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小雨
今天周日,窗外的雨从清晨就没停过,细细密密地打在玻璃上。我一早醒来,手机上收到李倩的消息:“9点公司楼下集合,和我去参加专家组评审会。”
我立刻起床,穿好那件最正式的灰色衬衣。魏鹏看着我从衣柜拿出皮鞋,吹了声口哨:“这架势,跟见丈母娘似的。”
我没理他,匆忙收拾完便出门。
公司楼下李倩早已等在车里,她今天穿了深蓝色西装,眉眼间透着一丝冷静的凌厉。见我进车,她点点头,“今天你来做开场介绍,我做技术汇报。”
我心头一紧:“开场……我?”
“你不是已经练习过了?”她望着前方,“这次机会是给你的,也是测试。”
我点点头,不敢怠慢。
会议安排在开发区产业园的一栋写字楼里,专家组成员来自合作单位和高校,还有几个行业老前辈。李倩安排我站在她前面落座,我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镇静”的信号。
会议开始后,我硬着头皮打开ppt,简要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与现阶段关键数据,尽力将语速放慢,控制手心的出汗。
当我讲到“用户流转分析模型”时,现场一位年长的评审皱了皱眉:“这个框架以前是陆总团队搭的吗?”
我顿了顿,李倩起身接话:“目前这套模型已由我们完全重构,在原有逻辑上做了优化和延展。”
那位评审点了点头,却又笑了笑:“陆总那时候手底下也有个小伙子,讲解也这么紧张。”
我听得出他是在暗指李倩过去的那段历史。她脸色不动,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那位同事后来也做得不错。”
我偷瞄她一眼,竟在她眼底看到一抹不易察觉的压抑。
整场会议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李倩在技术质询环节应对自如,一点没有给人可乘之机。我也咬牙坚持到了结束。
会后,几位专家走出会场,其中一人回头对李倩说:“你这个小伙子不错,比当年陆总的那个稳。”
李倩点点头,没有多说,只轻轻说了句:“谢谢。”
回车上的时候,她没立刻开车,而是盯着前挡风玻璃许久。
“你表现很好。”她突然开口。
我笑了笑:“刚才那几个问题还是你帮我兜着了。”
她没有回应,而是缓缓说:“你知道刚才那个姓梁的评委,是陆强的老师。”
“我猜到了。”我低声说。
“我原本不想参加这种评审的,”她转过头望着我,“但公司派我来,我必须做得比所有人都完美。”
车厢里一时间沉默下来,雨声敲打车顶的声音变得格外清晰。
“你是不是很在意那些议论?”她忽然问道。
我想了想:“我在意,但更多是想配得上你。”
她轻轻一笑,第一次没有回避,而是望着我:“你现在已经在往前走了,别被别人的声音绊住。”
我点头:“我不会退。”
那一刻,空气仿佛多了一层温度。我们没有再多说话,但彼此的情绪却在这场暴雨里悄然靠近。
傍晚我们回到公司,各自整理材料。我走出李倩办公室时,天色已黑,手机上弹出她的微信:“谢谢你今天陪我。”
我打字:“我希望不只是今天。”
她那边停了一会儿,终于回了句:“你先配得上我吧。”
我看着屏幕,久久无言。
这场感情不是儿戏,是一场两个人拼尽全力靠近的拉锯战。
而我,不想输。