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宝钗等人坐在铺好的垫子上,微笑着看着晴雯等人在周围嬉戏玩耍。
由于清晨露水,几个丫头的裙角都被打湿了。
玩闹一阵后,她们坐下准备野炊,贾环生起火堆开始烤肉。
因为调料独特,他的烤肉得到了众人的称赞,小惜春和小吉祥吃得满嘴油光。
“三哥,你的怎么是红的,让我尝尝。\"还没等贾环阻止,小惜春已经把羊肉串塞进嘴里,脸立刻涨得通红,接着又将剩余的肉吞下,边吸气边说:“三哥,这个更美味,太棒了!”
小吉祥看到小惜春吃得开心,抓起带红油的羊肉串就咬了一口,结果却什么反应都没有了,只看见她在那里转圈,不停地扇风、吐舌头。
小惜春则乐得在地上打滚,幸好铺了软垫,否则衣服早就被弄湿了。
黛玉见小吉祥这样,好奇地问:“环儿,小吉祥怎么了?四妹妹不是也吃了么?”
贾环大笑解释道:“林姐姐,带红油的是加了辣椒的,有人能吃辣,有人不能,因人而异。\"
不久,小吉祥也缓过劲来,愤怒地瞪着小惜春,见她还在得意地笑,实在忍不住了,“我要跟你拼了!”
说着冲向小惜春,两个小丫头便扭打成一团。
黛玉等人恍然大悟,忍不住笑得直不起腰。
迎春擦去笑出的泪水,对贾环说道:“环儿,这辣椒是不是比茱萸更辣?我试过茱萸,感觉没这么呛口。\"
贾环笑着回应:“二姐姐,这辣椒可厉害多了,您不妨尝尝看。\"
迎春真的拿起一颗辣椒,轻轻咬了一口,先是皱眉,随后却露出陶醉之色,显然她能承受辣味。
最终,只有黛玉、迎春和惜春能接受这种辛辣,探春与宝钗、晴雯等人则无法消受。
即便如此,黛玉她们还是靠雪碧助兴才勉强吃得下去。
饭后,黛玉灵机一动,提议道:“今日既然来了,不如每人作诗一首如何?”
惜春接口道:“姐姐们的诗我早就听腻了,不如让三哥露一手吧。\"
这话正合黛玉心意,她拍手赞同:“四妹妹说得对极了,环儿,你觉得呢?”
说完,她抿嘴一笑,那神态竟让贾环心神荡漾。
贾环笑道:“林姐姐,若是要我写诗,直接说便是,何必绕圈子。\"
探春等人好奇地看着贾环,期待他今天能写出怎样的佳句。
三年前他写的《江城子》至今让他们印象深刻。
黛玉瞪了贾环一眼,啐道:“谁稀罕你的诗!”
天放晴,绿意盎然。
宫苑内外,锦缎争艳,灯火通明。
众人出游踏青,赏花拾趣,步履轻盈。
莲步婀娜,身姿优雅,漫步于春日胜景之中。
然而此刻身处异地,往昔情思萦绕心头。
落叶飘零,京城早寒。
贾郎远眺,望断天涯路。
仙缘缥缈,良夜易逝,晨光初现,万家灯火。
这首《火初晴》令众女沉醉不已,黛玉更是目光闪烁。
宝钗赞叹道:“环兄弟才华横溢!”
贾环谦逊地道:“各位见笑了,天色已晚,我们该回家了。\"见几位姑娘意犹未尽,他又补充道:“日后有机会再带大家出来玩。\"
暮色降临,贾环一行人返回荣国府,将黛玉她们送至后宅后,便带着晴雯等人回宁安堂。
宁王府内。
“主子,贾环防范严密,随行二百亲兵,我们的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宁王淡然一笑:“无需急躁,总会找到机会的。\"
两日后,王子腾诞辰,特意遣人送来请帖,邀请贾环赴宴。
起初贾环并不愿前往,但因王子腾夫人李氏特别嘱咐王熙凤务必请贾环到场,王熙凤特意前来相邀,贾环无奈之下只能给王熙凤几分颜面。
青石坊,善和街,王子腾府邸。
因其升任九省都检点,从一品官职,开国勋贵中的重要人物齐聚于此,门口停满了马车与软轿。
贾环到达时,正看见这一片热闹景象,王子腾亲自在外迎接宾客,见到贾环便急忙迎上来说:“宁侯驾临,本官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王子腾态度谦卑,他虽表面上升为一品官员,但实际上却是明升暗降,由实权转为虚职,与贾环这位新兴的实权贵族无法相比。
贾环下马拱手答道:“舅父不必客气,我们是亲戚,您叫我环哥儿就好。\"
王子腾见贾环如此友善,也笑了起来:“好,那我就直接叫你环哥儿了。\"随后领着贾环进入府中。
到了正堂,已有不少人在此,镇国公府的牛继宗、理国公府的柳芳等八公之后以及一些开国侯爵后代都在场。
众人见到贾环进来纷纷起身行礼:“我等见过宁侯!”
贾环连忙扶起最近的牛继宗,又对其他人略作示意,说道:“诸位长辈不必多礼,咱们几户世代交好,不必拘礼,直呼我环哥儿即可。\"
牛继宗等人互相看了一眼,侯孝康拍了拍贾环的肩说:“环哥儿,你很不错,不因地位显赫而傲慢,是个好孩子!老国公后继有人了。\"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王府后院。
李氏正在款待开国勋贵家的女眷,这时一个小丫鬟走过来低声告诉她:“太太,宁侯来了。\"李氏听后心中欢喜,觉得贾环在开国勋贵中地位颇高,不明白大姑子为何总针对贾环,这不是自找麻烦吗?作为一个内宅妇人,又怎能与位高权重的贾环争斗呢?
一众诰命见李氏脸上带着笑意,牛继宗的夫人刘氏急忙问道:“李夫人,您家今日是不是来了什么贵客?”
刘氏在这些诰命中地位最高,是伯夫人,李氏不敢怠慢,笑着回答:“是宁侯来了。\"说着还看了王夫人一眼。
刘氏笑着说:“王大人真是有面子,能让宁侯来赴宴。\"随即拍了一下额头,“我倒是忘了,您家和贾家是姻亲。\"李氏得意地笑了笑:“夫人您这是说笑呢,也是宁侯给面子罢了。\"其他诰命们都羡慕地看着李氏,让她得到了不少面子。
旁边的王夫人,脸色平静,一言不发,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薛姨妈第一次感受到贾环的权势,他家的地位让这些诰命们羡慕不已。
若是……,那么薛家也就稳固了,但随后又叹息,毕竟身份上存在一道无法跨越的巨大鸿沟,他们薛家高攀不上。
荣国府的消息传得很快,神京城里的人都知道,诰命夫人们意味深长地看了王夫人一眼,这让王夫人坐立不安,心里更加怨恨贾环。
刘氏笑着说:“宁侯好像还没有定亲吧,不知哪家的姑娘有这样的福气。\"李氏听了有些心动,可王家只有一个庶女,身份上并不匹配,贸然去说媒只会结仇。
现在只希望贾环能提拔一下她的儿子王云,这就让她很满足了。
于是笑着说:“可不是嘛,不知道将来便宜了谁。\"下面的夫人们听了都上了心,若能与贾环联姻,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前院,主桌上贾环坐在王子腾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接着是牛继宗、柳芳、马尚、陈瑞、文侯孝康等人。
王子腾首先站起来对堂内众人说道:“各位世交能来为我庆生,我深感荣幸,希望大家都能尽兴而归。\"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才重新坐下。
论身份,在场的都是开国四王八公十二侯的后代,哪一家的身份都不低于王子腾。
王家的先祖只是一个统制县伯,连世袭资格都没有,所以王子腾表现得非常谦逊。
连饮数杯后,牛继宗说道:“环哥儿,如今朝中仅剩我们开国一脉三人:王大人、柳芳和侯孝康。
王大人即将巡边,而我们在兵部也只是挂个虚职,掌兵的全是元兴勋臣,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环哥儿可有什么妙计?”
众人闻言看向贾环,他沉思片刻说道:“目前京畿大营的两位统领皆属元兴一脉,我想将他们调离岗位。
不知哪位叔伯愿加入我的麾下?”
贾环这样说,是因为他也想壮大开国一脉的力量以抗衡元兴勋臣,这也是弘武帝所期望的。
众人听后十分欣喜。
此时陈瑞文与马尚正赋闲在家,若能掌兵,则有机会立下战功,爵位便可提升。
这两家虽已衰败,但与贾珍一样仍袭三等将军之职。
陈瑞文与马尚对视一眼,随即起身抱拳道:“我等愿为宁侯效力!”
贾环摆手笑道:“两位世叔,在军营外还是叫我环哥儿吧,显得更亲切。\"陈瑞文与马尚齐声说道:“好,那就多谢环哥儿了。\"
人逢喜事精神佳,宴席间推杯换盏,热闹非凡。
王子腾唤来唯一的嫡子王云与贾环见面。
王云约十四岁,比贾环年长一岁,上前躬身行礼道:“王云拜见宁侯!”
贾环未摆架子,亲自扶起王云,说道:“世兄不必拘礼。\"王云礼貌地行完礼,退至王子腾身后。
王子腾笑道:“环哥儿,我只有一个儿子,不爱读书,却喜习武。
今日厚颜向你推荐,能否让他在军中历练一番?”
贾环仔细打量王云,见其身形高大,显然勤练武功,且举止得体,收下并无不妥,便笑道:“世兄,若入军营,我不会偏袒于你,一切都需靠自己努力。\"
王云恭敬答道:“自当如此,功名需从沙场得来,宁侯只需视我为普通士兵即可。\"
贾环拍掌赞道:“好,果然是虎父无犬子,王大人有福气啊!”
王子腾大喜:“环哥儿答应了?”
贾环点头道:“答应了,王大人送来助力,岂有不收之理?这不是傻吗?”
众人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