我这辈子都会铭记你的大恩大德!”
黛玉破涕为笑,说道:“二嫂子,何必言谢?环儿本就是你的三叔,这理所应当。\"
众姐妹纷纷前来祝贺,贾母更是喜笑颜开:“好得很,坏事变好事,值得庆祝。
赏赐全府三个月月钱,由我请客,在荣庆堂摆宴!”
黛玉责备贾环道:“环儿,还不快出去?这里是不该你待的地方。\"
贾环笑着回道:“林姐姐,当时情况紧急,再说若不是我进来,小侄子岂不是要被耽误了?”
贾环说得在理,但贾母还是温和地劝他离开:“这里终究不是男人该来的地方,环哥儿还是先出去吧。\"贾环无奈,只好退了出去。
不久,御医为婴儿诊治后确认并无大碍,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贾母对王熙凤说:“凤丫头,好好休养身体,有孩子就有了希望。\"
王熙凤连连点头,身心俱疲的她很快陷入沉睡。
众人将婴儿安置在床头,然后轻轻退出产房。
黛玉接过稳婆递来的老参,将其交予鸳鸯,说道:“府里还有,这颗留给外祖母。\"贾母听后很是欢喜,这珍贵的老参或许将来能救命,便欣然接受。
黛玉谦逊回应,贾母则提议欢聚饮酒庆祝。
贾赦得知凤姐顺利产子,心情愉悦,因这是他的首个嫡孙,忙准备礼物。
贾政却心生不满,认为此子将成为荣国府的继承人。
若贾赦传爵位,他恐无立足之地,毕竟叔父不宜寄居侄子家中。
环哥儿也无此理,因其已过继至东府。
若如此,他唯有迁居后廊自立门户,但离开荣国府后,他不过是个普通五品官,地位悬殊。
所幸孩子年幼,担忧的是贾赦可能突发奇想提前传位。
南郊庄内深夜,王夫人仍在诵经,窗外忽现黑衣人闯入。
王夫人停下手,冷静询问意图。
黑衣人未直接行动,而是告知喜讯:黛玉为贾琏诞下一子,荣国府正举办盛宴庆祝。
王夫人听后握木槌的手微微颤抖,承诺完成约定之事。
黑衣人满意离去,留下期待的目光。
黑衣人离去后,王夫人愤怒地砸毁了屋内所有物品。
她暗自思忖,凤丫头果然命好,在如此境况下仍为贾琏诞下子嗣,如此一来,宝玉恐怕无法继承荣国府的爵位了。
但你们不必得意,我终究会重新掌控一切。
荣庆堂内洋溢着喜悦氛围,众人纷纷向贾母道贺。
在一旁的宝玉不明所以,却突然思念起王夫人,遂走到贾母身旁说道:“祖母,明日我想出城探望母亲。\"
贾母听罢愣了一下,随后说道:“去吧,理应去看望她。
只是带上更多随行人员,以防意外发生,务必早点回来,免得我挂念。\"
宝玉闻言十分欢喜:“多谢祖母,我会尽快返回。\"
翠兰苑中,得知王熙凤产子消息的尤氏对秦可卿说道:“这下凤丫头算是安心了,荣国府的爵位非她莫属。\"
秦可卿笑着回应:“那是自然,谁能让自己的孩子失去应有的地位?”
尤氏四下张望一番后警告秦可卿:“你这丫头莫要胡言乱语,这种话怎能随便讲出口,被人听见可是大事!”
秦可卿笑着回答:“婆婆无需着急,我只是跟自己说话罢了,怎会对外提起?”
尤氏叮嘱道:“你要记住‘隔墙有耳’的道理,以后多加注意。\"
秦可卿点头应允:“我会记住的。\"
片刻后,尤氏感慨道:“凤丫头真是福气,有了这个孩子,将来再无烦恼。\"
次日清晨,宝玉率领众多随从前往城外南郊。
贾母为确保其安全,特地从宁国府借调了五十名亲兵护送。
到达南郊庄子时,庄头等人已在门外迎候。
见到宝玉到来,连忙行礼:“小人王贵拜见宝二爷。\"宝玉摆手示意起身,询问王夫人的所在,并随王贵来到后院。
终于见到久别的王夫人,宝玉发现她鬓发已显斑白,身形消瘦,不禁泪湿眼眶,泣声道:“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说着便紧紧拥抱住王夫人,放声大哭。
王夫人怜爱地抱着宝玉,眼泪止不住地流淌,想开口说话却只能发出呜咽声。
她急忙拉着宝玉来到桌前,用笔写道:“宝玉,最近过得好吗?”
宝玉看着无法言语的母亲,心如刀绞,泪水夺眶而出,哽咽回答:“母亲放心,我很好,祖母很疼我,姐姐妹妹们也很关心我。\"尽管知道母亲咎由自取,但对贾环仍有一丝怨恨。
王夫人连连点头,再次提笔写道:“听说你有个女儿,特别可爱,你给她取名芮姐儿了吧?”
提及芮姐儿,宝玉眉开眼笑地说:“母亲不知道芮姐儿有多可爱,若非她年纪尚小,经不起旅途颠簸,我一定会带她来让您看看。\"
见宝玉满脸喜悦,王夫人默默叹息,不便多言,又写道:“听说你与傅试的妹妹定亲了,对方人品和相貌如何?”
宝玉对此并不在意,只要不是娶林黛玉就好,于是答道:“老祖宗见过,说她人品很好……”
王夫人听完叹了口气,写道:“回家好好过日子,别与人争执,有老太太护着你才能平安。\"
母子俩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分别时刻。
王夫人写道:“天色已晚,早点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宝玉点头道:“母亲安心养病,我有空就来看您。\"
望着宝玉离开的背影,王夫人心中默念:宝玉,等着娘回去!
荣庆堂内。
宝玉见到贾母行礼后回房休息,这一路奔波让他疲惫不堪。
待宝玉走后,贾母召来随行去庄子的仆人,询问他与王夫人见面的情况,担心王夫人挑拨是非。
得知无异常后,便让他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