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赵姨娘院子里休息的贾政被深夜叫起,怒气冲冲地说:\"什么事?\"
外面小鹊的声音传来:\"老爷,老太太请您过去,有急事。\"
贾政匆匆换好衣服赶到荣庆堂,行礼道:\"母亲,这么晚找儿子有什么急事?\"
贾政听完贾母讲述事情经过后,愤怒地瞪了宝玉一眼,斥责道:“真是愚蠢至极!”
宝玉吓得浑身发抖,像只受惊的小鸟般低头站立。
贾母劝慰道:“别吓坏了宝玉,我已经教训过他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传递消息的仆人,不然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贾政急忙点头:“母亲说得对,我这就去查办此事。\"说完便赶往前院。
荣国府的仆人们全站在院子里,灯光照亮了整个空间。
在荣禧堂内,贾政对麝月说:“一会儿你仔细看看,认出来的话,老爷必有重赏。\"
随着一批批仆人被带进来审问,贾政越听越是摇头,心中愈加沉重。
若找不到那个传递消息的人,岂不是意味着荣国府在他人眼里可以随意进出,甚至危及家人安危!
“就是他!”
麝月忽然指向一名年轻的小厮低声说道。
贾政立刻命令:“把他抓住绑起来!”
身边的侍从立即上前,将那人控制住并绑了起来。
“老爷,我到底犯了什么错,您为何这般对我?”
小厮挣扎着喊道。
贾政挥退其他仆人后,问:“你是谁,在哪里做事?”
“我是王六,在前院仓库当差,我母亲则在太太身边服侍。\"王六回答。
贾政听后脸色难看,这怎么又牵扯到了王夫人身上,严厉质问:“好大的胆子!竟敢协助外人向内宅传递消息,说吧,是谁指使你的?”
王六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今日在府门口遇到的一件事。
有人自称是宝二爷的朋友,请求他帮忙把信送到内宅给宝二爷,并给了他十两银子。
他一时贪心,便趁着机会将信交给麝月。
“不过是一封信而已,老爷为何如此生气?”
王六慌忙辩解,“那人称是宝二爷的朋友,我怎敢冒犯,只能悄悄地把信交给麝月姑娘,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绝无半点虚假!”
贾政稍作思考,觉得这话确实合情合理。
他并非冷酷无情之人,于是沉声道:“你私自传递消息,已触犯大忌,虽然情有可原,但仍需接受惩罚。
来人,拖下去打四十板子,贬到马厩干活!”
随后,他的贴身侍从押着王六去执行处罚。
贾政回到荣禧堂,将情况向贾母详细说明后,贾母说道:“政儿啊,前院必须好好整顿,若连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生,日后必定会有更大的隐患。
至于内宅的事,我自己会处理。\"
贾政回答:“母亲放心,孩儿明白,一定会认真整顿前院,不会再让类似事件发生。\"贾母摆摆手示意他离开,说自己也累了,准备休息。
次日清晨,王嬷嬷因担忧儿子王六被罚之事一夜未眠,直至天亮才敢前往王夫人处求情。
她哭诉道:“太太,王六是为宝二爷才传信入内宅,如今不仅挨了重罚,还被派往马厩当差,请太太开恩,让他回来吧。\"
王夫人冷眼瞧了她一眼,说:“王嬷嬷你也算得上是个老人了,却参与内外勾结之事,这是大罪。
老爷能留他性命已是仁慈,你莫不知足。
不过看在你一向尽心服侍我的份上,过些日子我会考虑调他回来。\"
王嬷嬷听后感激叩谢,承诺今后更加卖力为王夫人效力。
王夫人笑着让她退下。
荣庆堂中,贾母问王熙凤是否知晓昨夜发生的事情。
王熙凤承认了解,并表示府中确需整顿,但碍于各方关系错综复杂,不敢轻举妄动。
贾母听后十分生气,责备她处理不当。
王熙凤立即认错,表示自己太过顾虑重重。
贾母对凤姐说道:“我给你几位老嬷嬷,你把后宅好好整治一番,不用顾虑他人,有人找你麻烦,我给你撑腰!”
凤姐听后心中欢喜,正好借此机会清理府中大太太和二太太的人马,免得他们妨碍自己办事,便笑道:“多谢老祖宗支持,有了您的助力,我定能把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不敢说像东府那么严谨,但绝不会再出乱子。\"
贾母听了笑道:“这样就好,遇到什么难题就来找我,看谁敢为难你!”
凤姐离开荣庆堂后,心情大好。
虽然荣国府大部分重要地方都是自己人掌管,但碍于情面,大太太和二太太仍有人在关键岗位上。
如今有了贾母的支持,这次一定要彻底清除那些不顺眼的奴才。
刑夫人问:“你说什么?凤丫头撤了你侄女的职?”
王保善家的哭诉道:“是的,大太太,求您替我们做主!”
刑夫人脸色铁青,怒气冲冲地说:“这凤丫头是不是疯了?走,去看看怎么回事。\"
“等等!”
刑夫人正要去找凤姐理论时,被贾赦叫住。
刑夫人疑惑地问:“老爷,凤丫头未免太过分了,我可是她的正经婆婆!”
贾赦道:“你不懂其中缘由。\"随后将昨天的事情告诉刑夫人,并补充说,“这件事你就别掺和了,老太太亲自下的命令。\"
刑夫人愣住了,默默坐下,说道:“原来如此,难怪凤丫头敢这么做。\"
荣禧堂偏房内,王夫人的亲信也在向她抱怨。
王夫人安慰大家说:“先安心等待,早晚会让你们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
荣国府终归是宝玉的。\"
凤姐躺在床上,心情愉悦。
借助贾母的力量,顺利清除了障碍,在荣国府再也不必担心掣肘。
平儿是贾环的妾室,以后可以多吹吹枕边风,确保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顺利继承爵位,那位好姑妈的计划也只能落空。
宁安堂。
李大毕恭毕敬地站在堂下,说道:“王爷,忠顺王府那些被售卖的下人,已被各自买走。
不过,康王和宁王那边,都没有派人前来购买。\"
贾环点点头:“本意就是让你留意此事,即便真与他们有关,现在也该避嫌,怎敢靠近留下把柄?他们还不至于那么糊涂。\"
李大道:“王爷所言甚是。\"
贾环笑了笑:“不必刻意奉承,不过你仍需密切注意康王和宁王,有任何消息即刻报来。\"
李大道:“王爷尽管放心,这两座王府都有我们的人昼夜监视,但不敢过于靠近,以免露出破绽,反倒不好。\"
贾环点头道:“这类细节之事,你自己酌情处理。\"
宁王府内。
宁王放声大笑:“妙哉!如今这局面,当今已无子嗣可继。
加上我们的谋划,她即便怀有身孕,也难产下皇子。
只是贾元春腹中还有一个,届时会是个麻烦。
你觉得如何?”
太 ** 罢说道:“王爷,凡事不可操之过急。
贤德妃生男生女尚难定论,而且当今连失五子,对贤德妃防范极严,我们也难以下手。
据探子回报,当今或许已察觉端倪,曾找御医诊治,具体情形我们并不清楚。\"
宁王皱眉问道:“这药物真能使人绝后吗?”
太监答道:“此乃前朝秘药,不发作时无人能察觉,一旦发作,则终身无法生育。
不过,若诊治及时,由名医调养,两三年或许还能恢复。\"
宁王听后沉思道:“这么说,当今仍有希望诞下皇子?”
太监笑道:“即便能够调理好,也要两三年后才能实现。
目前国家储位虚悬,若当今遭遇不测,康王和王爷继承大统的可能性最大。
论身份地位,王爷远超康王。\"
宁王笑着附和:“正是如此,二皇子之事牵连了不少皇族近支,现在也就剩下康王和本王了。\"
太监继续道:“王爷若能除去弘武帝,凭您的身份与我们的筹划,只需一声令下,大位唾手可得!”
宁王语气深沉地道:“嗯,你说得对。
若是如此,康王便不足为惧。
只是当今尚未离开禁宫,我们的机会尚存。\"
太监轻轻一笑,道:“王爷莫急,目前圣上防备甚严,此刻并非动手良机。
但您无需忧虑,至少未来两三年内圣上不可能再有龙子诞生,我们尚有充裕时间。\"
宁王问:“主厨一家安排妥当了吗?”
太 ** 言答道:“王爷放心,一切已妥善处置,绝无破绽。
这把火意外烧毁了忠顺王一家。\"
宁王冷笑一声:“忠顺王真是倒了霉。
说起来,关于铁网山的事,可有什么线索?怎么看都不像是康王所为,但若非康王,又会是谁呢?”
太监笑道:“王爷切勿小看天下人,越是看似无能之人,往往越易被忽视。
圣上也是如此,据咱们线人可靠消息,康王于铁网山事发前几日,曾秘密离城,具体行踪不明。\"
宁王皱眉道:“咱们既然知情,校事处那边难道会不知?”
太 ** 言道:“王爷,这条情报来自康王府内部的眼线。
康王行事极为隐秘,若非我方人员偶然发现,我们也不会得知。
由此可见,康王城府极深,绝非表面简单。\"
宁王冷哼一声:“这个老狐狸,藏得如此隐蔽。
当年先皇的几位皇子哪一个省心?若非如此,爹爹怎会被蒙蔽,以至于含恨自尽!”
太监沉声说道:“经多年调查,始终未获任何线索。
然而,越如此,圣上的嫌疑便越大,毕竟他所得利益最多,也有能力将事情掩盖得更加周密。\"
宁王听后道:“当年爹爹对圣上可谓尽心尽力。\"
太监亦叹息道:“王爷,皇位诱人,自古以来因争夺皇位而父子相残的还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