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带着两百亲兵,到校场召集了原来的五千铁骑,随即离开军营,朝西海沿子进发。
途中,贾环将五千支燧发枪分发下去,并一边训练一边缓慢前行,解释了买枪的事情。
到达西海沿子时,又带来了五门后堂炮。
在大乾军营,平山伯岳鹏率众将领已在营门外等候。
见到贾环到来,他们纷纷行礼:\"末将等恭迎王爷!\"
贾环摆手示意免礼,说道:\"我们进去说话。\"
了解了茜香国的军力配置后,贾环说:\"诸位,军情紧急,明日随我出征,给茜香国一个惊喜!\"
平山伯劝道:\"王爷,茜香国火器强大,还有大炮辅助,不可轻视,我们还是做好部署吧。\"
贾环摇头:\"不用,我的决定已定!\"
平山伯无奈叹息,心想:\"明天你就知道茜香国火器的厉害了,可惜不知道会有多少士兵牺牲。\"
清晨破晓,贾环率军抵达茜香国大营附近。
放眼望去,海面上漂浮着十余艘炮船。
贾环抬手示意,说道:“周扬,让手下瞄准那些炮船,给我摧毁它们。\"
周扬领命,应声道:“是!”
平山伯早已注意到贾环军中的火炮,此刻见他下令轰击海面目标,便劝道:“王爷,距离过远,恐怕难以命中。
不如靠近些再行动?”
贾环摇头制止:“无须靠近,看好便是。\"
话音刚落,炮声骤起,轰隆作响。
顷刻间,海面上已有两艘炮船中弹沉没,令平山伯震惊不已。
他深知茜香国火炮的威力,却不知大乾的火炮竟能达到如此射程。
炮声持续回荡,虽然多数炮弹落入海中,但密集的火力之下,仅剩的一艘炮船仓皇逃窜。
贾环冷眼观察,吩咐道:“莫追,先击沉运送士兵的船只。
我要他们全军覆没!”
随着时间推移,海面归于平静,再无一船存留。
与此同时,茜香国阵营察觉到敌情,迅速布防,严阵以待。
平山伯见状心喜,急切请战:“王爷,末将领兵出击,一举歼灭敌军!”
贾环含笑摆手:“不必急躁,贸然冲锋只会折损我军精锐。
待炮击结束后再行进攻为宜。\"
炮声连绵不绝,贾环所用皆为开花弹, ** 范围极广,茜香国士兵措手不及,慌乱溃散。
待贾环亲兵 ** 耗尽,他才下令:“平山伯,派两侧骑兵包抄,正面交由本王处理。\"
平山伯领命肃立:“遵命!”
随即,大乾骑兵如潮水般涌出,两股洪流分别从左右夹击茜香国阵地。
贾环亲自率领五千北辽铁骑正面冲锋。
茜香国将士见退路已被截断,纷纷鼓起斗志:“弟兄们,既然难逃一死,那就与敌人同归于尽吧!”
他们排兵布阵,准备待大乾军队进入射程后再发起反击。
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在双方相距仅两百米时,大乾骑士齐刷刷地从背后抽出一种火器,对准他们猛烈射击。
茜香国的将领忍不住嘲讽道:\"我们对面的大乾军队难道是笨蛋吗?还没进入射程就开始撤退。
难怪他们的战斗力如此不堪。\"茜香国的士兵都清楚,他们使用的火器已经算是顶尖,是花费巨资购得的,射程可达百米,比起过去的鸟枪,五十米的距离就已经很出色。
正得意地笑着的将领突然感到胸口剧痛,全身力量迅速流失,随即陷入昏迷。
这仅仅是个开端,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乾将士逼近,茜香国的伤亡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他们无法触及敌人,而对方却可以轻易夺去己方性命,这场战斗如何能够取胜?渐渐地,茜香国的士兵开始溃逃,但迎接他们的却是大乾骑兵的夹击。
战况十分顺利,除了那些投降或被捕的茜香国士兵外,其余全部被消灭。
此役共歼敌两万,俘获五千,堪称大胜。
浑身浴血的平山伯来到贾环身旁,兴奋地说:\"与王爷并肩作战真是令人愉悦,这般辉煌的战绩,居然只损失不到千人,太痛快了!这段时间的烦闷也一扫而空!\"
\"禀告王爷,在茜香**营发现了被俘的南安郡王等人。\"原来,茜香国的指挥官并未将大乾军队放在心上,对南安王等将领的看管并不严苛,战斗开始时也没有特别留意,因此他们得以安然无恙。
随后,南安王带领其他几位将领来到贾环面前,拱手道:\"多亏王爷相救,否则我等恐怕已命丧于此。\"
贾环笑着回应:\"南安王不必客气,请先行休整。\"
回到西海大营后,贾环吩咐平山伯:\"速派使者向神京城报捷。\"
神京城中,两名红翎信使一边高呼捷报,一边沿着专用通道飞奔至御街。
皇城内,大明宫中的御书房里,弘武帝正在批阅奏章。
戴权急匆匆地跑来禀报:\"陛下,大捷!大捷!\"
弘武帝精神振奋,询问道:\"可是西海那边有人来了?\"
戴权回答:\"回禀陛下,是阳平王大败茜香**队,取得大捷!\"
弘武帝喜形于色:\"快宣进来!\"
两位红翎信使风尘仆仆地进入御书房,跪地禀报:“启禀陛下,阳平王爷领兵大破敌军,斩杀两万,俘获五千!”
说完,将奏折高举过头呈上。
戴权快步上前,双手接过奏折递给弘武帝。
弘武帝仔细阅后,激动地拍案道:“好!贾环做得漂亮,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他心情极佳,看着信使说道:“你们先下去休息,戴权会妥善安排,绝不会亏待前方将士。
传张廷玉等人来养心殿议事。\"
养心殿内,张廷玉与众大臣看罢贾环的战报,无不欢喜。
张廷玉问道:“陛下,此番大捷,不知如何赏赐阳平王?”
弘武帝思索片刻道:“当初朕派贾环出征时曾言,若能驱逐茜香国,便赐他西海沿子为封地,至于爵位,就不予晋升了。\"
戴权奉旨宣布,将西海沿子划为阳平郡王的封地,同时留下五千骑兵组建阳平卫。
何文出列谏言:“陛下,阳平郡王功勋卓着,但有了封地与五千阳平卫,恐成权臣之患,还请陛下三思。\"
弘武帝皱眉道:“贾环是否有异心暂且不论,这五千兵马又怎能威胁到我大乾?不必多言,朕绝不会失信于人。\"
李倓与邓达相视一笑,随即低头沉默。
宁国府中,黛玉正与宝钗、平儿等人谈笑,晴雯兴冲冲地跑进来道:“王妃,大喜事!三爷在西海沿子大获全胜,歼敌两万,俘虏五千!”
黛玉听闻后喜形于色:“这是真的吗?”
晴雯笑道:“我怎敢戏弄王妃,报捷的信使已入京城,满京人都知道三爷打了胜仗!”
宝钗轻轻抚摸腹部,低声说道:“孩子,你爹很快就要回来了。\"
荣国府里,贾母惊喜地问鸳鸯:“鸳鸯,你说环哥儿在西海沿子大获全胜,歼敌两万,俘虏五千?莫不是哄老身吧。\"
鸳鸯脸红着说:“老太太,我记住了,不敢再自称奴婢了。\"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
轻贱自己就是轻贱环哥儿。
你要懂这个理。\"
贾政急匆匆进来,“母亲,大喜事!”
贾母皱眉,“政儿,这么大个人了还这么毛躁。
环哥儿又立功了?他不是第一次了。\"
贾政兴奋地说:“母亲,不止如此。
陛下把西海沿子封给了环哥儿,我们贾家终于有封地了。\"
贾母震惊不已,“什么?这可是大乾从未有过的事。
有了封地,咱们贾家就能长盛不衰。
而且,有封地的王爷还能有一卫私兵,这势力可不小。\"
贾母激动得发抖,“好!环哥儿为咱们贾家打下了根基,是功臣啊!我要去祠堂,告诉列祖列宗这个喜讯!”
整个宁荣两府都沸腾了,贾母在宁国府祠堂带领贾赦、贾政、贾琏、贾琮、宝玉和兰儿等人祭祖。
她跪在最前面,对着牌位说:“我贾史氏代表贾家后代感谢祖先保佑,让我们出了环哥儿这样的人才。
他不仅复兴了贾家,还被封为阳平郡王,如今更得到大片封地,让贾家有了传承的基础。\"说完,她跪下磕头,众人随之跪拜。
荣禧堂偏院里,王夫人沮丧地想,这个庶出的贾环越来越得意了。
想起当年林府的事,她至今难忘,每每想起都想把贾环生吞活剥。
西海沿子。
传旨的太监抵达西海大营,高声喊道:“阳平郡王贾环接旨!”
听完太监宣读的圣旨后,平阳伯和南安王皆露出羡慕之色,尤其是南安王,西海沿子原本是穆家的根基,但经过此事,却被贾环所得。
而他自己回到京城后,不知会面临何种惩罚。
太监笑着对贾环说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请整理行装,随奴才回京。\"
贾环笑道:“等我安排妥当,明日就启程回京。\"如今西海沿子已是他的封地,他打算留下四千兵马守护,并着手修建王府。
次日清晨,贾环率领亲兵及一千阳平卫,与南安王、平山伯等人一同回京。
离开京城三个月后,终于回到了神京。
望着雄伟的神京城墙,贾环心中激动不已,因为他家中还有一个未出生的孩子。
当初离家时,宝钗已有三个月身孕,现在已到九月,宝钗应该已经怀孕六个月,再过三个月就要生产了。
到达神京城外,贾环将一千阳平卫驻扎于城外,自己则带着人进城拜见弘武帝。
大明宫,养心殿。
贾环等人来到养心殿,行礼道:“臣等参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